郑闻:从“不在现场”到“最在场”

时间: 2015-03-25 00:45:08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声音


周啸虎 窥阴者 铝塑板上动画投影 2013 244x244cm

    当代艺术的生产与展示机制之中,存在种种的“不在现场”:既有艺术家的“不在现场”、作品意义的“不在现场”、观众的“不在现场”、作者性别的“不在现场”,也有艺术史的“不在现场”、艺术批评的“不在现场”、社会指向性的“不在现场”,甚至是艺术本身的“不在现场”。周啸虎动画投影装置《窥阴者》用戏谑的方式重现了Andy Warhol在1987年接受的一段访谈,采访者Nigel Andrews与Warhol约定这个访谈内容必须在20年以后才可以发表。在这段距今快30年的录音中,Andy Warhol说:“要将一个事物变为一个新事物,人们所需要的就是将其置于模糊了其功能的环境中。”


琴嘎 23微型长征-南泥湾


孙秋晨 《金蝉脱壳》

    “不在现场”既可以看作是“作者已死”与“观众误读”造成作品意义的双重缺席,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整体艺术风格面貌的消逝弥散,或者是艺术家及其作品遭遇既有艺术叙事结构和权力书写的屏蔽,以及艺术产品与其社会属性的意义脱节。甚至,“不在现场”就是当代艺术之于当下社会的一种现实写照——“当代艺术”正在成为一场日益沉湎于国际艺术形式更新与资本运转的游戏,相对于中国当下现实与精神生活呈现出一种分离与断裂。距离创作《秦桧夫妇站像》一眨眼已经十年,我一直认为这是应该被中国当下的美术史叙事着重探讨的一件作品,今天的金锋在《成都现场》中仍然保持了犀利的社会观察力与切入感。《微型长征》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通过纹身的钢针浓缩在琴嘎的背上,他的肉身则“作为艺术品和长征物的身体,成为历史、公共记忆和个人记忆的混合”。奥斯卡奖提名导演王水泊《绝不松开我的拳头》纪录了作为抵抗文化一部分的朋克摇滚,反映了对人性关怀、生态环境的呐喊、滥用权利的挑战。


王水泊 绝不松开我的拳头


裴丽Death-head Moth 2015

    当一个地域的文化元素与艺术版图经历时间的推进,展示出一种隐形的“漂移”。这种漂移往往来自文化的惯性,为正在爬坡和转向的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最后的暧昧的动力,这种动力也必将在这个漂移的动作完成之后耗尽消失。这种“漂移”使艺术家以及艺术运动相对于发生地的文化环境与社会生活而言“不在现场”,甚至相对于其所在地域的整体艺术面貌而言亦“不在现场”,艺术运动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之中将化身为陌生人和异乡者。然而,这种可疑的和漂移的“在地性”,恰恰可以使我们反推出“在地性”的另一面——即当代艺术“全球化”同样具备的某种同质化与虚妄性。现居澳门的艺术家彭韫在影像《Sara》中表达了“我总是在不同的人身上看见了自己。”Sara是一个希望回到澳门的葡萄牙籍印度人,她生长於殖民时期的澳门,后因生活的变故带著女儿来到葡萄牙。澳门对于艺术家和Sara来说,成为了一个既是故乡又是异乡的所在。董文胜的《现实比过去偏北》中,则由水、影像、文字共同构成了一个漂泊而不确定的场域。杨劲松与管策在抽象绘画与综合材料的多年实验过程中游刃有余,早已完成了一种东方式的领悟与转化。


董文胜 现实比过去偏北


彭韫 Sara_2

    在艺术与现实的分裂之中,还有身体和感官的“不在现场”。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致力于作品形式的不断纯化,同时使艺术家与观众的身体与艺术作品愈加疏离。二战以后的艺术运动中不断有艺术家致力于感官的唤醒与复苏。无论是激浪派艺术、行为艺术、偶发艺术的兴起,或是比如中国上世纪末的“后感性”等艺术运动,皆重新将对身体与感官的关注重新提上议程。在各种新媒介、身体媒介、甚至生物媒介都已屡见不鲜的现状中,身体与感官的重要性与合法性早已不是问题,但是被偷换的命题在于“身体”与“感官”该如何重新定义?如何在已经被科技与新媒介异化的身体中测量感官的阈值?左小祖咒的《钉子户》对《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的解构,其实是对85新潮精神在全面退潮的当下时代的反思。而靳山故意塑造出具有兼具残损与爆破力的彩色塑料古典神像系列,也可看成是当下中国艺术面对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的某种态度。


钉子户


吴玉仁 一个消失了的展览

在杜尚之后的观念艺术的诸多岔道上,对于身体的使用仍旧笼罩于“观念”的工具论之中。身体感官成为链接艺术观念与人性的钢丝索,如何在使用身体与刺激感官的同时意识到身体与感官的异化与工具性,是当代科技与当代文化各领域的普罗米修斯们——也是艺术家们难以回应的问题。裴丽的《人脸蛾》以自己一块纹身的皮肤与黄金宝石一起镶嵌起来,不仅释放出来自感官与心理的能量,也可作为“情感”、“性别”、“身份”、“物化”等集合一身的符号。许翔的《七秒》将生活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宰杀鹌鹑的过程用高清摄影慢放的方式呈现出来时,卑微的生命与痛苦随着时间的延时与图象的清晰化变得巨大无比、不可回避、难以忍受,直接拷问了作为人类一分子的每个观者心中的残忍与罪恶。退回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如果将当下的景观社会与时代的精神现状看作一个有机体的整体,而将当代艺术的创造视作一种刺激机制,这种机制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该以何种方式反馈或刺激这个有机体?其限度如何界定?又能激发怎样的条件反射?——都是有关“社会感官绝对阈值”的一种探究。

因此,让我们搜集足够多的理由,做一次妄图标注当代人异化的感官在当代艺术新媒介实验中界限与阈值的试验。哪怕,这场试验的结果并“不在现场”。(文/郑闻)


许翔 七秒 录像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