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与“恶魔”同行——当代艺术、文化与国际化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7-30 11:47:50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注释

[1]赫拉尔多•莫斯克拉,“Cooking Identity”,载于Cocido y crudo,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1994年,32~37页,309~313页。

[2]赫拉尔多•莫斯克拉,《拉美艺术不再是拉美艺术》,收于ARCO Latino,马德里,1996年,7~10页。《拉美艺术不再是拉美艺术》,载于Art Nexus,波哥大,48期,2卷,2003年4~6月,70~74页。

[3]奥斯瓦德•德•安德雷德,《食人主义宣言》(Manifesto Antropófago),收于Revista de Antropofagia,圣保罗,年刊1,第1期,1928年5月。

[4]同上。

[5]费尔南多•奥尔蒂斯,Contrapunteo cubano del tabaco y el azúcar,哈瓦那,1940年。

[6]霍米•巴巴,“Cultural Diversit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收于比尔•阿什克罗夫(BillAshcroft)、加里斯•格利菲斯(Gareth Griffiths)和海伦•蒂芬(Helen Tiffin)编《后殖民研究读本》(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伦敦和纽约:Routledge出版社,1997年,207~209页,第一次出版于1998年。

[7]洛伊(R. H. Lowie),《文化人类学导读》(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纽约:Farrar& Rinehart出版公司,1940年。

[8]洛伊萨•布阿格•德•奥兰达,《女权主义:身份和文化环境的建构》(Feminism: Constructing Identity and the Cultural Condition),收于诺琳•托马西(NoreenTomassi)、玛丽•简•雅各伯(Mary Jane Jacob)和伊沃•梅斯基塔编《美国观:西半球的艺术和文化身份》(American Visions: Artist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WesternHemisphere),纽约:ACA Books公司,1994年,129页。

[9]霍米•巴巴,“Of Mimicry and Men: The Ambivalence of Colonial Discourse”,载于《十月》(October),纽约,28期,1984年,85页。

[10]齐塔•妞内斯(Zita Nunes),“Os males do Brasil: antropofagia e a questão da raça”,载于PapelesAvulsos Series,22期,CIEC/UFRJ,里约热内卢,1990年。

[11]引自保罗·梅西耶(Paul Mercier),Historia de la antropología,巴塞罗那:EdicionesPenínsula,1969年,170页。

[12]安赫尔•拉马,《拉丁美洲小说的跨文化叙述》,墨西哥城:Siglo XXI,1982年,38页。

[13]耶利安•布罗姆勒,Etnografía teórica,莫斯科:Nauta,1986年。

[14]詹姆斯•克里福德,同上,173页。

[15]萨拉•哈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参见国际研讨会议论文集Where Art Worlds Meet: Multiple Modernities and the Global Salon,威尼斯双年展和IstitutoVeneto di Scienze, Lettere ed Arti组办,卡瓦利•弗兰切蒂宫(PalazzoCavalli Franchetti),威尼斯,2005年12月11日。

[16]威尔逊•哈里斯,《传统,作家和社会》(Tradition, the Writer and Society),伦敦和西班牙港:New Beacon出版社,1973年,60~63页。

[17]霍米•巴巴,同上,208~209页。

[18]内斯托尔•加西亚•坎克利尼,Culturas híbridas: Estrategias para entrar y salir de la modernidad,墨西哥城:EditorialGrijalbo出版社,2001年,II页。

[19]米哈伊尔•巴赫金,“From the Prehistory of Novelistic Discourse”,收于The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奥斯丁: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81年,44~48页。关于所有的议题见赫拉尔多•莫斯克拉,《全球岛屿》(Global Islands),收于奥克维•恩威佐等人著作《克里奥尔与克里奥尔化》,引用同上,87~92页。

[20]蒂西奥•埃斯科巴尔,El mito del arte y el mito del pueblo,同上,76页。

[21]徐文瑞,“Networked Cosmopolitanism. On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rnationalExhibition”,收于尼古拉斯•曹塔斯(Nicholas Tsoutas)编,Knowledge+Dialogue+

Exchange. Remapping Cultural Globalismsfrom the South,悉尼:Artspace视觉艺术空间,2004年,80页。

[22]赫拉尔多•莫斯克拉,“Notes on Globalisation, Art and Cultural Difference”,收于《静默区:论全球化和文化互动》(Silent Zones: On Globalisation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阿姆斯特丹:Rijksakademievan beeldende kunsten,2001年,32页。

[23]塞缪尔•亨廷顿, Who Are We? :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Identity,纽约:Simon& Schuster出版公司,2004年。

[24]所有的统计数据来源于:Mutations(波尔多:Actar,2001);“Ciudades del Sur: la llamada de la urbe”,El Correode la UNESCO,巴黎,1999年6月;Helmut Anheier和Willem Henri Lucas,“Indicator Suites”,收于Helmut Anheier和Yudhishthir Raj Isar编,The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 Series (1). Conflicts and Tensions,洛杉矶,伦敦,新德里,千橡,新加坡:SAGE出版,2007年。

[25]它们都有超过1000万的居民。

[26]这些城市有超过800万居民。

[27]卡洛斯•蒙西瓦伊斯,《建筑和城市》(Arquitecture and the City),收于赫拉尔多•莫斯克拉,AdrienneSamos编《多样化城之城:城市艺术和全球城市:语境中的一个实验》(ciudadMULTIPLEcity. Urban Art and Global Cities: an Experiment inContext),阿姆斯特丹:KIT出版社,2004年,270页。

[28]赫拉尔多•莫斯克拉,“Alien-Own / Own-Alien. Notes on Globalisation and CulturalDifference”,收于尼可斯•帕帕斯特爵迪编,《复杂的纠葛:艺术、全球化与文化差异》(Complex Entanglements: Art, Globalisation and Cultural Difference),伦敦、悉尼、芝加哥:RiversOram出版社,2003年,22~23页。

[29]查尔斯•埃舍,“Making Sameness”,收于Arjan van Helmond和Stani Michiels著Jakarta Megalopoli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Observations,阿姆斯特丹,2007年,27页。

[30]吉尔•德勒兹和菲利克斯•瓜塔里,《什么是少数文学?》(What is a Minor Literature?)收于拉塞尔•弗格森、玛莎•盖维尔(MarthaGever)、郑明河、科尔内•韦斯特(Cornel West)编,《走出那里:边缘和当代文化》(Out There: Marginalizatio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s),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0年,61页。

[31]科伯纳•麦塞尔,“Intermezzo Worlds”,载于《艺术杂志》(Art Journal),纽约,57卷,4期,1998年冬季,43页。

[32]让•费舍和赫拉尔多•莫斯克拉,序言,《这里:论艺术和文化的国际视角》(Over Her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Art and Culture),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4年,5页。

本文出自HelmutAnheier和Yudhishthir Raj Isar 编《文化和全球化系列:文化表达,创造和创新》(The Culturesand Globalization Series: Cultural Expression, Creativity & Innovation),伦敦,新德里,千橡,新加坡:SAGE,2010年,47~56页,和赫拉尔多•莫斯克拉编,《来自这里:语境和国际化》(From Here: Context and Internacionalización),马德里:PHotoEspaña,2012年,www.phe.es.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