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王嘉:艺术批评家们不可以缺席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2-08 16:02:19 | 文章来源: 信息时报

文化的舞台剧场,批评家不可以缺席。

当某些作品需要解读的时候,当某些观众需要释疑的时候,当某些艺术家故弄玄虚的时候,批评家们,站出来吧。

在艺术市场已经有点烫手的今天,各种各样的艺术家粉墨登场,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艺术与社会的接轨、艺术与钞票的联姻、艺术与灵魂的对话、艺术与名利的嫁接、艺术与历史的呼应……你方唱罢我登场,眼花缭乱不厌倦。各种各样的正剧、闹剧、轻喜剧,似乎已经角色齐备?错!

只要批评家尚未充分登场,就注定了真正的高潮还没有降临。

纵观当前美术馆、博物馆的发展态势,网友们在私下有所谓“硬件已经硬了、软件还是有点软”的戏谑之辞。前不久,业内人士关于美术馆究竟有没有文化的话题,展开过规模不等的多次论议。美术馆、博物馆的文化形象,是经年累月积淀下来的。以笔者之见,我国的美术馆、博物馆并不缺少“文化”,唯独缺少的是在美术馆、博物馆从事业内工作的批评家。细而分之,大致两种类型,一是针对美术馆、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有亲身体会、有真知灼见、有文化眼光的批评家;二是代表美术馆、博物馆的文化形象,对艺术领域可以大到宏观展望、细到具体作品评点的发展全面的批评家。

现实的情况也是如此,一方面是在美术馆、博物馆内从事相关工作的批评家,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达不到应有的程度。另一方面是在美术馆、博物馆内从事相关工作的批评家,在社会活力方面远远不如其他系统(比如高等院校)的批评家们更有实力。作为社会文化平台的美术馆、博物馆,这些年来的不少活动都是伴随着各种文化身份的策展人和批评家们的热情参与而开展起来的。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美术馆、博物馆内部,不管是以藏品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岗位型批评家,或者是以宏观学术史研究为工作内容的学者型批评家;不管是以美术馆、博物馆自身发展为研究对象的自产自销型批评家,或者是以操办社会活动、频繁出入于各种公共场合抛头露面侃侃而谈的公共经营型批评家,相对于美术馆、博物馆的发展需求而言,都存在着很严重的相对匮乏。

批评家队伍的营养不良,批评家阵营的不壮大,批评家社会影响力的疲软状况,直接妨碍批评家和批评风气的健康成长。宏观层面上的批评家群体,往往有着各种不同的困境:有效批评向话语权力的让步,此其一;高屋建瓴的文化眼光向相对琐碎的具体工作让步,此其二;位卑言轻的社会身份向阿谀奉承的人情世故让步,此其三;跃跃欲试的思维逻辑向自我保护的客观需要让步,此其四。此外,某些活动请批评家到场,俨然就是把批评家当成花瓶式的点缀。甚至纯粹就是友情出演,连象征性的出场费都没有。应该知道,真正的批评家,跟真正的艺术家一样,都是场上三分钟、场下十年功。“免费”请批评家,形同空口向艺术家索画一样,都可列入“打劫”一类。

可以想见的“自媒体时代”,正在以飞快的速度闯入我们的生活。笔者认为,不管媒体与信息传播方式怎样发展变化,都不能取代批评家、特别是以批评为责任的职业批评家们的地位和作用。批评家的角色内涵,至少包含着这样几种责任:一是为文化把脉,及时描述出文化发展的现状;二是为文化开路,尽可能展望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三是为文化清洁,兴利除弊,激浊扬清,提出文化发展的优化方式和路径。四是作为文化的一道风景,批评家及其所作所为同样体现了文化的繁荣发展程度。尊重批评家,就是尊重文化自身。在美术馆、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中是这样,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也是这个道理。

一个文化真正繁荣的时代,理所当然也应该是一个批评家大有所为的时代。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