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我国的公共艺术,许多学者心里不禁百味杂陈。
因为尽管我国的公共艺术建设自上世纪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尽管公共艺术已经在地铁、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频繁出现,但对于公众来说,究竟何为公共艺术、何为优秀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如何作用于普通人的生活,还是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其实,在城市生活中,公共艺术对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会产生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众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甚至对于城市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也会发生重要作用。
本次聚焦如何让公共艺术“嵌入”大众的生活。
何为公共艺术?
大众+公共+艺术=公共艺术。
公众是公共艺术的受众,也是核心,如何让艺术从“小众文化”氛围中走出来,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公众能够欣赏并亲身参与的艺术形式,从而在润物无声中,装点公共空间、提升公众美学修养,是当下我国公共艺术领域努力的方向。
公共艺术能否成为“城市名片”
几天前,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三点三大厦前的公共艺术展区,名为《逃逸者》的公共艺术展品正在展出,包含人、马和鹰等多种主题元素。可是,面对这样的“文化大餐”,来往的路人鲜有人驻足观看。
家住附近的马先生对记者说:“公共艺术展品虽然摆放在比较热闹的公共区域,但由于公共艺术对于公众来说,还太新鲜,加之一些作品太抽象,又没有相关介绍,所以往往让人看得一头雾水。”马先生建议,“可以在雕塑前面有相关的介绍,附近就是使馆区,如果有中英文介绍就更好了,还可以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当代公共艺术。”
的确,相比较国外,我国大众对于公共艺术的认识,还大多停留在广场、公园中的雕塑,公共艺术产品与公众之间并没有联系,更谈不上互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许多城市兴建了壁画、雕塑和展览品题材的公共艺术作品,但许多艺术品却难以给公众良好的视觉体验,形成深刻的印象。而反观国外一些公共艺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城市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名片”,象征着城市的人文水平与美学修养。为人所熟知的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雕像、罗马城的“母狼育婴”雕塑,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过去北京地铁里的公共艺术,多是以宏大叙事为主,运用了许多中国特色的历史题材,反映我国的大好河山和文化符号,代表着那个时代的艺术水平。”中央美术学院马浚成副教授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我们在做公共艺术作品的时候,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大众的审美需求。”
中央美术学院王中教授也认为:“不少人通常认为放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就是公共艺术,其实不然。公共艺术要引领审美,培养公众的艺术素养。毕竟,公共艺术作为一个舶来品,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比较短,相较于公共艺术发达的国家与地区,我国大众的整体审美水平也有待于提高。”
公共艺术要反映城市“文化性格”
“不少公共艺术作品长得都差不多,虽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比较时尚、前卫,与国际潮流贴合比较紧密的公共艺术作品,但是总体感觉是,作品本身与城市的气质关系不大,甚至有的作品与周围的环境并不协调。”前来北京旅游的大学生小唐对当前一些大城市内的公共艺术有着这样的印象。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与城市的整体文化气质有着重要的关系。记者在采访中,许多人反映,我们的城市的确越来越现代了,但移步换景中,入眼的往往是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繁华商街、相似的公园与广场,“千城一面”的城市文化气质直接导致了公共艺术发展的不尽如人意。
有专家指出,之所以许多公共艺术让受众不喜欢,是因为从事公共艺术设计的人,并没有真正挖掘出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性格”。中央美术学院孙鸥副教授介绍,“法国巴黎整体呈现出了深邃的历史感,城市内的公共艺术作品巧妙地做到了让历史与现代完美交融,从而既不破坏城市的整体文化风格,又能兼顾到现代人的审美趣味,从而经由公共艺术打造出巴黎特有的文化气质。”
在采访中,不少专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非常好的城市规划兼顾文化风格的传统,江南的徽派建筑通常选择灰白黑三种颜色,就符合江南才子寻求淡雅素的文化品格。平遥古城墙,上筑垛口3000个,敌楼72座,象征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我国传统文化为公共艺术提供了文化的“参照系”,也提供了文脉的传承,为公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可是现实中,传统的文脉并没得到很好的传承。北京望京的“山寨”中国馆,新疆乌鲁木齐的“飞天”女神,河南洛阳建造“大背头”弥勒佛……凡此种种,恰是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艺术表现中的缺失,盲目地将公共艺术作品“空投”到城市的公共空间,形成了“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文化杂糅体,这也使一些公共艺术作品给人以“雷人”之感。
文脉缺失的另一表现是商业文化逐渐侵蚀了公共艺术领域。马浚成表示,不少公司已经进行公共艺术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菜单化生产,这是一种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行为。加上行业鱼龙混杂,设计出的作品,不仅是对公共艺术的不尊重,也将对公众的审美造成损害。
“从国外城市公共艺术与经济关系的经验来看,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将会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倾斜。因而文脉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决定一个城市乃至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水平。”王中强调。
让公众与艺术发生互动
公共艺术的重要职能就是服务于大众,换言之,公共艺术绝不是阳春白雪,而是拉近艺术与大众之间距离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公共艺术也要坚持其艺术性,把握艺术的主张和原则,不能为迎合大众而媚俗。
日前,北京市南锣鼓巷地铁站刚刚开通,地铁站内别具一格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墙壁上布满了小小的琉璃体,每一个琉璃体内嵌着一个二维码,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发现一件北京老物件的传说与典故。有心人还可以主动申请,将带有自己文化记忆的一件小物品提供给这项设计的组委会,幸运者提供的小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与历史记忆,都会永远定格在地铁站内。这件公共艺术创作的理念就是,让公众与艺术发生互动。
王中表示,公共艺术的审美素养培育与学习知识的过程完全不同,并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学会,需要城市公共艺术氛围熏陶而成,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公共艺术被大众接受的过程离不开引领的过程,例如,芝加哥将毕加索的作品引入到城市空间作为公共艺术,市民从争议到接受就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马浚成坦言:“公共艺术要担负起引领大众审美的作用,以前我们缺乏审美的大众教育,因而这个功课我们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来完成。国外审美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法国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刚开始公众也接受不了,后来成为城市的骄傲。审美教育只有深入到大众生活,才能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
一个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要通过艺术美来引领公众审美修养的提升,还要在此基础上,激发起公众对艺术的兴趣,通过公共艺术与公众精神上的“交流”,传达艺术思想、净化心灵,进而让公众在爱上这些艺术的同时,爱上一座城市。
当然,要做到让公共艺术“嵌入”大众生活,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专家们建议,不妨借鉴国外公共艺术成熟的经验,建立制度保障。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在城市建设、规划的总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发展公共艺术的基金保障。同时,在城市规划之初,就要切实重视公共艺术的整体设计与创作。
同时,让公共艺术与大众发生互动,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建立成熟的公共艺术运作机制,通过系统的遴选模式,让更多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唤起公众的关注与共鸣。
“从国外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大众会意识到公共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我国来说,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重视,一方面也需要艺术家们孜孜不倦的努力。”王中说,“有朝一日,我们城市的公共艺术会更美,在与公共艺术时时互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公众对于美的感受能力也会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