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 《旅顺港内》1956年 50x72.5cm
文/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自1959年成立至今已经55年了。蓦然回首,嘉木已成茂林,桃李成蹊,硕果累累。本文从校史研究的角度,围绕第一工作室的发展,做一些初步的梳理。
一、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与画室制
1950年,遵照中央的指示,北京的三所艺术院校被同时授予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的校名,并将其置于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的直接领导下。三所学校冠以“中央”之称,表明中国政府期待在建国后全面引导文艺专门人才的培养。这就决定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个特点,它在全国逐渐建立起来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具有领先地位,可以称为“美术学院的美术学院”(钟涵语),这一特点贯穿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中。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许多教育方针和学术措施都是首先在中央美院取得经验后向全国院校推广的,而“画室制”即是中央美院首创的美术教育制度。
1918年4月15日,由中国现代著名美术教育家蔡元培倡导,在北京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设立绘画科与图案科,在绘画科中设置了油画教学。1923年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6年教育部聘任法国留学归来的26岁的画家林风眠为校长,学校设立中国画系、西洋画系、图案系,同年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担任西洋画系主任,讲授素描与油画。1950年4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绘画科主任为冯法祀。1951年9月绘画科负责人为吴作人。1953年9月,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全国高等美术学校院系调整中,中央美术学院改科为系,将原绘画科改为绘画系,由才从朝鲜战场回国的罗工柳教授担任系主任,下分国画科(科主任叶浅予)、油画科(科主任冯法祀)、版画科(科主任李桦);雕塑科改为雕塑系,系主任滑田友。罗工柳教授提出,要将学制从三年改为五年,尽快将绘画系三科,独立成系,这些设想不久就得到实现。
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正式组建油画系。1959年,油画系率先提出并实行导师工作室体制,成立了以主导教师命名的三个工作室:第一工作室由留学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的吴作人教授(时年50岁)主持,命名为“吴作人工作室”,教师有艾中信、韦启美等;第二工作室由前苏联进修归来的罗工柳教授(时年43岁)主持,命名为“罗工柳工作室”,教师有留学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的林岗、李天祥等;第三工作室由董希文教授(时年45岁)主持,命名“董希文工作室”,教师有许幸之、詹建俊等。导师工作室于1960年改称为按序号排列的“第一、二、三画室”,至1980年油画系恢复工作室制教学,各个画室改为按序号排列的“第一、二、三工作室”。在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次实行导师工作室制,具有示范的作用与重大影响。1985年,由于新时期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院系领导共同决定增设带有实验性的第四工作室,由林岗教授主持,教师有闻立鹏、葛鹏仁等。
根据钟涵先生的划分,1950年—1953年,是中央美院的初建阶段,这一阶段是三年制,实际上具有“大专”性质。没有细分专业,普修为主,强调“年、连、宣”,以适应建国后初期开展普及工作的需要,毕业生较多。同时办有提高性质的调干班,着重培养各地的美术干部,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急需。(钟涵《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教育的一个阶段》,《钟涵艺术文稿选》下,第634页。中国油画院编辑出版,2013年。)
1953年—1957年,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向科学进军”。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中央美院转入正规化办学,实行五年制本科,分设国、油、版、雕等专业系,实用美术专业调出另组工艺美术学院,课程更有系统性,画室制的成立源自这一“正规化”的历史背景。1957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这一年的“反右斗争”的随后的“大跃进”使“双百方针”未能贯彻。1958年,中央美院开展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关于“教育革命”的讨论,这次讨论在群众中形成的主导看法是:美院培养的目标应该是“普通劳动者”,不应该是“专业美术工作者”。讨论的结果是油画系在这一年招收了工农班,并且搬到郊区模式口办学。但是1959年因为办学效果不佳,油画系师生很快就回到了美院,随后即成立了以教授命名的工作室,这是什么原因?为此,杜键先生请教了时任油画系主任的艾中信。
艾中信先生说,建立工作室的想法酝酿了很久。我院不少留学西欧的老师,对工作室制是熟悉的,50年代又有留苏学生和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对苏联画室制情况的介绍,我们早就有对于成立工作室的议论。除了有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工作室的意见,还有人提出建立油画、年画工作室,壁画工作室和架上画工作室的设想。事实上,在1958年的教学改革讨论中,党委书记陈沛就反对那种过激的意见,他说:办大学就要搞提高,如果光搞普及,不搞提高,办大学干什么?由于党委的支持,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工作室制度得以实施。
1959年10月1日的《中央美术学院院刊》上刊载了艾中信先生《关于油画系工作室》的文章,对工作室的教学作了如下设定:
油画系的教学体制,“前三年是学年制,后二年进入工作室,……学生在结束三年的课程时,经严格考试,并经工作室教授审查批准,认为基本训练已经合格方可升入工作室”。
“学生接受工作室教授的指导两年,优点是便于发挥教授在艺术上的专长和发展学生在艺术上的特点。每个工作室有教学法和艺术风格的特点,课程内容在大同之下也有小异。工作室并不是艺术风格的单一化,相反,工作室本身也是百花齐放的”。(杜键《关于“第二画室”》,《美术研究》1997年第3期,第7页。)
杜键认为,从1959年至今,虽然历经社会动荡,但油画系一直坚持了画室制,并且在教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今天,当我们回顾中央美院的画室制时,不能不对这些富有远见、坚持真理的前辈们表示由衷的敬佩。
靳尚谊 晚年黄宾虹
二、油画系与工作室教学
有关中央美院油画系的教学历史与特点,著名油画家钟涵教授认为,自1953年起,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中央美术学院院转入正规化教学,本科生实行五年制教学,分设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系,形成中央美院的“纯美术”特色,油画成为各专业的领头。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美术教育体系(今日称“苏派”)成为基本的学术借鉴资源。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有关,而且苏联的体系与中国已有的定位是一致的,都属于20世纪区别于西方现代主义的现实主义。所以,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是留学法国的徐悲鸿、延安解放区艺术和苏联美术教育三者的结合。但是,油画系同时强调要研究学习中国传统美术,同时也没有完全排除对西方艺术的了解,例如1956年就展开了对法国印象派的讨论。当时的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来到中央美院油画系主持2年制的油画训练班,虽然他不是很杰出的一流画家,但他传授的前苏联的正规化专业教育推动了中国的油画教育发展。中央美院油画系在1950年代推动了中国高等美院的素描研究。这是因为战争年代条件下普及工作要求的造型基础训练已经不能满足艺术创作的要求,而素描基本功的提高很快提升了中国美术家的造型能力。在中国如何推动素描教学和研究曾有各种不同的努力,既有强调单线平涂方法的民族风格的实验,又有学习俄罗斯契斯恰柯夫体系的主流教学。中央美院原有的以徐悲鸿、吴作人等先生为代表的(被人们称为“法国派”)西法素描本来在实践中已有某些民族风格的融入,但基本上与俄苏派的素描并无根本分歧,只是后者更加强调严谨的空间形体的结构性。”
关于油画系各个画室的工作目标,是与油画系的整体目标相关联的,时任油画系系主任闻立鹏认为:“站在中国油画优秀传统的制高点上,广收博采;对西方油画艺术采取拿来主义,融会贯通,从而创造具有现代精神、中国特色和个性特征的油画艺术,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充分调动艺术家的积极性,根据各人的艺术追求自然地形成艺术集体——画室,分别去研究各种体系、各种派别的西方艺术,与青年学生一起,教学相长,群策群力,力图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里,有所吸收,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各画室之间多元互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我们的具体措施。” (闻立鹏《油画教育断想》,《美术研究》1987年第1期第12页。)
闻立鹏先生关于工作室教学目标的设想,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思路,即不同的工作室分别研究西方油画史上的不同体系、派别,同时研究中国的传统艺术,努力开创具有现代精神、中国特色和个性特征的油画艺术。有关这一问题,90年代中期任副院长的孙为民先生曾经诚恳地与我讨论过油画系的教学改革,我的看法与闻立鹏先生相近,即中央美院油画系各画室的教师,应该分头研究西方油画史上的不同的流派,从理论和实践上了解和掌握西方油画的技法、风格,这样,全系的学生就有可能受惠于广泛的西方油画史的知识与油画艺术的熏陶和技术训练。这一思路当然有一定的理想化成分,并且至今尚未实现,但闻立鹏先生的油画教育思路确实是具有前瞻性的,并且在各个画室的教学工作中部分得到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