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道坚
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经从事美术理论的研究和美术批评工作,曾亲历了“85’思潮”,并出任1992年首届广州双年展的艺术总监。他最早反思并强调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根脉,长期一直关注中国传统媒介、媒质在当下文化中的表达,曾担当了多个艺术展览及研讨会的学术主持,也策划了不少富有学术思考的当代艺术大型展览。他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起起落落,是中国策展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第六届全国美展标志了旧的美术体制的终结
记者:请分享一下您对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进入2000年后,这三个不同时期展览制作的看法?
皮:这三个时期国内展览发展的历程变化很大。20世纪80年代是国内刚经历完“文化革命”,“文化革命”时期对中国来说是文化专制主义的时代,基本上可谓一言堂,民间的声音基本没法发声,当时的艺术展览只有官方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直到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引发“85’思潮”美术运动,才标志旧美术体制的终结,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因为这次展览全面暴露了旧的美术体制、文化体制,也包括旧创作模式的很多问题,引起了很多人反思,甚至对旧体制产生逆反心理,这才导致了青年美术运动。随后各地出现不少自发的青年美术群体,比如说北方艺术群体,杭州的星空间,福建的厦门达达,武汉也有很多群体。当时各种群体就像生物遇到适合生长的气候一样,茂盛生长起来。
当时展览还没有策展人的概念,只是艺术家自发写一些宣言,宣言就是理论思考或者是所谓的展览主题。稍后就有一些年轻的评论家介入,他们是一批“文化革命”后进入高等艺术院校学美术史、美术理论的人,像水天中、郎绍君、刘骁纯等都是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我当时也在湖北读研究生,包括高名潞等差不多是同一时期。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经历了很长时间高校没有正式招生,招生体制改革后才进入高校的。这样也使我们与青年美术群体产生了一些时代的关系。这些评论家不少人在当时的“两刊一报”——《美术报》、《美术思潮》,还有《江苏画刊》发表文章,这样与当时的青年美术运动结合起来就形成了“85’思潮”。“85’思潮”的发展最终导致了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最重要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这展览是栗宪庭、高名潞他们策划的,虽然他们之间有一些分歧,但是学术上的分歧是很自然的事情,展览是通过他们联络一些艺术家、批评家,实际上这是西方的现代展览模式策展人发挥的作用。
1992年前后吕澎召集了一些批评家,一起策划了“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展览有监委会,我是当时展览的艺术总监。张颂仁在此时也策划了名为“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的展览,1992年前后这两个展览的模式都像是策展人的模式,但是没有称为策展人。可以说已经有策展的模式,但仍然没有策展人的概念。在我的印象里大概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策展人的概念才流行起来。有了策展人的概念才有策展意识。真正的策展实践,我认为是从“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和广州油画双年展开始。
记者:“中国现代艺术大展”是谁在牵头?
皮:当时牵头的是北京美术界的一些批评家,最主要的是栗宪庭和高名潞等人,另外还有《读书》杂志的一些文化学者、知识分子的介入。我认为“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策划已经具备了策展人的策展意识,它通过展览表达了明确的学术观点、学术思路,而不是个没目的、没学术主题、用行政手段来组织的展览。另一方面,广州油画双年展的学术意义小于它的实践意义。实践意义是指:1989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因为不受官方待见而处于低潮,这样就没有资本的力量支持。此前的当代艺术包括“85’思潮”期间的展览,资金都是外来的,比如说领事馆、国外的资本,甚至有些在地下买卖画作,有相应的资本展览就能举办。那时官方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其无法资助此类展览活动,吕澎策划广州的油画双年展就想运用市场的力量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通过国内的民间资本来资助中国新兴艺术,并明显地提出要市场运作。广州双年展当时拉了个做轴承生意的老板投了80多万,他也买了画,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记者:“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展览在广州举办的渊源是?
皮:广州当时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政策上比较活,内地还很保守,那时有种说法:开着绿灯快跑,开着黄灯就抢着跑。就是只要政策允许的,广州都比较灵活。展览的口号叫“理想与操作”,后来“操作”成了流行词。20世纪80、90年代艺术家和批评家都很单纯,大家都觉得谈钱是很难以启齿的事情。那时候没有人去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都是一种文化上的热情,文化理想主义。所以也有人揶揄地来谈这个词,但这是广州油画双年展在市场上的意义。
展览其实是整个艺术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中间环节。艺术品的生产、艺术品的传播和消费,它们之间需要中介。在阿诺德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里谈到了在艺术社会和艺术系统中,展览是很重要的中介。这社会与系统还需要些中介人,他们分别是策展人、批评家、教师、美术馆的学者等,美术馆也是中介,都是很重要的中介。这些中介我们以前没有,到了90年代就有了,但这些在西方很早就有。这个概念引进来就有策展人的说法,到了90年代后期,“策展人”这个词就满天飞了。80年代只有批评家、理论家,到90年代就有策展人,很多人认为只要能拉到一点钱,就可以做策展人。这是我们对策展人的社会身份,这个人物在现代社会中他所应该承担的任务,还不明确导致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