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王璜生:文化艺术交流需要用国际通用语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3-01 17:21:53 | 文章来源: 《公共外交季刊》

美术馆可以作为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平台

记者:非常感谢王馆长接受《公共外交季刊》的专访。从2000年担任广东美术馆馆长起,您从事美术馆的管理已经有十余年,同时还出版了数本美术馆研究专著。您认为美术馆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具有怎样的角色、地位?怎样才能发挥美术馆在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平台作用?

王璜生: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美术馆具有独特的角色和地位。这是因为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美术馆具有通用的语言和标准。美术馆,英文叫museum,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个国际通用语言。美术馆既是一个公共的空间,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和知识的场所,又具有保护和收集的功能,美术馆本身就对世界文明成果进行保护、收藏。美术馆通过保护、收藏来演绎或者描述人类美术史和艺术文明史。因此,美术馆的作用,既是保护文化和艺术,又是积累文化和艺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进行国际文化艺术传播和交流,在世界范围拥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因此,世界各国各地都有美术馆,都起到保护和积累文化、艺术的作用,有着基本通用的标准和价值理念,运作机制和方式也比较国际化。这一点上,中国的美术馆就有别于中国本土特色的“画院”“美协”等机构模式。

“美术馆”是全球通用的,有着通用的行业语言、标准和价值观。因此美术馆应该怎么做,什么是好的展览,怎么样才能够在国际文化艺术舞台上产生影响和共鸣?这都有着一套国际通用的法则、语言、标准和价值观。尽管说这些通用标准也是建立在某种西方的标准和价值观上,但至少像英语一样,在目前阶段来讲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通用的语言。因此,我们的美术馆如果要在国际上交流,就必须使用这套通用的标准和价值观。就像自然科学一样,国际上有共同的标准、规范、研究关注的问题和价值观。这是一个国际共同体,你不可能脱离这个共同体之外,否则就变成了自说自话。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我们不能老是谈自己家里有两大咸菜罐子,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个人家听不懂或不愿意懂,这不是国际通用的。我们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应该用大家有共识的东西来讨论问题,这样大家才能互相理解,才能更好的交流。我想这种共识也是美术馆在推动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方面的核心。只有承认这种共识,尊重这种共识,才能做好我们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

在推动公共外交方面,文化艺术交流的效果是最好的,共鸣性比较强。文化艺术交流,能够影响人的思想,促使人家更了解人类文明,了解中国,促进中国的艺术“走出去”。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公共的渠道来推动中国的文化艺术国际交流。美术馆可以说就是这样公共的平台和渠道之一。现在我们国家举办了很多“走出去”的活动,但是却多数只在华侨圈里,或者一些小区域、空间里做,较少在美术馆,特别是较引人关注的重要美术馆等公共平台上做具有学术分量和公共认知度的展览,这样即使“走出去”了,却很难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发出声音。就好像在中国搞个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做,一下子大家就知道了;或者在北京798艺术区做,人家也会去关注它。但你说在南六环或者密云做展览,除非你展览特好,要不很少人会知道的,也不会去了解关注的。因此,美术馆在公共外交上的意义,有着它本身代表性的位置和意义,这样的位置和意义是被国际公众、学界所认同的,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相关的文化交流才可能生效,产生较大影响。通过美术馆,我们可以和国际的美术馆进行对话,可以和国外的专业界和观众达到深度和广度的交流。

其次,怎样发挥美术馆在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独特平台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清楚我们要推出什么?应该推出什么样的项目,或者推出什么价值观、推出什么展览,什么样的展览、文化活动及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才可能生效及引起共鸣。这才可能使中国的文化真正地“走出去”,要不然你就只是自说自话。同时,我们必须尊重国际通用的标准和价值观,只有尊重这种通用的标准和价值观,你推出的项目才能够产生共鸣,得到国际文化公民的理解。

文化艺术交流要采用国际通行法则和评判标准

记者:您先后于2004年、2006年获得了法国和意大利政府颁发的“骑士勋章”,您认为这种国际性奖项对颁奖国和获奖人的公共外交含义是什么?您曾说过,中国的美术馆与世界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外的美术馆对于我们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我们如何借鉴国外美术馆在促进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成功经验?

王璜生:这两个奖项多少跟“文化年”有关,而另一方面,大家关注到我在中国的美术馆行业中所体现的一种专业精神和作为。2004年,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活动,我参与了其中一些项目,反响很不错。2006年,意大利举行“中意文化年”活动,我也在其中做了很多工作。这两个文化年反响都不错。法国和意大利政府颁给我这两个奖项,大概是他们肯定我在中国与国际文化交流工作中的贡献吧。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种奖项也可以视为公共外交活动。

我曾在广东美术馆任职很长时间。广东文化有它的特点,曾被称为“文化沙漠”,但也有它文化很活跃的地方。广东经济很发达,很有改革创新精神和实干能力,但在意识形态方面,却多采取稳妥平衡的方式。以至于有人称,一个地区为了使自己的经济能够发展得比较快、比较稳定,就必须在政治上采取稳妥平衡的方式。但是,广东美术馆,无论是在当代艺术,还是美术馆文化方面,都做得比较成功和有影响,建立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机制,形成了一套较好的管理体系,跟国际做法比较接轨。而同时,高度注重学术研究和当代艺术文化的主动参与及推动,因此,在国际公共文化交流方面,赢得了高度好评。法国和意大利政府颁发给我“骑士勋章”,也有表彰我这方面工作的一层意义。不过,我深感,中国的美术馆及中国文化外交工作与国际的距离还是很大的。

总体来说,欧美主要美术馆的运作之所以成功,在于它们有一套较行得通而有效的社会运作机制。比如,这样的美术馆往往能够得到基金会的支持,因为国外有免税、减税政策,只要支持文化事业,个人、企业和基金会就能够享受这种减税、免税政策。有了这种政策后,大家就愿意支持美术馆等公共文化事业。这样,既主动参与有意义的文化公益活动,又能够得名和不用直接支出太多。而国外能够制定出这样的政策,吸引公民和企业捐资和捐东西,关键在于他们具有较好的公民文化社会基础,公民之于文化有自觉的意识。而公民、企业的钱与物捐出来后,一般是由基金会等管理机构来运作。这些基金会,甚至董事会往往有很好的监督机制。美术馆拿到基金会赞助后,还必须接受后者的检查和监督,要将活动成果反馈给基金会和社会。美术馆就有压力必须将活动办好,否则下次人家就不给你钱了。这样一来,就形成非常良性的互动和循环机制。总之,整个社会对美术馆和博物馆高度重视,有清楚的认同感,而国家政府又制定了很好的政策,具有很好的监督机制和运作机制。正是得益于这些,国外的美术馆才发展得比较好和比较规范。

文化艺术交流具有相同的国际通行法则,评判标准、运作机制也相同。中国文化和艺术为什么难以“走出去”呢?以前,我们过于归咎为文化差异背景、归咎于政府推动不力等,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在文化艺术交流中,如果你把特殊性、差异性夸大,或者老谈差异、冲突,老谈中国特色,我个人觉得,这样并不是太全面和合适。实际上,文明的方式是多元的,而文化的本质及交流的语言、方式、规则等是有其共通性的,尤其是艺术。同时,公共外交还有个特点,它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要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艺术传播出去,还要“引进来”,要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和艺术。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