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杜曦云:价格是当代艺术的唯一标准吗?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1-22 16:32:40 | 文章来源: 《成都商报》

近日,国内的某些艺术媒体在微博上发布这样一条消息:“伦敦Britannia大街上的高古轩画廊将举办中国艺术家曾梵志的第一场英伦个展。此次展览将于11月20日开幕,一直持续到2013年1月19日。有外媒透露将有一批中国收藏家分坐几架私人飞机到伦敦光临开幕展,甚至有内幕爆料称新作已全部售罄,单件作品平均价位在1000万人民币。”很快有人对此回应:“欧洲近年对中国当代艺术已经不怎么关心了,国内的媒体宣传还在打肿脸充胖子。”“张晓刚、曾梵志都投奔国外的商业画廊,本身就是衰败的标志,国外真正的大艺术家都是跟基金会合作的,活着的时候就投奔商业画廊,学术前途基本上就废掉了。”

对这些话,谁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高到让欧美都难以接受,却是基本共识。而且,对一个展览如此报道,强烈的意图很明显。如果实际情况是真身,传言就是替身和赝品。但对不在现场、不明真相的人来说,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替身和赝品。让传言成为现实,就是让人在没有确切验证时就对传言信以为真,以致直接影响决策、行动。除非你是当事人,否则,在没有得到确切验证时,怀疑和悬置,才是对传言的负责。此外,传媒这么发达的今天,乱七八糟的信息真真假假、瞬息万变,从信息乱流中回到基本事实,有助于理清纷乱的头绪。

艺术是技术和感悟的结合,艺术家是手艺人,但也是有体验、有思想的人。很多艺术家干的是平常活计:装饰、美化。这种手艺活的标准是“好看”——好看是硬道理,好看才能讨好观众。但“当代”艺术,主要是艺术家们对当代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体验、思考、表达。这些社会现实问题越重要,艺术家的体验越充分、思考越准确、表达越精彩,也就越打动人,作品的价值也就越高。而且,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当代艺术家的体验、思考可以充分自由、独到、多元,但基本底色是共通的:被全球认可的普世、当代价值。这才可能在本土和国际上获得“正能量”。否则,技术上再花枝招展、讨好眼球,如果在基本观念上与“当代艺术”格格不入,是进入不了当代艺术语境的。或者,曾经是精彩的当代艺术,但只是不断复制时,在时代的流动变迁中不进则退,逐渐冷却、固化成文化化石。

在国内,把“当代艺术”当做一个时髦标签贴在任何艺术上,是忽悠外行和思维混乱的人。这些假迷三道的东西靠其它方面的手段硬挤入西方当代艺术平台时,对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欧美经济暂时低迷,钱是硬通货。但在文化上,这些东西只能是被当猴耍,或者当反面例子。

至于当代艺术中不进则退的旧货,在国际学术系统中被淡忘,但依然可以发挥余热在其它领域碰撞出可能性。而且,因为国内对当代艺术的接受是迟缓的,它们在“出口转内销”时可能还是新兴的、热腾腾的。对当代艺术这个单兵突进的小众领域来说,这未必让人兴奋;但它们所包含的当代价值观,如果能在更广阔的领域扩散,利依然远大于弊,即使是以很商业的方式出现。至于有些人在价值观上改旗易帜,那就令人无语了。

同时,好玩的现象出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本土的热闹,与房地产、股票等的低迷有关,大多数本土“藏家”只是炒家,不和正在进行中的当代艺术家共同成长,只想拣现成的大馒头并击鼓传花。而且,即使这些作品在国际学术系统中已经黯淡,他们也依然未必理解这些作品,或者只喜欢好看但当代价值观稀薄的作品。国际垄断性画廊熟悉发展中国家的这种艺术市场状况和炒家的这副德性,轻车熟路的用国际排场和噱头来包装这些作品,让国内人乐颠颠的高价接单。

至于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当代艺术家们,难道只能走成功者们的老路——关注本土现实问题,却不被本土所关注和扶持;被国际学术系统认可后,再出口转内销?

2012年11月15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