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殷双喜:深化与拓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07 09:34:11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1988年我在《中国美术报》上有一篇短文,讨论了艺术创新的观念与语言材料的关系。艺术语言作为人对存在的探询和呈现,不仅是一种意识的表达工具和手段,在海德格尔那里,正是存在通过召唤人进入两种语言而使人与存在的关系更富于意味。一种是不真实的抽象概念语言,一种是真实的更靠近事物原初源泉的艺术语言。如果我们把近现代哲学的历史理解为“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问和斗争”,那么,艺术在这一意义上就不仅再是传统哲学意义上的工具、手段,不是通过艺术语言去表现某种抽象的绝对精神和终极目的、某种以理性概念呈现的“真理”,而恰恰是通过艺术语言去呈现艺术自身在现代哲学意义上的“艺术真理”,即通过艺术达到对世界整体的知觉把握和“缄默”表达。这样,作为中介的艺术语言就获得了存在的本体意义。一如维特根斯坦所说:“表现一种语言,意味着表象一种生活形式。”   

近年来,中国雕塑界对于材料的运用与观念的表达,表现出深入的思考与积极的实践,出现了一批很有思想深度的艺术家,在本次展览的第二单元“介入现实与观念革命”中,以隋建国、展望、李秀勤、史金凇、刘建华为代表的许多雕塑家积极研究各种材料,探讨材料对于观念表现的可能性,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而李占洋、陈文令、曹晖、向京、梁硕等艺术家,对于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批判性反思,则显得更为敏锐和犀利。如果说,中国当代雕塑家与世界当代雕塑的发展有何不同之处,我认为,对于传统的写实主义雕塑的创造性转换;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表达;对中国当代社会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杂然共处的现状剖析,是当代雕塑的三个重要的中国特色。中国当代雕塑的成就再次表明了,作为视觉艺术的力量,正在于艺术家对于作品形式语言的综合性处理与表达,真正的艺术存在于整体性的表现,而艺术中的表现性就存在于结构之中。当代雕塑艺术中的知觉样式不是任意的,不是一种由形体和色彩组成的纯形式,而是艺术家对于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哲学与人文精神的理解的综合表达,雕塑家对于材料与形式的表现,使他成为传统精神和自我观念的准确解释者。这样,观念就存在于材料之中,存在于材料的表现之中,存在于艺术家对于材料的理解与处理之中,这或许是中国雕塑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全力以赴,深入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  

所谓的形式语言的多样和自由并非随心所欲的率性而为,实际上,在作品的构想和实现过程中艺术家要经受很多的磨难,而材料所具有的生命力就在于此。今天,作为视觉传达和意义表述的当代艺术创作已经很少在艺术的门类和媒介的使用上限定自己,它以新的综合方式为我们提供精神表述的新视角,这其中材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的品质决定于艺术家思想和精神的力度,以及表现与创造的准确程度。材料在说话,展场在述说,材料“话语”所能传达的“内容”最终实现在艺术家创造的作品语境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的当代艺术发展中,世界主要的艺术博物馆和当代艺术展越来越注重各国女性艺术家和土著艺术家以编织和刺绣、拼贴等传统手工语言创作的作品,这一点从2007年的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中就可以看到。软性材料因其柔和、细腻而多变的特性,对塑造形体极其有力。可以使用编织、缠绕、缝合、切片、撕裂,叠置、穿透、剪裁等各种方法,用偶发性摆脱事物原有的形式和秩序,从而达到三层境界:1、用自然的形体来部分地替代模仿造型的形体。2、用自然物来取代模仿造型的物体。3、用恢复自然状态的方法来取消人工造型的惯例。软材料以其仿生形态与现代大工业的机械形态相对立,以其生命自然的微观叙事与人类历史的宏大叙事相呼应。在中国雕塑界,以施慧为代表的一批女性艺术家,包括林天苗、黄艳、高蓉、任雪梅等,正在将这种编织和缝纫、拼贴为主要手段的“软雕塑”向前推进,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1945年以来,当代雕塑艺术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自身的领域,“雕塑与空间”概念的引入,不仅使雕塑艺术在空间、形态以及形式语言上有所突破,也使得传统的惯性思维得以解放。当代雕塑进入了传统雕塑难以触及的视觉领域和心理体验,特别是软雕塑的形态和纤维材质的独特结构、软材料的表现语言和日常生活中柔性现成品的运用,推动了富有人文精神特质的新艺术的生成,正在成为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在21世纪的今天,物质材料空前丰富,如何善于利用这些身外之物,表达现代人的丰富内心,是身处21世纪的中国雕塑家面临的重要学术课题。  

说到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雕塑的发展,还应该提到中国当代雕塑的教育正在发生的缓慢而又坚定的转变。它源于中国的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与创作,正在发生饶有意味的渐进变化,其中,对于青年一代雕塑家的培养和支持,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近些年都涌现了一批很有才华,勇于创新的青年雕塑家,他们是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希望。已经举办了3届的“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与展览,由全国八大美院雕塑系共同主办,体现了中国雕塑界关怀青年,鼓励后学的优良传统,以及评委们对于包容、开放、原创这样一些当代艺术价值观的理解与推崇。入围获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形态,反映了青年学生对于不同的艺术观念与创作方法的理解与追求。获奖作品并没有清一色的以写实雕塑为主,在材料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说明了评委们希望中国雕塑“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开放心态。其次,评委们注意到入围作品普遍地具有青年人对于当代社会变化的敏感性,并且在艺术语言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泥塑翻模的基本模式,而是采用多种新的材料,掌握了相当优秀的材料处理技巧,这反映了近10年来中国高校雕塑教育的长足进步。当然,评委们最为看重的是青年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反对墨守陈规和盲目追求流行时尚,他们鼓励青年雕塑家对当代社会的深入思考,在雕塑艺术语言上具有较高的视觉表达质量,这也成为作品获奖的重要标准。概括地说,写实雕塑的创造性转换、中国传统艺术资源的利用、现代生活的反思、独特的创意构思、色彩在雕塑中的普遍运用、精湛的现代材料语言、当代艺术观念的拓展,是“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中反映出的近年来青年雕塑家创作的若干方向。  

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雕塑,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雕塑发展,我们看到,当代雕塑对于中国雕塑界来说仍然是一个有待展开的历史性课题,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段的创作实践。在目前的状态下,我们看到传统雕塑的形象实体仍然占据重要位置,这是因为雕塑家所受的教育背景制约着他们的创作思维,他们在人们习以为常的雕塑形象中,力图拓展其不同的组合结构所具有的新的文化内涵,以及意义理解与阐释的多样性。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雕塑具有广泛的发展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如果只是一种形式与细节的丰富,或是追求新奇的样式堆砌,缺乏对雕塑艺术语言明确有力的原创性思考,则有可能在含糊、琐碎的拼凑之中丧失对自然与人类的信心。我们希望在多样化的当代雕塑实践中看到更为坚定的方向性的探索,从而使中国当代雕塑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化面貌。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