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殷双喜:深化与拓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07 09:34:11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摘要: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雕塑的发展做一个梳理和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回望来路,反省自我,从历史中学习并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和信心,北京寺上美术馆在创立之初,举办中国当代雕塑展和学术研讨活动,恰逢其时,也是中国雕塑界所十分期待的。

——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雕塑的若干反思

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雕塑的发展做一个梳理和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回望来路,反省自我,从历史中学习并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和信心,北京寺上美术馆在创立之初,举办中国当代雕塑展和学术研讨活动,恰逢其时,也是中国雕塑界所十分期待的。  

有关20世纪90年代中国雕塑的发展,我曾在2002年为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画集所撰写的《边缘状态与文化关注——90年代以来的装置艺术与实验雕塑的创作与展览》一文中有过比较详细的梳理和讨论,读者可以参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雕塑的发展,起因于8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雕塑家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研究与吸收。研究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首先要提到的是1980年代的星星美展和现代艺术大展上的雕塑家和作品,如包炮、王克平、吴少湘等,还有早逝的甘少诚和朱祖德,他们发展了中国雕塑的现代主义形态与抽象性雕塑。研究1990年代的中国当代雕塑,有两个展览特别值得研究:一个是1992年在浙江杭州举办的“青年雕塑家邀请展”。这个展览汇集了许多中青年雕塑家,参展作品虽然还是在雕塑的基本框架中探索,但是突出了风格的多样化,雕塑家们普遍地注意到材料的硬质化,即在雕塑创作中普遍地采用了铸铜、锻铜、钢铁与石材等硬质材料。这看起来只是一个材料的转换问题,却反映了雕塑家对新的现代工业材料的重视。它必然带来材料语言及雕塑观念的变化,使中国雕塑从传统的手工塑造向现代制作转换,这对90年代以来的实验雕塑产生了潜在的影响。在这个展览会出版的专刊中,对“雕塑的民族化”问题也展开了讨论。雕塑家们意识到,中国雕塑已经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原有的现实主义雕塑创作已经不适应时代,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与研究已成为发展中国现代雕塑的迫切课题。同时,在西方艺术资讯如潮涌入的情况下,中国雕塑应该从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中寻找资源,才能展开与国际艺术的对话。  

另一个重要的展览是1994年在中央美院画廊举办的“隋建国、傅中望、张永见、展望、姜杰五人雕塑系列展”,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和对当代人精神状态的思考。在艺术语言上,他们打破了传统架上雕塑的单体与基座形式,而以复数性的作品单元加以组织结构,形成一个观众可以参与的空间场景。这个系列展提出了观念与材料的问题,即雕塑家如何真正深入理解材料、材质对于观念表达的重要性。另一个问题是雕塑与装置的关系。由于这个系列展中的每一位艺术家都用雕塑作品改变了空间形态,他们的作品也部分地使用了现成品(Ready-made),有的则是综合媒材,已经模糊了雕塑与装置的界限。雕塑家对装置艺术的切入,不仅对装置艺术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对雕塑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他们的艺术体现了中国雕塑家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对当代社会诸多尖锐问题的思考与自身的文化选择。  

1990年代以来,一些具有前瞻性眼光的批评家(如孙振华、殷双喜、王林、黄专、冯博一等)积极地参与了中国雕塑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国雕塑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1996年以来,北京、深圳、成都等地的雕塑创作与展览十分活跃,这些展览多由艺术批评家或策划人提出学术主题、选择艺术家,具有嵌入当代文化环境和文化思潮的价值,推动了中国雕塑的多元化态势。在各种大型雕塑展览中,虽然写实性的雕塑仍然是主流,但是雕塑家在写实语言中注入了观念;研究新材料的雕塑家致力于探讨现代材料与形式结构的结合,以抽象的视觉形式表现人的心理真实;也有一部份雕塑家涉足于雕塑与装置的边缘,使空间、材料和现成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相联系,这些都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当代雕塑的创作格局。1990年代以来中国雕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国雕塑正在走出肖像与写实风格人物的统一模式,向一切可能的雕塑艺术资源开放。在这一开放过程中,中国雕塑家坚持了对雕塑艺术的本体研究,即在雕塑与环境、雕塑与空间、雕塑与材料、雕塑与观念等方面,逐渐地探索中国当代雕塑的鲜明特征,使中国当代雕塑进入到中国当代文化生活的主流之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拓展,在材料、空间、场景、观念等几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从传统的泥塑到石雕、木雕和金属雕塑,中国当代雕塑在新世纪以来从艺术教育和创作两方面迅速拓宽了雕塑的表现领域,青年一代雕塑家正在对各种材料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起个人的基本艺术态度。这就是说,围绕我们生活的所有材料,无论是自然界的原始材料还是人类加工生产出来的材料,都是有生命的。即它们有自身的生成与转换的自然周期,同时它们也负载了人类生命与材料的互动,成为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载体。从当代雕塑的角度,面对人类对于物质材料的生产和艺术性的结构重组,我们更应该注意后者的创造性的结构关系。对于当代雕塑家来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只是材料加工的技术,而且是材料选择与重组的视野,即对于材料的选择,就是人对材料的意义的基本把握,是重新敞开人对于材料的关系,回到事物本身去,回答生命的原始呼唤。其中,对材料的感受能力以及根据材料特性进行抽象性的空间思维与造型能力是关键的基础要素。雕塑家在创作加工的过程中,既是辛勤劳作的工人,也是具备艺术感悟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尊重材料的物理特性,但也尊重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想象和灵感突现的偶发创意。他既尊重艺术作品的自在性,也尊重自己的直观感受,将雕塑的创作过程转换成为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快乐的人生体验。通过对材料的重新组合,完成对现代社会与消费时代的物质性的阐释。  

在当代雕塑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所获得的对工具熟练运用的操作感,对材料特性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于艺术展览空间的尺度感,作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都是提升艺术作品视觉感受与人文表达的重要素质。总之,从材料出发,是当代雕塑的创作基础,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造型,是创作构形深化的关键;而作品的材质和色彩,是提升观众艺术感受力的重要方式;最后,作品在空间中的表现形态,是使作品具有空间生命力,成为当代人文思想表现载体的关键。最终,所有材料的运用与艺术表达方式的选择,要立足于观念的打开,突出创新性的视觉艺术思维。通过对作品的特殊材质与结构造型的表达,启发观众的象征、隐喻、联想,使他们参与到对当代雕塑所展现的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关系之中,从而使作品衍生出视觉性的展示意义。在这里,材料的材质支配了作品的主要功能,材料表达社会与人文的多种可能性在作品的转换中被逐渐打开。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