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艺术传媒:现实处境与可能转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25 19:41:07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主题工作坊第四场之“艺术传媒——现实处境与可能转变”在798第零空间举行。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鲍栋担任主持,原《画刊》杂志社编辑崔灿灿、“艺术眼”执行董事黄姗、《艺术界》编辑孙冬冬出席,《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朱青生教授、总监滕宇宁作为主办方负责人也参与了对谈。大家共同围绕着“当今艺术传媒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转变”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讨论内容涉及业内人士如何看待艺术传媒的生存、经营策略,如何确立媒体公信力,以及艺术传媒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在场专家普遍认为当今艺术纸质媒体发行量小,受众窄,艺术媒体的运营在良好的经济效益和高水准的版面维持间很难达到平衡,而不同的媒体也各自面临着相应的现实挑战。

崔灿灿首先提到,2000年后出版社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国企,自此自负盈亏,一些传统刊物的运作模式因此改变,开始有广告任务压力,编辑需要联系广告客户。所属集团亦规定硬性销量任务,销路主要集中在艺术院校的订购,零售途径的利润较低。相比之下,许多被传媒集团收购的改版的艺术杂志的处境则有所不同。《艺术界》杂志社便有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编辑只需负责把握杂志内容的质量。这些与时尚“若即若离”的杂志发行渠道也相对复杂,海外赠阅,机场、书店零售,淘宝书店都有涉猎。黄姗提出,不同网站有不同的经营策略与风格,但相同的是力图追求高水准的视觉呈现效果。黄姗也提到,受网站板块的限制,广告投放方面与客户的合作相对纸媒要艰难。

由于受众的差异,不同媒体在各自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总体而言,几位媒体从业者一致认为媒体公信度在目前审查机制下仍面临着考验,各类媒体中或因编辑、杂志社和各方的利益纠葛使得报道内容有倾向性;或因编辑的个人意志倾向导致观点一致的“派系杂志”的衍生,媒体表达了过多的编辑意见。孙冬冬提出,大多数杂志编辑都希望扩大作者群,使得内容视角多样化,但是由于鲜有撰稿人以写稿谋生、杂志文风限制等原因,撰稿人群还是相对固定和局限。关于学术伦理问题,崔灿灿认为学术影响力的打造对杂志社而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篇多年之后仍被频繁引用的好文章是作者和杂志社共同的荣耀。他也强调,只有在平等竞争下学术公信才能得以建立。

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当今的艺术媒体一方面正顺应着市场化经济发展、数字化网络媒体时代的大趋势积极做出调整,另一方面在编辑职能的转变、媒体公信力的建构上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关于艺术传媒的日后发展道路,业界人士主要指出三个可能方向。主持人鲍栋首先提出,媒体今后将由

“弱编辑”模式逐步变为“强编辑”模式,即编辑加强对刊物内容的控制,而杂志的推广和营销交由其他团队负责,从而形成媒体集团的运作模式,这一转变也是与国外杂志的运作格局接轨的。其次,传媒业应吸引更多的撰稿人,只有批评家依靠媒体生存而不是画廊养活时,艺术传媒的公正性才能得以实现。再次,时尚杂志涉足艺术界,如《芭莎艺术》的出现,为艺术传媒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与时尚产业(如奢侈品广告)的适度结合对吸入资金,扩大读者群都有利;

但是每种杂志都能通过自身的特色满足不同读者的“精读”“泛读”需求,各种类别的艺术杂志应以把握自身优势,保证杂志质量为前提。

总体而言,艺术媒体作为传媒产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同市场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媒体人应当主动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建立媒体间的竞争与协作机制,实现产业的良好运转,但必须以把握杂志内容为核心,以建立媒体公信力为目标,以参照学术批判系统为指导才能使得中国未来艺术传媒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艺术传媒在当今媒体时代是整个艺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谈话中业界人士就“当今艺术传媒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转变”话题的充分探讨,更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正是本次工作坊的基本理念——借由“《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举行的契机,依托《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及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数据库的强大资料支持,针对当代艺术过去一年来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和问题做一个鲜明和集中的呈示,并邀请艺术家、批评家来关注和讨论这些问题,形成可供后来者参考的学术资料。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