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雕塑”:意识与劳作形态的当下可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15 08:52:03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个体”问题,从来都是艺术的基本问题。形成一个艺术群体或生态,个体的智慧和有效劳作至关重要。我们不妨从一些有趣的个案的阅读中,寻找个体的价值和意义,缓解一下“雕塑”给我们带来的凝重。李占洋,可谓是将智慧隐在笑容之后,再用“使坏”借笑容传达智慧的玩主。他的“人间万象”系列,用喜剧方式对身边的俗事俗物像浓缩“铀”一样耐心提炼,做成一盘盘味道不错的寓言“佳肴”,足以让享用者上吐下泻五味颠挛。师进滇的作品都是用钢丝编织成形的。从他前几年套编竹椅老门窗,用火烧去“内容”而留“空壳”的系列作品,到编织云、水、树、石,再到后来编织的摩托车、自行车、汽车系列,真可谓“编”出个五花八门莫名其妙新世界。这些作品,在出人预料的地方找到亮点,打破了人们以往对“雕塑”形态和材质的认识,逐步受到学术和市场的重视,并非偶然。

焦新涛的金属焊接作品系列,将过去人们已知的焊接可能性大为扩展。他用废弃生锈的金属边角料材料拼接成中国的盆景、亭子和古装戏人物,在形不似神似之间,意念与物象之间,交插互补,趣味丛生。他的“中国制造” 包裹系列,将超现实主义的观念和技术、玻璃钢的材质,与现实生活中的垃圾物品进行精神搅拌混合,衍生出一系列尺寸出格、形态萎缩、乱真非真的作品。陈克的对西方经典“雕塑”的压缩系列作品,让人走入怪异的幻觉世界。那些早已被人们顶礼膜拜的有些生腻的传世大作,陡然间被“外力”莫名挤压至“失态”,相识不相认,相认不相同。这些看似对前辈轻漫无礼的举动,实则是顺应艺术本源逻辑使然。与之相比,徐光福则呈现方式相似但结果迥异的特征。他的“挤压”,不仅针对西方经典,也针对中国经典;不仅针对经典,也针对世俗;不仅对单体,也对群体。各种“来历”的林林总总的资源,分别根据不同预设,被或少或多地“挤”进有形无形的空间,“压”往不能承受之压的“窄门”。

李占洋作品

闫城的生铁铸造系列,以“把鲜花给敌人”的主题命名。但“花”者,却被“枪”替换。二者的功能殊异,使命对立。在原始和卡通、过去和现在的情感混浊的意味里,“花”、“枪”、“人”,都在扁平生硬的历史夹层中蠕行,那些功、名、利、禄,都化作烟云。廖海瑛的花卉植物系列,秉承她十年来坚持的个人经验。将人的情、色、欲、利,通过与植物花卉艳俗的精神合成,衍化出观念内置的植物表征形态,散发着迷离飘然的诡异气息,摆动着走向移晃的逻辑错位。不能确认女性意识与女性艺术之间,有某种潜在的粘连,但若这种“粘连”有利于作品的成立,那到未尝不是一种价值趋向。郑黎黎的作品,也显出与这种“趋向”的共振。她的“自抚”和“腿”系列,着眼于保持女性基本生理特征的“中性”立场,而涉及的问题可能已不中性。“自抚”的背后,不仅有生理的,也有精神的、社会的、生态的诸多因素的牵扯和诉求,显示着无可名状的欲望之渊,和沉浮不定的情感滥觞。戴耘在材质选择上的出人意料,使其作品的结果也大大出人意料。汽车的钢材与建筑的红砖,虽质性差异殊远,但却会在功能模糊的物性表征上悄悄取得一致。这种“一致”的基因,是与艺术的的意念扩张需求不谋而合的。而将生活常用家什如熨斗、罐头之类的比例大面积扩张,并用砖头置换至陌生对抗的语境,仍然是艺术需求使然。

陈硕对材料的兴趣,多集中在陶泥上。其难点在于不易摆脱材质方式对出奇出彩的制约;亮点在于若拿捏得当可能意外收获。用陶泥成婴儿胚胎混合成人形,复又进炉烧制,再不知怎么地“钻”进医用展示瓶,色质与原体有异,“本质”与“原质”同谋不同果。系列“意外”实为意中之为,隐有作者苦心。程翔的多种材质的物象“嫁接”系列,将不同文化和历史时空、不同社会属性、不同比例形态、不同材质的对象,按个人计划荒诞而严肃地拆分构合,成跨人文元素的复合物种,延伸出语意多重的表达机制。材质和形态的混杂咬合,旨在弱化“纯粹”的意识流。

批评使人明志,讨论使人进步。我们共同关注的,是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中,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追问“雕塑”意识与劳作形态的当下可能。而“可能”正蕴藏在诸多的不可能中,蕴藏在集体的智慧与责任之中……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