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专访刘小东:无处还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6-09 14:51:17 | 文章来源: 外滩画报

L:一样的,没有太大变化。情义就像我经常说的,情义就是要和金钱分开,一有金钱关系就没有情义了,现在的人很难讲情义。在城市生活的人,一讲情义你就是一个骗子。城市要讲信誉,不讲情义,情义带有很大的欺骗性,没有标准去衡量,可信誉是有标准的,答应人家的事做好就是最大的情义;这件事该给多少钱,给清楚了,这是最好的情义。但是在乡下你不能说咱们这件事一百二十块钱,结清结束,这就显得没有情义了。

我在城市里被改造成一个没有情义的人,再回到一个很重情义的地方去,会有很多矛盾。比如说要付给他们劳务费,怎么付?趁着喝醉的时候,我的助手“哐——”一笔钱塞到他包去,他也假装不看。大家都需要钱,不能挑明。“金城小子”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办展览时,有个记者给我发短信,问我画人家给人家钱了么,我不回这个短信。我是个民间人士,我知道怎么和民间人士打交道。提这个问题的人不是从民间上来的,他这个问题太知识分子了。

S:你的作品曾经与三峡移民、北川地震等直接相关,在捕捉这个时代的印记的时候,你是怎样选择主题的?

L:艺术家有的时候闲了,就会想闲事儿,就会有这种慈悲、关怀和伤痛,所以我就去有伤痛的地方。说大点还是一个慈悲心,三峡这么大一个工程,给当地的环境,甚至整个中国的生态的影响太大了,会影响子孙后代的生活,大家应该关注它。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改变不了什么,但我有这份心,要投入到这个场景去做画,而不是在北京编造一个故事,编造当地人的痛苦或者幸福,我要真正投入到他们生活里去,跟他们共同生活。我觉得艺术家做到这个份上,尽到了责任。

S:我记得陈丹青说过一句话,他自己的画是止于“文革”,你是对当下有一种关注,你觉得他的话是否准确?

L:差不多吧,我对当下比较感兴趣,这也跟艺术态度有关,希望像一把尖刀一样,直接而有穿透力。我一直在反省自己血液里的审美弱点,老有乖巧、献媚、奴才的倾向。无论色彩造型都有这个问题,缺少灰颜色、直接的美学表达,这是我们民族的弱点。我希望我的艺术态度能矫正我已经知道的这种弱点,能够当下一点,直接一点,眼睛看到什么立刻做出决定。

G=“外滩讲坛”观众

L=刘小东

G:你说你和你的朋友之间的感情一直没有变,他们那里的生活也变化不大,对你来说应该是有处还乡的,为什么说“无处还乡”呢?

L:今天整个社会的城市化发展太快,家乡的变化很多,想寻找记忆的地方没有了,想证实自己活过的地方没有了,这时候人会发生变化。一般在家乡的时候,大家都不太会做太恶的事儿,因为家乡人几代都认识,互相牵制,甚至不用法律的约束,而是用人情的约束,一般不会太出格。

对于祖坟,以前大家种地的时候都会绕开,在当下的房地产开发中,祖坟被平掉了。失去了祖坟的人变得肆无忌惮,只会往前冲,不会往后看了,因为没有了牵制。整个民族都往前冲的时候,真的是很疯狂很可怕的事。

“无处还乡”不是说我没有家乡的问题,我本人一点都不重要。但是我闲嘛,在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痛心。

G:你的这些朋友们喜欢被画,喜欢被拍摄吗?

L:他们很高兴,非常高兴。纪录片《金城小子》的拍摄团队来自台湾,金城是很封闭的小城镇,能够接触到台湾人,对于小镇的人来说很新鲜。当这部片子和画展在北京展示的时候,我的这些朋友们都来了。一个普通人,突然看到自己的形象在电影里、在墙壁上的绘画中、在媒体上出现时,他们非常感动,非常惊讶。你不知道一个普通的生命多想被别人看到。其中一个叫郭强的人说:“今天百度上没你的名字,你就白活了。”没有被拍、被画到的人就会生气,会质问:“上次来拍片子,为什么不找我!”朋友们都很要脸的,要别人知道他曾经活过。而且他们被拍的过程中也觉得很舒服,拍纪录片的团队和他们在一起比和我还多。只要我一画完画,朋友们都愿意跟拍电影的人接触,吃喝玩乐的,半夜也不睡觉,我该睡就睡,他们比我关系还好。

G:我是“80后”,你有没有考虑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或者后期有没有想过像吴冠中一样“中西结合”?

L:年轻的时候不要被这些假的东西束缚,你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跑不掉的。等你去了台湾,你就发现自己说话像个当官的。你去美国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观点都是空洞的,非常缺少实质性的数据,因为那是一个数据化的社会,重视实实在在的数据。什么是“中西合璧”?我们早就在中西合璧的生活环境中生存了,无论画什么都是中西合璧的。把自己的生命体展现给别人,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告诉别人你怎么看这个社会,是艺术家的责任。但艺术家有的时候会被埋没,因为想发言的人太多,亮不出来,只好继续想办法。

G:有人说画家成名后局限在一个套路上,我想问,你以后会在写实方面继续走下去呢,还是求变求新?

L:对,每个人都有挣脱不开的套路,但是利用好了挺好的。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变成一百零八般也可以。别人看来画家一辈子就画那么一张画,其实对画家来讲每一笔都在创造。每一个画家都是这样,这张和上一张有很大的不同,对观者而言可能都差不多。艺术家需要寻找新鲜感和新的刺激,我也在彷徨中努力,努力地劳动下去。

   上一页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