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文字及照片均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活动:侯孝贤对话刘小东
时间:2011年3月16日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主持人:我觉得我们还应该有一点掌声给我们的姚宏易导演,因为姚宏易导演在金城前后拍了差不多六个月的时间,姚宏易导演在下面。我们先在这边做一个简单的交流,刘小东老师其实和中国电影的关系非常地紧密,有很多导演都拍摄过与你有关的作品,包括张元,您有在他的电影里出现,包括王小帅的第一部片子是您主演的,贾樟柯也拍过《东》这个片子,这次和侯导的合作您有什么感受?
刘小东:侯导比较老道,所以跟他拍戏很舒服,他的团队,导演那么年轻,从来不露脸,他非常含蓄。姚宏易跟大家露个脸行吗?我觉得他们这些人的品质太好,所以我也没得说,非常舒服,有一段非常美好的经历。
刘小东创作《郭强在自己开的KTV里》,侯孝贤在唱歌,姚宏易、刘信利等纪录片拍摄团队在记录
主持人:侯导这次在北方的小城镇呆了一段时间,有不一样的一个体验,您是怎么把感受到的这种体验放到现在这部电影中的?
侯孝贤:其实我只能看景,看完景跟小姚讨论一下,大概什么要,什么不要。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拍小东画画的延伸,拍他的记忆,你拍眼见的现实去穿透他人体,其实你看到什么动人的,尤其是拍他画的对象,拍他们的生活环境,今天这个版是后边加了芦苇荡,因为芦苇荡收割的时候是要到1月的时候拍,因为芦苇荡底下是水,要到它结冰的时候拍,摆在后头,所以完整版到现在才完成。芦苇荡为什么一定要呢?有记者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没有芦苇就没有金城,金城是因为金城造纸厂,就是满洲国的时候,我来到金城就感觉和台湾的糖厂是一样的,日据时代台湾很多糖厂是日本人盖的,也是一模一样的小火车,运的是甘蔗,盖的宿舍因为台湾是亚热带,所以全部是木头的,跟他们这种结构、规划非常像。所以我感觉那是特别熟悉,因为我们小时候有时会去抢甘蔗,所以我感觉这次其实跟小姚合作,我是去了现场看景两次,四次,还是五次,呆的时间并不长,小姚他们要呆三个多月,我最后一次去是回城的那一天正好是他的画《打卵儿》,被毁了,我们在车上接到电话,还没过山海关,所以我感觉对我来讲最经典的就是怎么能拍到他跟父母最后吃饭的那一场,那个包含的意义太深远了,背后的东西很深远,就是一家子在那个画面里全说清楚了,非常有意思,所以其实小姚非常不错,我主要有时候工作的拍完需要拍什么,大概拍什么,他都知道,其实我不必管,因为我不在现场,他主要在现场,所以就有这个能力处理。
拍完剪接有时候我会说这个要不要,那个要不要,他自己会做出决定,我只是提出意见。像他有一些改变,当初拍和现在不太一样,我感觉他其实不错,他的取舍有现场感,如果显得多了就拿掉一笔,但他绝对不拿,为什么?因为那些就是他拍的他的朋友的对象,有的时候我想剪掉一点,他不让,因为我感觉很有意思,在现场和不在现场是有差别的。
主持人:我昨天跟姚导聊天,他也说这次最过瘾的地方,就是去这个镇子,说的东北话他完全听不懂,有这样的一种冲击,觉得什么都很新鲜、好玩,小东对这些都非常熟悉,这次再重新通过侯导、姚导的镜头看到故乡是什么样的感觉?
刘小东:其实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会体会形式背后作者的心,非常朴实,这颗心对世界有眷恋,有真心的、纯粹的一种留恋,所以他会很珍惜眼前看到的,捕捉的东西也非常细腻。所以我觉得艺术形式都能折射和作者的一种襟怀。这个我看了好几遍还是很感动,因为不仅仅是我的生活,真的是导演,完全能体会他们是怎么关爱这个世界,所以我希望小姚上来,你从来也不怎么说话(笑)。
主持人:昨天安排了姚导的位置,跟他说要上来,不知道是表示谦虚还是怎么样,我们如果有问题会丢给你。
刘小东:小姚你过来,我觉得他们来的机会非常有限,这点儿时间应该多跟他们交流,我坐在边上给你们倒倒茶,真的,再拿一个椅子过来。
姚宏易:谢谢!因为我觉得上台我不太会说话,所以我觉得上台没有什么意思。反正我觉得我对金城的看法都已经放在片子里头了,所以我也想坐在下边听两位大师怎么对谈,所以昨天一直说算了别上台,上来干嘛,其实是这样的,就这样吧(笑)。
主持人:我们台下有很多的朋友,还有一些其他的观众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举手示意我们来做一个交流。
提问1:这个问题我问侯导演也问姚导,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个片子的音乐,从头至尾我都被音乐所营造的那种氛围所动,我想知道您是怎么选择这些音乐的?
侯孝贤:音乐其实都是合作的老伙伴林强,中间只有一段《四季》的《冬》出现两次,其它都是林强的音乐,林强去看芦苇荡坐在那里发傻,那个时候还是有点儿绿的时候。
姚宏易:就是火车过的那一段。
侯孝贤:火车过的那一段的时节,林强站在金城纸厂的一个站,就是坐在纸厂的顶上,我也去过那里,他坐在那个地方发傻,我知道音乐就是从那儿开始的,后来就做了《金城小子》的音乐。
主持人:熟悉侯导片子的人会发现,包括后面《四季》的音乐曾出现在《风柜来的人》里面,在影片结尾的时候出现这段音乐,跟这个有一种对照关系,感觉很熟悉。侯导觉得《风柜》的创作,跟故乡、跟青春有关系,是不是这两个片子有一些地方是相通的?
侯孝贤:我那个时候配的是李宗盛,为什么会找李宗盛呢?李宗盛演我前边的一个片子《在那河畔青草青》,找他做音乐,他的木吉他在演奏的时候还不错,就找他来做电影音乐,但是那个片子的出资者是一个做音乐的左宏元,他不会让他做,所以我对他有点儿亏欠,所以拍《风柜来的人》的时候我就叫他做了音乐,有歌的。后来杨德昌看了那个片子,他看完以后跟我讲说:“我帮你重新做”,因为那个片子不卖钱,一个礼拜就下片,还要花二十万,那个时候二十万很大,我说那就做吧,他就做了《四季》,用四季做,配了那个《风柜来的人》,我感觉对音乐跟画面这种概念、这种对比是从这个开始的。我以前对音乐,因为都是拍很卖座的片,就是都是歌星唱的歌,从那个时候对电影配乐开始有一种像后来交响乐的一个对位关系,它不是主从的关系。这个音乐我会喜欢,小姚会喜欢,是小姚在剪接的时候放的,会选择《四季》这个音乐,基本上跟我们常年对人的一种喜欢,对环境的一种喜欢,这中间其实传达一个非常简单的信息,就是透过四季就是你自己,我们会喜欢《四季》其实跟这样的一个心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实是很简单的。我们最喜欢的是《夏》跟《冬》,本来还在谈另外一版,因为这个《冬》还好,《夏》就不行,但是一直找不到版权,一直谈到法国,我们人已经到法国,有一个助手正好去那边,再谈到美国,美国又丢回法国,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前边这一版用了,已经买了版权,但是我感觉这个的演奏没有老的哪个好,后来买不到,我们调整还是用林强的那个《金城小子》的音乐,我感觉也非常不错。这个音乐其实代表的很简单,比如小姚拍《金城》可以拍到这样,我们拍电影专注的角度,我们心里面对这个世间、对这个人的一种像小东讲的那种依恋也好、情感也好,其实代表的就是这个,其实四季的《冬》跟《夏》,尤其是《夏》,其实空间感是没出来的,你会有画面的,这个画面是有一种情境的,就是夏天的某种味道。我跟他都很喜欢,他也喜欢,所以很自然选择了这个音乐,因为他是常听音乐的,这个可能就是我们常年下来心里面已经是和那个音乐一样,是同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