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吕澎:启示容易,借鉴困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6 10:45:27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其实,我们是在讨论符号学艺术史的特点。符号学艺术史究竟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呢?过去,我们观看(对于那些迷幻的审美主义者来说,说“欣赏”更符合面对艺术品时的表述)一幅画的时候,很容易去探究其中的含义,并且很容易掉进文学性的主题描述。但是,艺术史家总是希望艺术史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这样,形式主义艺术史家就将对作品的分析放在了“形式”即平面的表现上,由于形式主义者——例如美国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一强调画面本身,强调画面的“自主性”而忽视甚至拒绝三维错觉的效果,他们将绘画艺术的主题拉回到画面本身,以至人们爱比喻说,形式主义注重“语言”问题。而当符号学理论被引入艺术史学科之后,连使用“形式分析”这样的表述也成问题了,因为作为语言学的符号学提示了另外一套分析术语,例如“符号”、“能指”、“所指”、“代码”这样的词汇。过去,一幅画被看成是再现或者呈现现实,而符号学艺术史家将一幅画看成是一个集合了很多符号的“文本”,通过符号学方法的解读,就可以更加清晰地发现图像的本性。

现代符号学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研究直接有关。中国批评家和艺术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会使用索绪尔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这样的词汇。不过,皮尔斯使用的“符号”概念是由三个部分组成:1.符号形式,被称为“再现”(representation);2.符号组成的感觉或意义sense),被称为“解释”(interpretation);3.符号所指的事物,被称为“物象”(object)。但是,在皮尔斯不厌其烦罗列的符号分类中,主要是他的三种基本的符号的辨认系统——象征(symb01)、图像icon)、索引(index)——构成了新艺术史家的分析工具。

很难在这里详细介绍符号学的理论,有不同的符号学家提出了关于他们自己的符号学理论,这需要我们去整理符号学的演变与内部差异。不过要提醒思考的是,与形式主义分析比较,符号学注重符号的含义;与图像学比较,符号学关注符号的关系与结构。符号学所处的位置很有趣:西方艺术史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是context,这个词是由text(文本)和前缀con构成的,其含义就是“上下文”、“情境”或“语境”。符号学似乎在关注文本,但是,符号学的方法强调了符号的意义受社会和文化的上下文制约,符号的传达者和接受者必须要有共同理解的上下文与情境,否则可能是无效的或者根本就没有意义,因为,符号学的方法可以将那些符号的意义引申到无限多。另一方面,尽管图像学关注的是主题、内容与意义的辨识,而符号学是在符号与符号关系上大做文章,但是,它与图像学一样,还是企图阐释艺术作品的意义。

事实上,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人将符号学用于解释艺术(例如捷克语言学家穆卡罗夫斯基于l934年就发表了《作为符号学事实的艺术》),但是,让艺术史学界吃惊地读到的符号学分析的文章出自检查出弗洛伊德的翻译及其相关错误的夏皮罗,他被认为是艺术史领域中第一个运用符号学分析方法的学者,他于l969年发表的《论视觉艺术的符号学问题:场所、艺术家和社会》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不过,正是前面介绍了的布列逊,只有这位挑战贡布里希的学者,才充分将符号学的分析方法运用进了艺术史的研究。

符号学不仅提示我们关于“符号”与“图像”这两个词汇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也从根本上提示了艺术史研究所特别遭遇的困难:究竟真实的文本研究与对图像文本化研究会有怎样的异同,以至于可以完成那些信誓旦旦的符号主义者所号称的伟大任务?符号学的术语或者那些从符号学的术语衍生出来的新术语也许可以帮助艺术史家新颖地解释人们熟悉的对象,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具有进化论的嫌疑一当符号学艺术史家在研究分析艺术史的案例时,他真能够比那些注重社会语境的理论更接近研究的对象?麻烦出现在这里,无论“语言”、“符号”是隐喻,还是真正作为一种系统分析中使用的词汇,都始终面临着文本与图像的冲突:图像是文本——即便被符号学使用得很精致的那些关于“文本”的词汇——的图解吗?或者文本就是图像的说明吗?图像与文本能够最终获得透明重叠吗?观众依赖的文本因为有了符号学就获得了解释艺术的最终保障了吗?进而,艺术史的文本可以获得对图像的最后解释吗?可以肯定,任何人回答这些问题都非常困难。其实,新艺术史的真正特点就是它不承认规范的存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态度,按照解构主义者的看法,符号将无限散播、永无止境,艺术史的文本、语词、文字与图像(包括运动中的图像)和实物之间永远存在着冲突和对立。需要告诫的是:在面对研究对象,尤其是缺乏参照的当代艺术的时候,究竟是关注“语言转向”还是强调“图像转向”;究竟是高度注重“文本”问题,还是紧密保持“语境”的分析,需要艺术史家天才的敏感性。当然,每个艺术史家因为自己的知识背景、性格和特殊的经历,都会影响到他或者她不是强调形式就是强调内容,不是关注语言就是关注意义,不是倚重文本就是倚重语境。这个事实也足以说明了符号学艺术史的局限性。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见到一部用符号学的方法完成的中国艺术史的著作,需要时间仅仅是一个托词,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的哲学思维与方法很快就在年轻的学者那里获得了琢磨的时间,这说明了一种方法论是否被很快地借用,取决于我们对这种方法是否具有转换的适用性的本能判断,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领域里,我们更是觉得难以用符号学方法入手。

在新的术语中,“后殖民”成为中国批评家和学者经常使用的词汇。由于历史知识给予的基本教导,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这个词不应该像符号学那样让中国学者难以理解,大多数有历史知识和民族感情的人很容易理解在“殖民”的前面加上一个“后”不过是重新解释一下全球化时代的“殖民”新现象,尽管事实上理解“后殖民主义”没有这么简单——理论家们要我们将这个词理解为由后殖民理论思潮与后殖民地文化这两个部分组成。

有一个基本的常识,即,由于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原因,全球各个地区、国家、民族的发展始终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早期殖民地的产生与这个发展的不平衡有关。资本主义的扩张、对资源的掠夺使那些被占领、被掠夺的地区、国家与民族发生了非自主性的变迁,当民族独立的斗争获取胜利之后,人们发现,长期的殖民统治留下了殖民时期的政治与文化痕迹。事实上,殖民者的意识形态、文化习惯以及生活趣味都不同程度地对曾经的殖民地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这样,文化被认为承袭了曾经是武力的功能,即继续对原殖民地实施殖民统治,导致殖民地本民族文化继续受到压制甚至最终毁灭,这个现象通常也被理解为帝国主义霸权集团对第三世界实施的文化渗透与侵略,所以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

要知道,后殖民主义是哲学领域的反中心主义潮流在80年代开始的进一步接续,因为像福科和德里达的理论的核心作用是颠覆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概念,从此之后,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再应该局限于欧洲人或者白人的标准了,各个地区、国家、民族因为自身的文明和历史发展逻辑,存在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同标准之间的冲突应该由新的解决方案去应对。

不过,后殖民理论的提出最开始不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学者,而是生活与工作在老牌帝国主义的美国的知识分子、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义德。这多少意味着一种理论上的游戏?因为在殖民统治的结束颇有时曰之后,后殖民经常表现为在特定语境下的一种感受,而文化本身的“渗透”或者“入侵”往往是影响(或者间接权力、关联制约)而不是武力的直接结果,在全球化时代,是否接受一种文化的因素非常复杂,同时,接受者的心理状态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如何来判断“殖民”的事实与性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