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是重视精神层面,丢掉这个就把中国艺术传统丢掉了
中国青年报:您曾说,中国美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人们去追求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而对于那些在城市“蜗居”的农民工和大学生,他们都还挣扎在柴米油盐之中,“诗意、创造、爱”的人生似乎很难属于他们。
叶朗:事实上,即使是“蜗居”,现在年轻人的物质生活跟过去比还是改善了。我大学毕业后,在集体宿舍住了15年,之后又在一个10平方米的房间里住了10年。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确实有联系,但不能说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差,就不能追求高远的精神生活。
其实,我们从历史记载和古代诗歌中可以看到,中国老百姓常常在平凡的生活中着意营造诗意的氛围,这种氛围往往沁入人的心灵最深处。我们从老北京蓝天传来的鸽哨声,可以看到那时的人们如何寻求平淡生活的快意。中国老百姓的这种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对于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青年报:现在国人还能营造这种诗意的氛围吗?
叶朗:教育有时很难抵得过经济的力量,但正因为现在物质、功利的东西占了统治地位,所以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呼声。美学应该回应时代的呼唤。强调精神的价值和心灵的作用,也正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
国外有的汉学家在研究中国艺术时,考证很细,特别注重物质层面,而精神的东西反被抽掉了。我们国内一些电影也想以“中国元素”来吸引观众,但他们抓住的都是“物”和“技”层面的元素、符号,把文化精神的内涵抽掉了。其实,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十分重视精神层面,用宗白华先生的话说,中国艺术是一个“永恒的灵的空间”,丢掉这个就是把中国艺术传统丢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