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叶朗 :格调低的不能出现在国家舞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19 11:53:22 |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叶朗,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
 


在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叶朗教授面前,摆着一摞摞打印出来的A4纸,这是他的博士生在互联网上搜集的关于美学的最新言论。采访过程中,叶朗教授会时不时拿起一份作出评论——“这个观点我很赞同”,“这不很妥当”……尽管不上网,这位72岁的美学家,依然对网络话题和现实保持关注。

这种关注也体现在8月13日刚刚闭幕的世界美学大会上。这届首次在中国召开但规模空前的美学大会,让淡出公众视野多年的美学和美学家,再次吸引了公众的注意。

“这些年美学一直在沉静地发展,绝不是网上说的‘被边缘化’。”作为会议主持人,叶教授说,现在已经有些美学家站出来,对当代文化中的问题发表意见,这是好现象,“因为美学要回应时代的呼声——当物质的和功利的要求占据统治地位时,我们需要拯救精神。”

我们社会现在很缺艺术批评

中国青年报:请您介绍一下这次美学大会。

叶朗:这次美学大会是世界美学大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我们正式注册的会员大概有800人,其中外国会员300多人,国内400多人。如果加上旁听的200多人,就超过1000人了。不限制人数的话,还会更多。作为国际学术会议,这样的规模是空前的。我看到有媒体报道说“世界的大会,寂寞的美学”。他没到会场,怎么知道寂寞还是热闹的呢?

中国有那么多人关注美学,这让很多外国学者很惊讶。在西方,美学是哲学下面的分支学科,学术性特别强,读者面很小。但中国不一样,我们历史上还出现过“美学热”。这是中国美学不同于外国美学很重要的地方。

中国青年报:“寂寞”之说,是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比较而言。

叶朗: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了“文化热”,其中包括“美学热”。那时“文革”结束整个民族都在反思,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想寻找对一些问题的解答,于是拼命地去读哲学书、美学书。汤一介先生当时办了一个关于中西比较文学的函授班,学术性很强,结果全国有一万多人报名。汤先生请我到西安为函授班学生讲课时,很多工厂里的工人请假自费从陕西各地跑来听,因为他们关心文化,这和当时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浪潮有关,与人性论、人道主义联系在一起。

中国青年报:后来呢?

叶朗:到了90年代,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很多年轻人下海经商,“文化热”消退,“美学热”也就消退了,美学研究进入一个沉静时期。有人认为美学被“边缘化”了,我认为说这话的人不太了解情况。“美学热”是在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下出现的现象,并非美学理论本身发展的规律。恰恰是沉静之后,美学工作者开始深入做理论研究,这对美学发展是有利的。

美学是学术性很强的,不一定直接跟社会现实问题挂钩,而是在基础理论层面,发挥长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人看不到。过去经常有人批评说,“脱离实际,都在概念里打圈子。”可哲学和美学研究是理论思维,不能脱离概念体系。

中国青年报:我们感觉,美学这些年确实在淡出公众视野,大家也不知道美学领域有什么研究成果了。

叶朗:当下社会倾向是功利的、物质的、技术的东西占绝对统治地位,精神层面被忽视了。美学近些年确实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我觉得,美学工作者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要静下心来做,不要追求表面热闹。其实现在美学学术这块,真能坐下来做学问的人不是很多。基本理论的研究确实很难,也没有轰动效应。

另一方面,美学和社会现实也有密切关系,比如我们当前的艺术教育、艺术思潮、艺术批评等内容。有些美学家也会出来对这些问题直接发言,我觉得这很好。我们社会现在很缺艺术批评,确实要有意识地推动一下。

1   2   3   4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