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叶朗 :格调低的不能出现在国家舞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19 11:53:22 |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们迫切需要大批评家来引导时代艺术的潮流

中国青年报:美学如何推动艺术批评?

叶朗: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像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他们写的艺术批评,引导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艺术思潮,影响极大。我们如今正缺少严肃、健康的艺术批评。有的人喜欢自我吹捧和互相吹捧。现在一方面是没有艺术批评,另一方面是没有艺术批评的环境和风气。你要批评,马上就有人骂你,甚至找打手打你。我们需要扶持、发展严肃健康的艺术批评,营造艺术批评的良好环境。你可以反批评,但不能谩骂。

有人说“艺术没有高低之分”。怎么会没有高低之分呢?那些粗俗的东西能和《红楼梦》、托尔斯泰、贝多芬比?现在很多人就散布这些东西,是完全不对的,把价值完全削平了。艺术批评可以引导一个时代的艺术思潮,我们迫切需要出现一些大批评家,来引导时代艺术的潮流。但这需要我们逐步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其中媒体应该起很大作用。媒体不要没有原则地吹捧那些低俗的东西。

中国青年报:媒体报道那些东西,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大众喜欢吧。

叶朗:不能说大众喜欢就是好的、大众的趣味就一定是天然合理的,因为大众的趣味不可避免地会受时尚、潮流和媒体的影响。艺术应对读者和观众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现在有些人说对小孩子不要教育,要让他们自由发展。哪有绝对的自由?他们不是受这个影响就是受那个影响。

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说:“从小我母亲就让我看《战争与和平》,从此《战争与和平》就成为我品位的标准,我再也不能忍受那些垃圾了。”如果我们现在整天让青少年阅读垃圾,那么他们就再也不能接受经典了。这非常危险,因为现在媒体对青少年影响越来越大,电视、网络天天都是“超女”、“快男”排行榜,他们脑子里就会充满这些东西。媒体工作者应该有一种道德感、责任感,不能为追求收视率,将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置于不顾。

经典事关民族气脉不容解构

中国青年报:现在互联网上对草根的东西特别推崇。

叶朗:网上的言论虽然铺天盖地,但也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广大群众的真正心愿和追求。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曾经去吉林访问二人转的老艺人,那些老艺人就说,“你出来写文章太好了,我们没有说话的地方,你代我们说话了。”不要以为这些人没有在网上发言就没有意见,只是现在报纸、电视、网络的话语权被垄断了。还有电影院线,都被国内外的大片垄断了。我们应该专门讲一讲,到底什么才能真正代表大众趣味?现在有些人借着说大众趣味,又回到反文化的立场上去,我认为是不对的。媒体不应该给这些东西提供空间。

中国青年报:不光是普通老百姓,很多高学历的人也喜欢“快男”、“超女”、“小沈阳”,感觉挺雅俗共赏的。为什么高雅的东西不能雅俗共赏,成为社会主流?

叶朗:我们并不反对通俗艺术,但我想:第一,不要用通俗、流行的艺术排斥高雅艺术和经典艺术。因为只有高雅艺术和经典艺术才能引导青少年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流行艺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第二,我们要防止通俗艺术走向“三俗”。通俗在适应大众审美爱好的同时,也要提升大众的趣味。王朝闻有句名言,“适应是为了征服。”适应你的趣味,是为了提升你。

“小沈阳”们是有他们的观众,但不能把艺术舞台变成他们的天下。有些格调、趣味很低的东西可以在歌厅演出,但不能出现在国家舞台上。国家舞台上演出的东西应该代表国家的最高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