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艺文中国》设计论坛:中国创造—产品设计的新力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6-23 17:58:47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艺文中国》设计论坛 I

2010年6月5日(星期六)13:30-17:10

策划:翁菱、卢敏捷、王平

嘉宾:胡如珊、李景汉、刘家琨、马岩松、Edwin Ollefers、任小勇、石大宇、宋协伟、汪建伟、郑在东、周榕

主办: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一汽-大众奥迪品牌、旅游卫视

协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地点: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黑匣子”地下剧场

 

主题:中国创造——产品设计的新力量

关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讨论在近两年又兴起热潮。“《艺文中国》设计论坛I ”旨在于此背景下,沟通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与前景,探讨如何打通专业背景,全面调动各方力量,寻找中国社会最新的创造力;如何立足全球语境,将创新技术,东方品味,环保材料和中国精神融入未来的生活,给世界带来高品位的中国设计风潮。

论坛

上半场:13:30 - 14:40

主持:

翁菱:著名策展人,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总监,《艺文中国》总策划

嘉宾发言:

宋协伟: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汪建伟:艺术家

刘家琨:建筑师、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人

周榕: 建筑师、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马岩松:建筑师、MAD建筑设计室创建人及首席设计师

Edwin Ollefers:奥迪设计师

30分钟发言,40分钟讨论

14:40 - 15:10 媒体提问

15:10 - 15:30 茶歇

下半场:15:30 - 16:40

主持:

翁菱:著名策展人,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总监,《艺文中国》总策划

嘉宾发言:

胡如珊:建筑师、设计师、如恩设计研究室及设计共和创始人

李景汉:前门23号创始人

郑在东:艺术家

任小勇:Domus Tiandi设计品牌店创始人

石大宇:设计师、“清庭”设计品牌创始人

30分钟发言,40分钟讨论

16:40 - 17:10 媒体提问

上半场:

翁菱:大家下午好。今天这个讨论会实际上是《艺文中国》电视节目的延续。《中国创造•产品设计的新力量》这个论坛是由天安时间、旅游卫视和一汽大众共同合作的《艺文中国》节目发起的,这个节目的总策划人卢敏捷女士和王平女士今天也在现场。中国的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我想是我们今天的嘉宾一会会具体谈到的主题。那为什么我们在中国艺术、文化经过这几十年的变迁走到今天的时候,我们要聚集这么多的跨学科人才一起来讨论这样的话题?其实我觉得我也不用多解释,因为中国真的是到了一个新的创造、新的创作追求的时代。

那我先介绍一下第一拨的讲演嘉宾,从我旁边开始:奥迪的设计师Mr.Edwin Ollefers,他专程从德国过来。旁边这位是著名艺术家汪建伟先生。宋协伟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的教授,也是平面设计师,也是建筑和规划师。旁边的那一位我想是媒体都非常熟悉的当红青年建筑师马岩松先生。周榕先生是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教授,也是著名的建筑评论家、建筑师。刘家琨先生专程从成都过来的,是非常棒的当代建筑师。《艺文中国》从2月27号播放至今,已经有十几期了,这位是旅游卫视的王台长。刘家琨先生和马岩松先生已经都在《艺文中国》的电视节目中有过访谈,汪建伟先生我们上周刚做过一次让我非常辛苦的访谈,把我的低血糖都给谈出来了。

其实我们在座的这些人应该说,除了Edwin先生跟我们这个主题有更紧密的关系,其他的几位其实都是艺术家和建筑师。《艺文中国》一个很大的目的是要集合不一样的艺术家、科学家、设计师,创造不一样的创造精神和思想,来探讨一些我们觉得从现在开始艺术、设计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的这样的主题。关于产品设计、中国这个时期的产品设计,我想从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开始,算是抛砖引玉吧。去年四月,富美家公司邀请了十二位建筑师、两位艺术家,和我们天安时间合作了一个“不自然”产品设计、家居设计的展览,这个展览集中了国内的张永和等十二位非常活跃的建筑师,邀请他们用富美家的可再生材料来制造和设计跟中国传统概念相关的家具和用品。我这儿给大家放一下当时展览的十四件作品。作品主要是针对三个主题展开这次设计的前提,第一是要讨论关于新时期东方传统的趣味;第二是想请建筑师们在材料问题上更多地思考怎样用可再生的环保材料来做不一样的作品;第三个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关注环保,所以在可持续的问题上、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提醒参展建筑师要有一些思考。

谈到环保、谈到可持续发展、谈到产品,大家都会很多地考虑自然的问题。对于当时的十四位参展人来说,包括我们今天现场的郑在东和刘家琨都参加了这个展览。这个是展览的一个大的现场;这个是上海的艺术家丁乙的作品。这个是他做的一个书柱。富美家的材料是一种可以自由运用的材料。丁乙的书柱用中国的竹笋的概念,和他自己以前的十字的绘画风格有内在的关系。刘家琨的这个是给花园里面放的长凳,富美家材料加上一些,好像还可以在椅子里面种草。这个是马清运的作品;马清运也是用富美家材料做的可以自由折叠的形状。这个是张永和的作品;张永和做了一个屏风,她对材料的感觉特别好。这件是都市实践的孟岩的作品:书山,这个其实也是一个书柜。卜冰是不自然展览的策划人,他也是建筑师。这个是他做的一个有流水感觉的设计,也是好像可以放到花园里面的一个凳子。艺术家郑在东做的一个屏风。所以上次展览有两个书柜、两个屏风。郑在东的屏风上面画上了他平时的绘画当中习惯画的一些文人喜好的一些东西。这个是祝晓峰的假云。这件作品是华黎的一个岩石椅子,但这个椅子我不知道怎么做。陈旭东的七蚀,他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合到一块,可能也是希望人家比较自由地运用吧。大舍的桌椅,这个桌椅我们当时是在天安时间外面的花园里展出的。还有两件,张轲的不自然生长和徐甜甜的液体成型的这个,更像是拿来观赏的一种东西。

去年我们合作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做的这个产品和家具设计的这个展览,就像我刚才说的,其实只是一个抛砖引玉。因为我觉得现在很多的人,建筑师、艺术家,包括这些Retail的老板们,我想都是希望在现在这个时期,不仅可以看到非常刺激的、非常有力量的、有品质的当代艺术文化,也非常希望我们用的、我们身边的实用的东西都和中国今天的社会需求、和中国人的审美趣味有关系。而这个展览非常客观地说,作为天安时间来说,我们其实是做了一次比较失败的展览。因为设计作品大多数是作品,不管是从材料,还是从可用性和它的趣味,确实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抛砖引玉是希望有更多的、我们今天的参与论坛的人和我们大家对中国的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感兴趣的人,在批评的基础上,作出更多的好东西。那我就把话筒交回给我们今天的讲演嘉宾。我先请我们这次的论坛的协作机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代表,也是著名的设计师宋协伟先生先给我们讲一讲,我想这是他的专业。

宋协伟:下午好! discovery, 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这个不是她的discovery,这是我的发现。它叫“发现中国”,这已经被我山寨了一把,可能大家都看得出来。这里有个小短片,大家看一下。

翁菱:山寨版的设计就是有问题。所以我们就有请我们这一次专程从德国过来的奥迪设计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奥迪作为全球最领先的汽车设计品牌,他们的一些工作。

Edwin: Good eve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I am sorry not to speak mandarin, so I will be bringing this speech in English, and I’d like to share a good afternoon. It is a pleasure for me to be part of this discussion and this afternoon. So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first. Ok, one second.Finally. I apologize for the short technical problem here. Let me start from the beginning.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 it is a pleasure for me to be part of this discussion and this afternoon. And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first. My name is Edwin Ollefers. I am a senior automotive designer at the main design studio of Audi which is located in Ingolstadt in Germany. It’s a small town, just out of unique.

German design being my daily business, I will allow myself to slightly divert from today’s topic, and try to give you some insight into the goals that the Audi design team has set for itself. Goals that positively contribute to Audi’s successful product line-up, as desig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en it comes to winning hearts of new and existing customers’.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