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磅展览观展手册来了!(国内篇)
春节期间,各地博物馆大都准备了丰盛的艺术和传统文化大餐以饷全国的观众,配合浓浓的节日和喜庆气息,让我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扫除了一年的辛苦与疲惫。开工伊始,我们为您汇集遴选了2025年一整年全球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值得关注的重磅展览,首先是国内篇。快带上这份2025年重磅展览观展手册,开启你今年的探展之路吧!
中国国家博物馆
1.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
卡皮托利尼式阿佛洛狄忒雕像,来自原亚历山德罗斯·约拉斯收藏。这座雕像复刻于一座希腊化时代的作品(其原作被认为是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克尼多斯的阿弗洛狄忒》),由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儿子小凯菲索托多斯所作,年代约为公元前300年左右
展览共呈现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279件文物,涵盖陶器、青铜器、金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类别,年代跨越从新石器时代到希腊化时期结束的近5000年。展览以“美”为主题,从日常、妆饰、人体三个角度展开古希腊生动的美学图卷,探寻古希腊人在漫长历史中对“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多元创造。
展期:2024年11月6日 - 2025年6月5日
地点:展厅南1、南2展厅 费用全票:120元
首都博物馆
2.峇(bā)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
描金镂雕花婚床(一套)
2025年是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5周年,首都博物馆将在5月至8月以一场“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展示华侨华人在南洋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在新加坡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该展拟借展文物100组(件),由首都博物馆、新加坡土生文化博物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主办。
展期:5月至8月
3. 重磅文物大展“看见殷商”(暂定名)
该展由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社科院考古所、殷墟博物馆承办,拟借展文物300组(件)。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称,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在殷周交替时代最为剧烈,本次展览即聚焦殷周之变,用文物展示这一时期的变化。
展期:将于5月至8月举行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
4.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金器展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件入藏文物“双龙戏珠樑冠”首次亮相龙的头部及火珠及火珠后方设有弹簧,佩戴行走时,龙头及火珠会随之摇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来自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好展也将于11月亮相首博,这场“金彰华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金器展”将通过展示来自北方草原、中原地区和青藏高原的220组(件)金器,述说过去3000多年中国黄金工艺的演变与成就,反映其在文明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
展期:2025年11月至2026年2月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从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目前公布的展览计划来看,2025年该中心将呈现六大展览
5.《安妮卡·易》(展期3.22-6.15)
展览将首次于亚洲对韩裔美国艺术家安妮卡·易的艺术实践进行全面展示。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安妮卡·易因其所谓的“感官的生物政治”,即对于文化和生物作用如何塑造感官体验的探寻,而备受国际艺术界的关注。展览将展出她最新创作的作品以及早期作品的精选,全方面呈现其独特的艺术世界。其他五个展览将分别展出艺术家廖斐(展期:5.17-9.7》、陈可(展期5.17-9.7)、皮皮乐迪·里思特(展期:7.19-10.19)、田中功起(展期9.27-2026.1.4)和杨福东(展期:11.15 - 2026.2.22)的个展。
上海博物馆
6.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
克劳德·莫奈(1840-1926) 吉维尼的干草堆 1884年 POLA美术馆藏
这是上博“对话世界”系列的第五个大展,由上海博物馆主策、联手日本印象派艺术收藏重地POLA美术馆及日本经济新闻社倾情呈现。展览将全景式呈现印象派艺术的开端、发展、兴盛以及对后世艺术持久影响。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高更、马蒂斯、毕加索、沃尔夫冈·提尔曼斯、杉本博司、草间弥生等跨越时代的三十余位艺术大家的作品将共同演绎一场印象派艺术的盛大派对。
展期:已开展 展期至4月21日
地点:东馆
7.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
龙山文化-玉双鸮首饰
展览将于2025年6月下旬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与观众见面。该展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四展。展览将着眼红山古国最高文明成就,汇聚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最新考古成果,系统揭示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红山文化特展。
展期:2025年6月下旬至10月初
地点:东馆
8.“摩登华影:海派旗袍与百年时尚”
水绿地珠片丝带绣花卉纹蕾丝旗袍
本次展览将采用沉浸式展出,以张信哲先生的收藏民国旗袍及贝聿铭之妹贝洽(Patricia Pei)女士捐赠旗袍为主要展品,从服装时尚的角度,展现百年摩登生活,讲述江南女性从古木青砖的往昔步入流光溢彩时代的故事,演绎海派旗袍如何历经百年更迭,成为全球女性华服代表的历程。
展期:2025年12月中至2026年8月
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一楼原青铜馆
辽宁省博物馆
9.漫步美中——古罗马时期女性主题文物展
本次展览展出的描绘亚马逊女战士与希腊人战斗场景的石棺。(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本次展览将以久负盛名的意大利卡比托利欧博物馆馆藏为核心,同时获得国内外十余家博物馆支持,由中方和意方联合策展,精心遴选古罗马时期及我国汉晋时期与女性生命历程相关的文物共计约167件(套),旨在用实物呈现千年前古代世界中女性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昂扬的生命力量,再现繁盛文明中绚丽多彩的女性叙事。
展期:2025年1月1日—7月1日
地点:辽博一层3号展厅
甘肃省博物馆
10.从黄河到天山——史前彩陶的西渐之路
展览海报
该展览为甘肃“让文物活起来系列”展览之一,精选甘肃、新疆两省区多家博物馆收藏的珍贵彩陶150余件(套),分为“黄河之畔”“跨越陇山”“黄河向西”“天山脚下”4个单元,以考古发掘研究为基础,从历史地理的宏观视角出发,以彩陶为线索,勾勒出黄河中上游文化从甘肃至新疆的传播脉络与交融图景,通过文化溯源,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性,感受中华民族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强大凝聚力和创造力。
展期:3月15日-6月15日
广东省博物馆
11.凝眸——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
展览海报
展览汇集了来自广东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内蒙古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等国内外收藏单位的近400件/套艺术珍宝。展品涵盖了晚宴包、粉盒、礼服、首饰等多种类型,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与匠心独运的艺术价值。它们跨越时空,共同讲述着16至20世纪的历史变迁与东西方美学的交融故事。
展期:已开展 展至6月2日
12.群星点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艺术瑰宝展
展览海报
展览将展出自公元前2000年至20世纪的伊朗文化艺术瑰宝,包括陶器、铜器、金银器、玻璃器、波斯锦、波斯毯、细密画等。观众可以跟随这些无声器物的轻轻脚步,一览4000年古伊朗绮丽的文化艺术,感受中伊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展期:3月25日至6月22日
地点:三楼展厅三
13.髹漆与共——清代广作外销漆器展
展览海报
今年11月,将亮相粤博。展览以粤博特色馆藏为依托,联袂海内外以外销漆器收藏见长的相关机构,精心遴选展品约120件/套,立体形象地解读广作外销漆器既是中国漆文化全球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见证。
展期:预计25年11月开展
山西博物院
14.变局——春秋时期的晋与秦
鸱鸟形金饰片,春秋,甘肃省博物馆藏
该展览展出文物汇集中国16家文博单位,见证春秋时期晋与秦的交好和较量。
展期:已开展 将展至2025年5月5日
河南博物院
15.18-20世纪中国外销扇展
银底描金焙茶图诗文扇
18-20世纪,中国外销扇以奢华名贵、造型奇巧、精致华美、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深受西方女性的青睐和追捧,它们成为西方女性服饰装扮的必备单品,是女性优雅时尚的最佳代言,中国外销扇惊艳了世界,扇动起奇幻“中国风”的时尚浪潮。展览共涉及文物101件/套,拟于2025年暑期在河南博物院分院(郑州博物馆)展出。
展期:2025年暑期展出
16.玛雅文明展
统治者与神灵建筑石构件
玛雅文明诞生于中美洲地区,因其卓越的文明成就而被称为“美洲的希腊”。玛雅文明在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突然失落消亡,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谜团。展览计划精选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下属博物馆约160件(组)文物,其中90%的文物将首次在中国亮相。展品包含了陶器、石刻、玉器、雕塑、壁画、建筑构建等多个类别,多角度展示玛雅人在天文立法、城市建筑、艺术表达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将为中国观众提供一个了解玛雅文明全貌,探寻其独特光彩和神秘魅力的机会。
展期:计划中
苏州博物馆春夏秋冬四季展如期赴约
17.中国古代文明系列——“吴国的北方朋友”特展等
文徵明笔下的江南园林
今年3月,苏博将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吴国的北方朋友”特展》,用文物讲述吴国与北方其他小国的关系。该馆与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蚌埠市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等五家单位合作,以申公巫臣为引,以叛楚奔晋联吴事件为序,以晋国兴亡为轴,介绍晋国的强盛之路、以晋国为代表的中原礼法制度于吴国崛起所起的作用,以及晋国衰弱与分裂的内因与启示。暑期档双馆联动“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和“真有趣!从拙政园到《长物志》”,秋季档的“中国先秦青铜兵器展”,还有冬季近代大家系列“真山卜隐——何亚农与苏州”再度赴约。
展期:2025年四季轮替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
18.国色:中国传统色彩中的文化现象
展览海报
中国的色彩与中华文明紧密相连,围绕“五方正色观念”“文人士大夫的水墨理论” 以及由此衍生的 “民间造物色彩体系”代表着我国传统色彩意识的三大板块,也成为中国人闲情逸致的代表之用,所以“国色”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色彩,它在翰墨丹青、器物烧造、锦绣编织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深深植根于传统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之中。本展览以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为主题,精心挑选了100件/组精品文物,从“家国重色”“彰施五彩”“中国特色”三个部分,展示文物上的缤纷色彩,解读中国传统色彩中的文化现象。
展期:已开展 展至2025年5月5日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19.国宝的长征: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
故宫文物正在打包准备南迁的老照片(源自:重庆日报传媒)
近80年后,当年来到重庆躲避战火的故宫南迁文物,将首次回到重庆“探亲”。
2025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为此,三峡博物馆将联合故宫博物院推出年度重点展览《国宝的长征: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本次展览中展出的80余件故宫南迁文物,是在1946年离开重庆之后第一次回到故地重游。
展期:预计7月开展
云南省博物馆
20.客次昆华
展览海报
云南省博物馆藏有丰富的近现代书画作品,其中可明确为入滇美术家们所创作并遗留在云南的美术作品有近60件(套)。本展览将结合抗战时期昆明作为后方中心城市这一历史背景,考察黄宾虹、张善孖、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黄君璧、陈树人、谢稚柳、马万里、林清霓、郭沫若、闻一多、唐兰、沈尹默等美术家入滇的美术活动,以此来梳理他们遗留在云南的美术作品,进一步补充抗战时期的云南美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