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一种表达个人或集体情感和思想的手段,是与情感和美感密切相关的表达形式,通过它我们便踏入一个充满创意与情感的世界。借助刘占江的视角,我们可以感知生活的多样与深邃,以及无限的表达的可能性。他以独具匠心的创作方式,将抽象的情感与具体的形式巧妙融合。通过占江的系列作品,展现了内心情感与思维的深度,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深刻思考。
《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于 Candid Arts Trust London 展览现场,2022
刘占江,现居于伦敦的青年艺术家。他的创作主要运用铅笔与墨水,结合素描、版画和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法,探索复杂的社会和文化主题。他的系列作品《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A Man Who Wants to Flee His Fate,2022)通过震撼人心的画作,描绘了一系列混乱的场景:预示灾难的沉睡天使吹响号角、被拉扯下布满纹身的皮肤、被切割的马的肢体、暴力冲突中的人群、攻击性极强的猛兽、天空中坠落的汽车象征着失败……这个系列深受他对西方叙事绘画研究的影响。大约十年前,占江在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和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观赏古典叙事画作时,开始意识到这些作品在今天依然具有情感的力量。他特意借用了西方历史画作的艺术传统以及鲜明的构图形式,来讲述《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这一系列故事:他似乎在表述,这是一段共享的历史。
这组技术精湛、主题深刻的大型插图,也展现了占江在跨文化视角上的创新思考,这些视角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其图像语言和表现方式源于对欧洲文艺复兴绘画的研究,而叙事内容则反映了年轻人在教育和职业生涯初期所面临的特殊压力。然而,占江通过一种寓言性的方式来呈现这些主题,放弃了激进主义,邀请那些曾经历过责任、雄心与个人实现之间挣扎的人进行反思,这些斗争常常伴随着人生中的重大决定。
《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征服》,铅笔纸上,594*841mm,2022
他的作品《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征服》探讨了面对命运时我们所能做出的选择——是投降还是征服。作品中央的骑士形象灵感来源于Jacques-Louis David于1801-1805年创作的《拿破仑跨过阿尔卑斯山脉》。这幅作品塑造了一个英雄形象,但值得深思的是,画中马的身体已经被切割。通过这种隐喻,艺术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真的是命运的胜利者吗?而马背上盛开绚丽花朵的形象,也许象征着我们生命中不息的青春。作品中的混乱战争场景则受到意大利艺术家Paolo Uccello的《The Hunt by Night》启发,描绘了混乱、挣扎、迷茫和无所适从的状态。
《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逃离》,铅笔纸上,594*841mm,2022
在作品《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逃离》中,画面描绘了面对命运主题时我们的选择——逃避也是一种选择。当主流趋势要求我们积极向上时,占江创造了一个片刻的和解,或许逃避同样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画面中心的人物形象在命运之轮的推动下迅速升起。命运之轮上刻画了人生的各个阶段——从出生、婚姻到死亡,象征着一次次命运的抉择。混乱的场景灵感来源于Angelico的《Massacre of Innocents》。画面定格了瞬间的张力,当你第一次看到这幅作品时,可能会误以为它是宗教叙事画,但当你将目光拉近时,你会发现画中跃然纸上的,是一个个鲜活、绝望、疑惑或充满希望的当代人形象。
《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投降》,铅笔纸上,594*841mm,2022
在作品《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投降》中,构图受到Pollaiuolo的《Marty of Saint Sebastian》影响,占江描绘了面对命运主题时我们不得不选择投降的情境。画面中央的人物既是占江本人,也代表着在场的每一个观众。一群人正在剥去布满纹身的人的皮肤,暴露出真实的血肉,将私人和痛苦的瞬间暴露在公共视野之下。纹身的元素象征着人一生中所经历的种种限制,或者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束缚,揭示了先天和后天环境对人类一生的深远影响。
刘占江认为,如果一幅画能够说话,它会是怎样的?如果画中的人物突然获得了语言的能力,开始讲述他们在不同画作化身中所经历的岁月与故事,会发生什么呢?他通过鲜明的模糊性和复杂的象征性,成功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凝视那些震撼人心、富有趣味并引发深思的画面。这些作品通过他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心路历程相互连接,颠覆性别、跨越时空。他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持续探索人与社会之间脆弱的联系。
问:这一系列作品有很强烈的寓言绘画的特点,能谈谈这些选择背后的灵感和意义吗?
刘占江:这一系列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创作的初衷是希望在西方语境的框架下,表达我作为东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个体所经历的种种事件。我相信这些经历具有普遍性。当我们探讨的主题较为抽象时,或许借助历史和人类共通的文化符号能更有效地帮助我们实现表达的目的。寓言主题自文艺复兴时期至1800年间,作为主要的艺术创作手法,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因此,这种手法能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例如,在宗教叙事画作中,天使吹响号角通常预示着灾难。因此,当我们借用这些符号时,西方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并理解其含义。
问:这个灵感是如何转化为现在这个具体艺术的?
刘占江:在开始创作这个系列时,我脑海中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那就是使用单一材料来完成整个创作,因为我希望去除掉材料本身可能带来的额外含义,毕竟整个叙事已经足够复杂。做研究是我创作这个系列的重要阶段之一,从不断出入英国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再到访问欧洲各大美术馆,研究欧洲叙事绘画的特点。对英国当代艺术家Paul Nobel、Grayson Perry及其时尚摄影师Tim Walker的这些研究经历让我逐渐明确了方向,随后我开始实践不同的材料,最终选择了铅笔作为创作媒介。因为黑白的表现手法是我近几年一直在使用和探索的方式。
占江创作过程,2022
占江创作过程,2022
《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于Contemporary Rome 展览现场,2023
问:你的这个系列是西方叙事绘画的启发,这是否意味着那些不是根植于西方文化,不做自己的研究或不了解历史背景的观众对您来说是不理想的观众?
刘占江:不是,完全不是。我的目标是创作任何人都能欣赏的作品,无论他们的年龄、背景或经验如何,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共鸣。对于那些愿意深入思考的人来说,他们会逐渐发现作品中更多的层次和意义。表面上是美丽、光滑、诱人的元素吸引着观众,但当你开始剥开表层、深入理解时,就会发现更深刻的内涵。我认为,如果能够在情感或审美上打动人,并促使他们去学习,这正是我们通过情感建立联系的自然方式。
问:您的作品和实践是否对现实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或者您认为您的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有哪些?
刘占江:艺术不仅具备审美、认知扩展、教育和娱乐等多重功能,在此基础上,绘画艺术展现了更强的自由度、包容性和跨界性,而我的作品也正体现了这一特点。作品的形式选择不仅奠定了艺术审美的基础,也传达了我想表达的精神内涵。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不仅我的艺术实践回应着现实,现实也不断地塑造着我的创作。这种互动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通过《一个想要挣脱命运的人》系列,我以独特的视角和对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持续探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希望能够促使观众重新思考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塑造中的关键因素。这种创作不仅是对个人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索,也在启发观众对自身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进行深刻反思。(作者: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