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浙江新增一座美术馆——莫干山美术馆(MAM)开幕展“不止共生”将启动

浙江新增一座美术馆——莫干山美术馆(MAM)开幕展“不止共生”将启动

时间: 2024-09-27 15:08:36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2024年9月,浙江即将新增一家非营利性质的美术馆——莫干山美术馆(MAM),这座新兴的文化地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的中心,由德清县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倾力打造,旨在成为推动地区艺术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新落成的莫干山美术馆(MAM)将在2024年9月28日以开幕展《不止共生——在莫干山的艺术对话》迎接其首批观众,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2月10日。

莫干山美术馆地处沪宁杭金三角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将吸引东部沿海以及内地地区的艺术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们。莫干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归隐之地,其自然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美术馆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美术馆的设计融合了现代建筑风格与古典元素,体现了地方特色与国际视野的结合。首展《不止共生——在莫干山的艺术对话》在这一独特的文化与地理背景下,探索人类与自然、艺术与文化之间的深层次互动。

“不止共生”展览核心理念

“不止共生”这一概念的启发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共生现象,涵义远不止传统的共存关系。本次展览深入探索艺术如何突破共生的传统框架,探求更深层次的互动与连接。在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莫干山,展览尝试探讨艺术如何超越时空限制,展现更广泛的跨界对话。

在共生的基础上,参展艺术家们不仅仅满足于与自然和文化的共存,而是积极回应、挑战并重新构建这些关系。通过他们的作品,艺术家们在莫干山的壮丽风景中展开对话,继承并发展了古代文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注入了当代视角。

此次展览汇集了十余位艺术家,他们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敏锐的视觉语言,突破传统界限,创造出全新艺术表现形式。作品从不同角度和媒介出发,激发观众对不止共生概念的深层思考。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自我、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和谐融合,同时也探索了治愈、抒情与简明叙述的主题,体现了对和谐与真实的追求,诠释了“不止共生”的深远意义。

展览由数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围绕“不止共生”的核心理念。

自然与人的对话:

孙子垚 秋意浓 2024 生宣、墨、水性综合颜料 | 215 × 275 cm

孙子垚 海 2022 综合纸本水墨 | 246 × 150 cm

通过孙子垚的作品《童年》《海》和《秋意浓》探讨自然与人内心世界的共鸣问题。这些作品使用生宣、墨和水性综合颜料,表现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

单飞达 树的空间秩序 2022 - 2023 布面丙烯、色粉笔 | 369 × 155 cm

刘志成《终端丛林-晨昏线》 2022 布面油画150 × 150cm 

文化与自然的融合:

姜淼 天眼 2023 木板丙烯刀刻 | 90 × 55 cm

姜淼的木板丙烯刀刻作品《天眼》从宏观角度审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挑战观者对自然界的传统认知。

李文鹏 崇阿 2024 木刻版画 | 180 × 90 cm

李文鹏的木刻系列《游遇》通过描绘不同的旅行场景,探索文化与自然在不经意间的相遇与共鸣。

时间与空间的超越:

时砚亮 通道 2018 布面丙烯 | 62 × 82 cm

时砚亮的《通道》通过布面丙烯探讨时间和空间的相互渗透,如何影响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游雯迪 害羞 2016 绢本水干 | 30 × 90 cm

跨界艺术对话:

展览不仅限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还包括现代媒介和实验性艺术形式。

陈文令 平衡之巅 2019 综合材料 | 50 × 50 × 133 cm

陈文令的《平衡之巅》展示了一个幽默的场景,一个少年头顶镜面钢球,寻找完美平衡的状态。这件作品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不仅呈现了视觉上的戏剧性,还寓意着人生中寻求平衡的哲学思考。通过“小红人”这一经典形象的创新展现,作品探讨了中庸之道和圆融之学的精髓。

陈文令 彩虹 2013 铜、烤漆 | 300 × 121 × 196 cm

另一作品《彩虹》,属于“红孩儿”系列,这些雕塑作品以其明亮的色彩和充满力量的造型捕捉观众的目光,反映了艺术家对特定时代环境的深刻审视和体验。通过这些作品,陈文令不仅展示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还试图唤起人们对童年无邪时光的回忆和眷恋。

景晓雷 预言 2013 - 2016 不锈钢 | 160 × 160 × 160 cm

景晓雷的《预言》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设想,其中科技和工业元素代替自然,与人类结合形成一种异化的生命形式。这件作品通过强烈的金属质感和后现代设计美学,营造出一个“末日”文明的视觉影像。作品中融入了对科技、宗教、战争等当代重要议题的批判和思考,挑战观众对未来社会形态的想象和理解。

陈卓 莲舟泛锦 2022 不锈钢、铜 | 330 × 120 × 150 cm

陈卓的作品《莲舟泛锦》使用不锈钢和铜材料,探讨工业与自然材质的结合。

田禾 水 No.1、水 No.2、水 No.3 不锈钢 | 100 × 100 × 100 cm

田禾的《水系列》利用雕塑语言表达对自然资源的人类意识和行为的探讨。他将水这一自由流动且充满生命力的元素,转化为各种不同大小和比例的立方体形态,这种形式的选择象征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每一个水立方都是对自然流动状态的一种人为截取,反映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与消费。

朱剑非 融 2021 铝合金,PCB | 50 × 50 × 15 cm

朱剑非的作品《融》通过一个机械装置的转动,展示黑色与白色沙粒的混合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物理现象的展示,也象征着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与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界限分明的黑白沙粒逐渐混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色彩和视觉效果,象征着文化融合后的新现实和新价值。

艺术的展望

莫干山美术馆的最新展览《在莫干山的艺术对话》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一个文化对话的平台。本次展览特别强调艺术与环境的深度融合,挑战传统艺术表现的界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手段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启发性的艺术作品,激发观众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深层次互动的思考,并促使公众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展览不仅展示艺术作品,还通过互动与教育活动,提供深入了解创作背景与理念的机会,促进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并为艺术评论家与学者提供讨论当代艺术与环境议题的平台。

森山大道 巴黎88/89 1988 明胶卤化银 | 60.5 × 80.5 cm

通过这样的展览,莫干山美术馆不仅强化了其作为国际艺术和文化交流平台的地位,也展示了其对艺术探索和文化深度挖掘的承诺,进一步推动公众对艺术在社会和环境议题中作用的理解和欣赏。

贝杰尔·查克坚 光辉与阴影 2023 布面丙烯 | 102 × 94 cm

莫干山美术馆的建筑设计注重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性,通过自然光线与开放的空间布局,创造出一个既适合展示艺术作品,又能引发观众深思的环境。美术馆不仅是展示场所,亦肩负教育与研究的使命,致力于成为艺术文化传播的枢纽。

未来,莫干山美术馆计划通过国际合作与项目创新,巩固其国内外艺术交流平台的地位,继续探索更广泛的社会、文化与环境议题。

更多海外艺术家参展作品

荒木经惟 EROTOS#7 1993 铂金印相 | 61 × 81 cm

吉恩·卢克·福格斯 野蛮时代 2023 布面丙烯 | 210 × 100 cm

德里克·巴尔默 梅里达庭院 2015 布面丙烯 | 51 × 61 cm

路易吉·贾科贝 更改 2024 布面丙烯 | 30 × 30 cm × 24 

细江英公 鎌鼬#37 1968 明胶卤化银 | 60.5 × 80.5 cm

浙江新增一座美术馆——莫干山美术馆(MAM)开幕展“不止共生”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