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艺术之力一一共塑中国美丽形象”学术论坛在京召开

“艺术之力一一共塑中国美丽形象”学术论坛在京召开

时间: 2023-03-19 | 片长:00:01:33 | 来源: 艺术中国

论坛海报

2023年2月28日至3月27日,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3月18日下午,作为该展览“下一站NEXT STATION·美丽中国系列论坛”的首场,由中国网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艺术之力一一共塑中国美丽形象”学术论坛在京召开。论坛旨在聚合在艺术领域传播中国声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通过政策解读、文旅创新、艺术乡建、公共艺术和国际传播等角度,探讨如何在当今的对外文化交流中构建美丽中国形象,助力国家文化传播。

论坛嘉宾合影

论坛师生合影

“2023美丽中国纪事”通过从全国300多个实践案例中精心遴选出的近100个建设“美丽中国”的典型案例,谱写了一曲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大地之歌”。无论是田园乡村的建设振兴、社区城市的活化更新,还是非遗技艺的古今传承、文旅融合的探索创新,中国各领域的文艺工作者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以“艺术之力”唤发人文新声,共同携手建设美丽中国,不断在世界舞台上传播着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而这也是本次学术论坛题目的由来:“艺术之力——共塑中国美丽形象”。论坛邀请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首席教授方李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研究会理事长姜飞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勇教授,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会员欧阳甦四位学者做主题演讲,并由艺术中国主任刘鹏飞主持圆桌论坛。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致辞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首先代表主办方领导致辞。他介绍到,成立于2000年的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是多语种全媒体报道解读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权威网络传播平台。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所属中国网近年来在文化艺术领域持续耕耘,致力于以文化塑造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其中,被国家广电总局列入广播电视重点节目名单的大型实景文化类访谈节目《似是故人来》,被列入中宣部对外影视计划的《万象中国》系列微纪录片,和由艺术中国策划的一系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论坛与实践活动都在业界引起广泛反响。

闵令超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5日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时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正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目标。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2023美丽中国纪事》通过经典案例的展示,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智慧、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是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写照。我相信,此次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与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举办的‘艺术之力——共塑中国美丽形象’系列学术论坛,定能实现国家主流媒体与国内知名艺术院校的优势互动,聚合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为‘美丽中国’事业建言献策,为推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出贡献。”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汪莎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汪莎在致辞中介绍到,“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是继去年“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的第二次大展。展览所陈列的是从全国调研的具有社会性、艺术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近百个实践案例,以及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提案”,共同编织起无数个实践者的“行动网络”和美丽中国跨界创新的“智联网”,呈现了中华大地上的一个个动人现场,汇聚成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与普通展览不同,此次展览仅仅是一个开始,代表着相信行动力量的社会实践者们的集结开始。汪莎说到:“此次联合中国网艺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学术论坛活动,邀请了长期关心中国城乡发展和国际传播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从他们的经验与研究出发,形成思想的智联网和全国性智库,让美丽中国的社会实践可以在更系统、更学术,更具国际视野的支持系统下继续生发,壮大。论坛最重要的意义,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和集结,邀请在坐的专家、青年学者、媒体人共同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是是个体的力量,更是群体的力量。只有将无数个一己之力聚沙成塔,涓滴成河,才能集结成智联网,集结成更大的行动网络。美丽中国,更好的中国这个愿景才能真正被实现。”

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主持论坛

论坛现场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教授主题演讲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教授《观2023美丽中国纪事有感》为题首先发表主旨演讲。方李莉认为,“2023美丽中国纪事”诠释了美丽中国内涵与外延即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的总和。只有实现环境之美,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你我的生活之美;而心灵之美是重中之重,它是人心所在,是和谐发展的基石。其次,方教授认为该展览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探索了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之路。中国美术学院近十几年来一直秉持“以乡土为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理念,强调有为之学,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在大学教育中,鼓励学生走出书斋,学以致用,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并胸怀天下,成为现代大学教学的成果典范。

展览现场,将废弃的咖啡渣再利用与再设计,重新制造出新的产品

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展厅现场

更具建设性意义的是,该展览在记录中国人的生活,发现中国人的创造的同时,与众多各行业的学者们共同瞭望中国的未来发展之路,通过提案的收集了解人们对未来的期许并征集解决方案,对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勇教授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勇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新乡土主义视角下文化乡建的思考与行动》。通过对中国百年乡建发展历程的梳理,提出当下中国“新乡土主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锚点,新乡土主义强调城乡各自发展又互补共生的关系,强调守正与创新的新旧之交,更延展到家国一体的愿景和己任。

在谈及如何推进文化乡建的问题时,向勇认为,文化乡建需要一个有利的生态系统来扎根、创新和繁荣。这就需要从“文教乡建——铸魂”“文遗乡建——培基”“文艺乡建——塑形”和“文创乡建——强体”四个角度进行强化,共同对乡村文化的资源进行激活培育,进而去塑造乡村特色产业的振兴。而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根土意识,尊重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进行活态涵养,从而达到物尽其用;并且激发恋地情结,将个人的情感与手作创意相结合方能呈现匠心之作。最后,向勇以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专业委员会的实际案例,向听众分享了其推动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构建全国乡创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心得与经验。

论坛现场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主题演讲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生活方式美学的国际传播价值》为题,为听众们提供了文化传播领域的新思考与新路径。首先,姜飞院长分享了自己观展的心得与感受,他认为“2023美丽中国纪事”不仅突破了思想认知上的边界,尽显创造力与文化张力,更具有换位思考的人文关怀,将普通人的视角带入乡建叙事之中,真正实现了美美与共,展现了共筑美丽中国的努力与成果。随后,姜飞从“美”和美感出发,提出“生活方式美学”概念,并探讨如何将其运用于国际传播,从而提升传播效果,改善中国国际形象。“生活美学是将理想中的美育——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美美与共’的理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融入细节,让人看到美,摸到美,体会美,享受美,实践美。当人与美和美好如此亲近之时,当这种美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之时,它的传播几乎是最有影响力的,因为不分国籍,人们追求美好的心愿是共通的,而生活方式正是这样一种与个体距离最近的载体,它是将美成功趸售的传播方式和路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生活美学的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将在生活方式美学的综合、立体、全面的传播过程中,展现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在建构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欧阳甦主题演讲

《乡村公共艺术实践的目的和挑战》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欧阳甦的演讲题目。她以莫干山公共艺术实践等案例为例,通过四个阶段:从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到在地(乡村)艺术实践,从在地艺术实践到产-学-研-传合作,从产-学-研-传合作到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再从地方性文化生产到区域性联合行动,在逐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

欧阳甦指出,实践初期只是从艺术本体出发,但随着实践的推进不难发现,乡村公共艺术的实践需要多主体合作,从纯粹的“美”拓展到艺术边界的社会性,从最开始的“文化下乡“发展到“把艺术创作在乡村的土壤上”,这些角色和意识的转变需要实践者不断转换身份,”我们不应该以‘介入’者的身份去干预,而是应该将主场还给乡土,因地制宜,以‘协同合作’的方式参与其中,用艺术去浸润、连结和激活乡村文化。“欧阳甦强调。她还指出,未来,将更加关注乡村艺术活动机制和人才培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建立双向反馈机制,通过信息系统的全面、系统和标准化提高学术性,并增加国内外公众对艺术力量(中国现场和实践)的感知与参与度,从而促进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艺术中国主任刘鹏飞主持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现场

主旨演讲后,由艺术中国主任刘鹏飞主持的圆桌论坛邀请四位嘉宾与汪莎副院长同台,共同围绕“艺术与设计在构建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方面的作用”“乡村及美丽中国形象建设”“美丽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共建美丽中国进程中青年人才培养及机制”等议题展开讨论。来自艺术人类学、文化产业、公共艺术和文化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通过案例分享、学术交流和头脑风暴的方式共同为“美丽中国”事业献计献策。此时的“艺术之力”早已打破传统的美学边界,它已然生发为从中华大地深层萌发出的心灵之力、民族之力和复兴之力。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3/3/21/20233211679358813977_336.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