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揭晓 群“星”闪耀 拥抱十周年“新”里程

时间:2019-05-17 | 片长: | 来源:艺术中国

   

“2018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入围百位艺术家联展”在江苏大剧院拉开帷幕

江苏大剧院外,冬日的瑞雪为南京披上素裹银装;大剧院内,新星星艺术家们用自己的作品和热情迎接2019年的到来。成都、上海、广州、北京、西安、郑州、南京——九年来,新星星们以燎原之势走遍全国各地,用艺术照亮生活。2018年12月31日,由新星星艺术奖组委会主办,艾佳生活战略支持的“2018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入围百位艺术家联展”如期而至。新星星学术总监吕澎先生,新星星艺术CEO朴尔敏女士,年度策展人蓝庆伟,新星星艺术奖创始人陈俊先生,联合创始人曾琼女士,评审团成员胡斌、李国华、廖廖、宋振熙、王春辰、郑闻等出席开幕。

开幕仪式现场

2018年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百位入围艺术家联展“#:虚拟时代的视觉”开幕现场

2018年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百位入围艺术家联展主题为“#:虚拟时代的视觉”。自今年5月启动全国海选以来,共收到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及全国各地‍3857位青年艺术家投稿的共计11000余件作品。10月25日在新星星学术总监,著名批评家、艺术史家吕澎的主持下,中国优秀青年艺术评论人王春辰、胡斌、蓝庆伟、廖廖、郑闻、宋振熙、李国华等组成的初评委员会,通过后台无记名打分、复核、圆桌围议等环节,选出300余件作品,展出了近年来优秀青年艺术家不同风格的绘画和影像作品,聚焦当代青年艺术家的时代发声。

新星星艺术奖学术总监,著名艺术史家、策展人吕澎教授致辞

本届艺术奖年度策展人,艺评人、广汇美术馆副馆长蓝庆伟博士致辞

新星星艺术家代表杜荣坤分享获奖及驻留项目心得

江苏一德集团董事长、新星星艺术奖创始人陈俊开幕致辞

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终评会议 18位获奖艺术家名单揭晓

本着公开、公正,以及为青年艺术家负责的原则,评审团成员作为首批观众于颁奖典礼前一天抵达江苏大剧院,经过现场讨论与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最终从“2018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入围百位艺术家联展”的作品中推选出18位获奖艺术家,他们分别是:

一等奖获得者:王彦鑫、杨雪勇

二等奖获得者:曾臻、沈沐阳、童垚、朱湘

三等奖获得者:董冰清、劳家辉、李泉瑾、李医生、刘斯博、乔相伟、石冰、汪琦琦、王雷、王永成、吴芸芸、张明明

关于这18位新星星的诞生历程,以及本届新星星艺术奖的评选标准和作品特色,艺术中国现场采访了评审团嘉宾,听听他们的声音:

新星星艺术奖学术总监,著名艺术史家、策展人吕澎教授强调,新星星的“新”正是它不断创新和改变,通过新的机制和探索,始终引领青年艺术家走在时代的前沿。谈及本次评审与往届的不同,吕澎教授表示:“一方面,我们对艺术的形式做了策略性控制:细化为平面。这不等于纯绘画,也包括了对于艺术材质的探索以及影像系列。从征集作品的命题到最终评审,我们都希望聚焦于一个相对具体的领域,从而在一个有效维度更清晰而严谨的评选比较。另一方面,获奖者的奖励方式也有所不同,从奖金形式到举办展览的转变,更体现出对艺术家未来发展的关注。”谈及评选标准,吕澎教授认为语言的表现方式,以及思想性最为重要。

作为本届艺术奖的年度策展人,艺评人、广汇美术馆副馆长蓝庆伟博士首先诠释了本次联展主题:“#:虚拟时代的视觉”。“‘#’是一个微博符号,它代表着一个话题的起止。而微博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标志之一,在这样的语境下,话题赋权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独立个体,每个人都能以自我为中心发声,它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虚拟时代的视觉’意味着面对当下,无论是手机屏幕还是各种APP及小程序,我们分解成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我,和一个虚拟世界中的'我',在这个拥有多重身份与人格的多维世界,面临着图像泛滥的当代,艺术家如何对虚拟时代进行反思和回应是这次主题的所指。”

“对时代有自己的反应和态度,在该领域有独到的探索和特性,有关于艺术家责任的态度和担当,这三点是新星星获奖艺术家的共同特点,”蓝庆伟补充到。同时,他着重强调本次奖励机制的调整,旨在更加有效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职业发展,“奖金是一次性的对于过往成果的表彰,而为艺术家举办展览则是对未来的鞭策。这不仅是激励,也会反作用于艺术家,给他们提出更高要求,为他们系统的呈现自己的艺术语言提供平台。与此同时,这样的机制也是对策展人和评委的考验,督促我们为青年艺术家负责,在为他们策划和举办展览的同时,从学术角度更好的引导青年艺术家创作。”

批评家、策展人、文化专栏作家廖廖认为,互联网虚拟时代的观看和表达方式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而本次展览即是青年艺术家对此的回应。“碎片化,浅薄化,手机终端成为身体的一个器官......不管我们如何批判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弊端,我们已然成为了它的一部分。然而,这种不可逆的洪流同样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机遇,比如去中心化,为多元化和跨界提供新的可能性等等。因此,我们鼓励青年艺术家从多维度创新,与时代对话。就如同本次展览中,有艺术家打破创作传统方式,通过朋友圈去发起一个作品,并以呼应命题的方式呈现,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点。”

谈及对于获奖艺术家的选择,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教授认为,艺术家要有特点,与众不同,但不能因为一次新颖就取得终生成就。“所以他们需要不断努力去探索和完善自己的艺术语言。就如同新星星艺术奖这样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国内外展览契机,驻地交流机会,帮助青年艺术家通过展览和活动不断为自己背书。需要强调的是,青年一代的创造力还有待提高,创新的自我意识也要提升。大胆尝试,打破束缚和边界,是青年艺术家必需的素质——青年即未来,而未来需要创新作为驱动。艺术,就是要做点儿不一样的事情!”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教授胡斌博士多次参与新星星艺术奖的评审工作,回顾该奖项评奖机制、奖励制度的不断改善和探索历程,胡斌强调:“邀请青年策展人和批评家作为评委,营造了与青年艺术家同步成长的共生关系。新星星对于新锐青年的创作和思考提供了有利的平台,鼓励实验性和探索性创作,为青年艺术生态起到了建设性作用。与此同时,我们的评选也是一个行进中的评选,作为这个动态过程中的一环,我们也需要对自身进行不断调整,根据现实和社会系统的变化做出实时反馈,为艺术家的评选负责,引导青年艺术家良性创作。所以,这是一个双向的鼓励和监督机制,我们与青年艺术家共同成长。”

评论家、独立策展人李国华在谈及其评选标准时指出:“首先,不能忽视绘画或创作技法,否则它将成为实现艺术家观念表达的障碍;其次,创作方式与手法要与时代密切相关,我们鼓励敢于创新的作品,甚至可以融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最重要的是艺术家的视野。个人的小情绪、小清新,单纯的美感,并不足以打动我。我希望看到对外界信息有思辨和反馈能力的作品。”而回应“虚拟时代”这一主题的设定,李国华强调,网红现象、快手、抖音等流行文化都是一种短暂聚现,“虚拟时代”的命题本身也在提醒艺术家反思,避免使其沦为文化快消品。“对人类情绪的关怀,生存语境的感受,社会环境的反映,人性以及价值观的探讨才是文化与艺术应该关注的永恒话题,我们一方面要回应当下,更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引领良性的价值判断。”

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学者宋振熙认为,新星星已经从发掘新锐艺术家的一个奖项拓展为一个更加成熟有效的平台,它打破了作为节点性艺术事件的传统模式,而通过奖项征集、评选和奖励机制的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了对青年艺术家持续扶持的一种有效机制,这种可持续的培养方式才是最有效的,也是艺术家最需要的。谈及本次展览主题,宋振熙表示,“虚拟和现实,科技与艺术,AI及人机问题是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课题。它们决定了未来世界可能不再是一个政治边界的划分,而将包含更多消费性、科技性、伦理性的比重,这也为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可能。只有与时代共进,才能逃离艺术的终结,因此,艺术家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嗅觉。”

本届新星星年度策展人为嘉宾及观众导览

江苏一德集团董事长、新星星艺术奖创始人陈俊接受专访

九年历程,新星星的坚守与革新

时光荏苒,见证了新星星艺术奖的九年历程。正如江苏一德集团董事长、新星星艺术奖创始人陈俊在开幕致辞上所言,“也许从一开始未曾料到新星星会走这么远,但是一路坚持和执着至今,我们证明——我们做到了。时间见证了一切:新星星由一个相对感性而文艺的契机发起,逐渐转型为理性而严肃的思考,终于找到成熟的发展路径,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公正的评奖体系。初心正,回归真。只有坚持,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有意义的事情,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并被大家所认可。”

展厅现场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如果说,坚守是新星星九年来持续发展和探索的原动力,那么改革与创新则赋予了它与时代同行的生机与活力。从最开始由艺术家、诗人等进行评审,到现在由批评家、策展人组成的学术评审团;从创建伊始的各院校推举,到如今海选-初选-终评机制的确立;从奖金支持,转型为举办展览的可持续激励方式;从单纯的艺术奖项发展为艺术展览、艺术基金支持、艺术家驻留计划等系列项目,到新星星美术馆成立,以及与艾佳生活合作的商业运营模式的建立,将艺术作品及衍生品推送到千家万户;新星星一直以“冉冉新星”的标准激励自己前行。

展厅现场

新星星艺术CEO朴尔敏女士接受媒体专访

新星星艺术CEO朴尔敏女士强调:我们的所有创新和探索都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青年艺术家的生存问题。“从长远角度来讲,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是一种自我造血的能力。新星星应该扮演一个桥梁的身份,通过多方嫁接支持艺术家的转型和成长,支持艺术生态的良性循环。”同时,谈到商业模式的合作与探索,朴尔敏认为:“艺术品和艺术本身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要帮助它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艺术走进生活”成果展

展厅现场

携手艾佳生活 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联展上,一直以来战略支持新星星艺术奖的大家居互联网平台企业艾佳生活首次呈现出“艺术走进生活”的成果。历时四年,1000多名艺术家的作品及衍生品进入艾商城,再输出到每个百姓家庭之中。如今部分成果重新回到艺术展览中,以“艺术启发生活新意”为主题的生活物品以二维结合三维的形式,成为另一种艺术陈列在展厅。不同的是,这些艺术品来自于生活,来自每个家庭中可穿、可用、可装饰的日常用品。艾佳生活与新星星联合打通了艺术家与百姓生活之间的无碍通道。

艾佳生活CEO潘定国先生接受媒体专访

“艾佳为用户提供从‘房子’到‘家’的服务,我们想提供的不仅是硬性的装修,更希望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就是艾佳的四个驱动力之一,”艾佳生活CEO潘定国先生在接受采访中说道,“那么艺术如何走进生活?我们认为,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也可以源于艺术。艺术在生活中实现的价值包括:怡情,致用,尚礼,成趣,饰美,悟悦。让艺术从殿堂走进厅堂,把整个艺术馆带回家,这是艾佳生活与新星星合作的一种尝试。而历经三年,我们不仅满足了客户对于艺术的需求,同时也赞助了参与新星星的青年艺术家群体,艾佳本身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这种三方受益的良性循环是对于我们创新运营方式最有效的证明。”

艺术论坛围绕“生活究竟需不需要艺术”展开,由蓝庆伟主持

艺术论坛现场

艺术论坛嘉宾发言

正如同颁奖典礼前举办的以“生活究竟需不需要艺术”为题的艺术论坛所探讨的:艺术不是问题,生活也不是问题 ,我们当下面临的是生活与艺术之间沟通和理解的问题。而艺术奖和艺术机构、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和从业人员应该以此为己任,搭建彼此了解的桥梁,引导社会审美和提升大众精神文化诉求,共同助力艺术与生活的共促互融。


MASK面具大型艺术行为现场


MASK面具大型艺术行为现场,观众互动


精彩纷呈的现场表演及互动

跨年互动 系列活动迎接十周年到来

岁末年初,批评家、策展人、青年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们因为新星星而齐聚南京,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值此契机,新星星也将自己从单一的奖项活动拓展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盛宴:包括终评评审、2018新星星艺术论坛、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颁奖典礼、“MASK面具大型艺术行为”、首个让大众评价艺术的CCYA TTL(Chinese Contemporary Youth Art Top Traffic List )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大众流量榜启动仪式、以及第十届新星星艺术奖年度策展人揭晓及启动仪式在内的系列活动同期而至。

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大众流量榜启动仪式

获奖艺术家代表曾臻接受媒体专访,分享获奖感言

据悉,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大众流量榜是基于艺术品电子版权化基础上、专注于调研和评估当代青年艺术作品在家庭中的被推送与应用的大众评估榜单。每届新星星艺术奖的参赛作品,将通过新星星与艾佳生活、BOE联合发布的订制画屏系统,传输至大众应用平台,通过作品被家庭用户的推送、展示、购买次数,形成排名,自2019年起,在每年新星星艺术奖颁奖典礼上公布。

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三等奖获得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二等奖获得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一等奖获得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新星星与艺术家的合作早已进入不同的领域,为艺术家带来更多的发展,也为艺术、人文、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新星星通过明晰的奖项设置——新星星艺术奖,还通过已经正式运营的艺术机构新星星美术馆与新星星艺术基金的进行支持,通过艺术商业平台“艾佳生活”,让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理论研究者能够在自己喜欢的艺术道路上走的更长远、更踏实,以此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让大众更好的享受“叹为观止”的艺术体验,给大众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更多可供探寻的艺术灵感。

艾佳生活CEO潘定国先生与京东方画屏生产方CEO肖军峰先生

第十届新星星艺术奖年度策展人揭晓,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担任

第十届新星星艺术奖启动仪式

正如本届新星星艺术奖年度策展人蓝庆伟所言,“新星星艺术奖是伴随艺术家成长的艺术奖,是一直在改变探索的艺术奖,也是敢于担当和负责任的艺术奖。”明年是新星星艺术奖的第十年,这既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值得庆祝和总结的十周年,也是重新启程的新一年。在这十年里,“新星星”没有成为“传统”,而是不断通过思考、改变、进步来保持她在这个时代中的锐度,这不仅是“新星星”的经验,也是艺术创作的经验。回顾2018,九年历程见证了新星星的坚守与创新;展望2019,十年辉煌路,祝愿新星星续航新征程。(图文/付朗,部分图片致谢新星星艺术奖组委会)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