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海岩谈红木家具收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1-03 20:37:20 | 出版社: 《收藏投资导刊》杂志

2013年11日30日,作为2013年匡时秋季拍卖会体验季重头戏的品牌讲座“博物志”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二层报告厅隆重举行。“博物志”第一场讲座邀请了著名作家、收藏家海岩先生讲述红木家具的收藏。海岩先生以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缘起为切入点,结合自己多年的古典家具收藏经验,围绕红木家具的文化含义和材质鉴别,与大家分享了多年的经验与心得,讲述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收藏故事。

明式家具为何是中国最高等级家具?

中国家具发展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如果把竹席、篾席也算作家具,中国家具的历史可以上推到五千年前。中国家具历史上最高等级的一直是漆式家具,为什么到了现代,硬木家具变成了中国最高等级的家具呢?尤其是明式的黄花梨家具长期以来占据着家具拍卖的世界记录。在明代,漆式家具仍然是宫廷主流和最高等级的家具。明代晚期,明式硬木家具特别是以黄花梨为主要木材的硬木家具也仅仅是江南文人的时尚创造,虽然贵重,但是却没有成为主流。换句话说就是明式家具并不是明代家具的代表。但是,近一百年来,明式家具在西方受到收藏推崇,这是因为它和西方极简设计的追求非常吻合,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学者在说明式家具是西方现代极简设计的鼻祖,对西方现代极简设计特别是极简家具有启蒙的价值。这是因为,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处于边缘和弱势,所以凡是主流文化追捧的事物和观点,中国的学界、收藏界、知识界都会跟风。比如诺贝尔奖事件,莫言他们家的老玉米都给掰光,连砖头也给撬走了,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作家是因为得了诺贝尔奖而会引起如此强烈的追捧。所以这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黄花梨家具会变成中国主流文化当中认可的最高等级的家具。

地位渐升的紫檀家

尽管如今市场上紫檀原料价格不如黄花梨,甚至会差上10倍,但是紫檀在中国历史上却是等级最高、价值最高的木材,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一些宫廷古董家具价格会高于黄花梨家具的原因所在。我不是因为今年匡时拍卖中的紫檀家具拍品多,黄花梨家具拍品少才这么说,我一直都是这个观点。那为什么紫檀木料和新紫檀家具是便宜的,而偏偏以紫檀为材料的古董家具要贵呢?这要从中国传统家具的门类说起。中国家具分为三大门类:苏式、广式、京式。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主要代表,它是产生在苏州地区的文人家具,比如黄花梨家具;京式家具主要代表作是故宫的宫廷造办处生产的家具,大多是为了满足帝王的要求,比如紫檀家具。满清凭靠军事上的胜利开始统治中国,但是他们在地域更辽阔的汉族居住地面前,在低文化统治高文化、低经济水平统治高经济水平、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情况下,满清的统治者内心肯定会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和恐慌感。也正是如此,满清的帝王就选择紫檀这样一种庄严、大气、沉穆的木材来作为宫廷家具的制作材料。虽然文化程度偏低的清代统治者特别喜欢主题外露,比如会在家具上雕龙、雕凤,刻上吉祥万代、江山永固之类的字迹,他们不像明代的文人,讲少即是多,空纳万境,推崇良材不雕、良材不漆,就欣赏天然的东西,不喜欢过多的人工附加在上面。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文化人的收藏领域有“十清不抵一明”的说法,这主要是受西方的影响。他们看不起清朝家具,他们觉得紫檀雕得太繁复了。其实这都是偏见。另外,紫檀是所有木料中最适合雕刻的木料,在其他木材上做雕刻的纹饰容易于多年后出现断裂,但紫檀就算是横刀竖拐,也没有问题,并且可以雕刻得非常细。因此,紫檀在清代变成了“王者之木”,成为了排在第一位的木材。到了清中期,紫檀家具虽然不像黄花梨家具那么简洁,但是它庄严、大气、华丽、复杂。康、雍、乾三朝帝王时期,由于帝王喜欢京式的家具而吸引大量知识阶层、艺术家、能工巧匠投身于紫檀家具的制作和研究当中,把紫檀雕刻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清式的紫檀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也必然是中国家具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与明式家具并置的艺术高峰。近几年,清代紫檀家具的地位渐渐上升,这也是西方收藏界和资本炒作的结果。西方几个大的拍卖公司代表着文化的主流意识爆炒中国的宫廷系列,尤其是清宫系列,这也带动了中国收藏界对清式家具的追捧。很明显,世界上中国传统家具的拍卖记录已开始改由紫檀家具领衔,今年一个西方人的紫檀柜拍了将近9400万,这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收藏红木家具应该注意什么

买古董家具,第一要看路份,是文人家具、宫廷家具还是普通老百姓的家具?一般路份好的都是不错的家具,型、艺、材都好。所以说,在收藏上应尽量选择文人和宫廷用的,不选老百姓家里的或者是“土豪”家里的。第二看材质,如果用的是黄花梨木而不是榉木,价格必然会高很多倍。第三要看修配程度,哪儿坏过、修过,同样差不多的东西定价高的修配程度肯定会少。第四是要考量著录是否传承有序。王世襄的一个笔筒怎么能够拍到5000多万?他的一个小条案怎么能够拍到2000多万?这就是流传有序和藏家来头及地位决定的,王世襄就是商业噱头。比如你今天在这儿买了件藏品,隔几年想再卖的时候一定要写“匡时2013秋拍”,这就是著录。所以说,谁收藏过,曾经在哪儿展览过、在哪儿拍卖过都是收藏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但是,选择收藏新家具就有另外的规则。新家具要从木材、人工、储运、销售的价格来进行判定。现在新的黄花梨木材每吨大料在2000万至3000万左右,小料单说。比如一米长的料是10万块,1.2米的料不是12万而是20万。举例来说,10个一克拉的钻戒不等于一个10克拉钻戒,所以一旦你有一个10克拉的钻戒千万不要砸碎成10个一克拉的钻戒,那就亏大了。紫檀现在的价格是60万到300万之间,红酸枝木价格在10万到60万之间。另外还要看所选的材料是老料还是新料,要看是圆材、方材还是板材。近些年,由于对料的追求又生出了北部料和南部料,还分油梨、黄料、红料等等。并且受手串文化的影响,现在对紫檀的材料也是细分得很厉害,有牛毛纹紫檀、金星紫檀、鸡血紫檀、豆酱紫檀,现在由于中国人的拜金主义致使金星紫檀比一般的紫檀要贵一倍到两倍。过去收家具的人认为金星紫檀是差的,因为树脂外漏,一般认为最经典的是牛毛紫檀,也有人说犀牛角紫檀要更坚硬一些,豆瓣紫檀特别稀少等这些都应该是新家具藏家好好研究的地方。

海岩对话红木家具收藏爱好者

问:如果从硬木家具历史来讲,越南黄花梨应该早于海南黄花梨,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普遍认为海黄比越黄价值高?是不是一种误读呢?

海岩:主要是商业上的炒作。前些年,有一部分拥有海南黄花梨的商家在极力地贬低越南黄花梨,认为海黄才是最好的黄花梨。就木质而言,绝大部分的海南黄花梨要比越南黄花梨更细腻和油润,但是也有少数的越南黄花梨并不比海南黄花梨差,甚至还要好。比如《西洋朝贡典录》《本草丛新》《博物要览》等都记载了越南向中国大陆供应、进贡或者是贸易花梨(当时黄花梨就叫花梨)。从老家具的款型和木质上来看,有相当多的是越南黄花梨。过去有一些专家认为凡是老家具必是海黄,我是不赞成这个说法的。前不久受邀和张德祥先生、马未都先生去故宫家具库做考察。因为故宫很多家具都是没怎么使用过的,不像散落在民间的家具被晒过、水浸过,所以很容易看出所使用的木材是海南黄还是越南黄。当时看到一个圆角柜,我就问张先生这是海南黄还是越南黄,他说可能是越南黄,但是凑近仔细观看却发现这个圆角柜的顶部明显是由海南黄打造的。一般来讲故宫造办处的匠人是很讲究的,怎么会出现把好的材料放在顶上,把坏的材料放在门面上的情况呢?这其实是说明在古的时候,海黄与越黄在使用尊贵上是上下无差的。所以,我认为在老家具当中不必分海黄和越黄。但是,新家具绝对不能看错的就是材料,要区分出海黄和越黄,因为新的海南黄和越南黄要相差1倍至1.5倍的价格呢。

问:今天主题是红木家具,您对现在市场上比较热火的金丝楠木怎么看?它跟黄花梨及紫檀相比,收藏前景如何?海岩:首先,金丝楠不是红木,不是硬木,它是软木。软木也叫柴木,就是烧柴火用的,有点儿贬义的意思,所以过去金丝楠有“柴木之王”的称呼。它在历史上主要用于建筑、造船、牌匾、箱柜和棺材。做家具比较适合做箱柜,因为它是樟科,有香味,这个味是驱虫的,以免字画和衣服不着虫子。这几年,金丝楠被炒作的太厉害了。我本人很喜欢金丝楠,我也收藏金丝楠,有一间屋子我是专门用金丝楠布置的,但是在历史上,金丝楠没有紫檀、黄花梨和红酸枝这样的地位。现在,有人吹捧金丝楠是皇帝专用的家具材料的说法完全没有依据,是商业炒作。因为在南方就可以看到大量民间使用的器物都是金丝楠材质的,所谓皇帝专用仅是指被用来建造宫殿,因为梁柱的材料一定要耐腐才行。从云贵、四川这些金丝楠产地运到京城是多么浩大的工程,非皇家不能为之。假设运输不太成问题的话,金丝楠木本身相比其他红木材质并不算稀缺,因为金丝楠是速生林。另外,金丝楠是软木,做家具榫铆结构不能耐久,所以说历史上凡是比较尊贵的人家是不会选择用楠木做家具的。再有,楠木被认为是最好的寿材,可能因为心理忌讳而不太适合做家具。问:如果想新涉足红木家具收藏,您会建议应从哪种红木开始收藏?

海岩:首先要看你是科员还是科长,是处长还是局长或者是部长。因为购买力是不一样的,一般的老百姓我是主张收藏红酸枝木。但是收藏红酸枝木比较麻烦,因为红酸枝木由于品种的不同其在价格上甚至会相差数十倍之多。比如一般的红酸枝现在每吨在一万到两万之间,胶质黄檀却在60万左右一吨。我认为胶质黄檀有广大的升值空间。

总结来说,收藏必须记住四个要素,缺一不可:第一美丽;第二稀有;第三耐久;第四纯粹。一个东西的美要经得住考验才叫真的美,比如要有百年以上历史承认的美,或者是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范围所承认的美;稀有就是资源不可再生,很多东西虽然很美,但是太多了,街上随便买就一堆,那就没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耐久是指世代传家,是财富的传承;最后就是纯粹,收藏品不能如B货一样加上乱七八糟的东西,更不能像C货一样既加东西又加色,家具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有的家具是拼拼补补的,那就不够纯,必然会影响它的收藏价值。所以说,这四条缺一不可。

(整理/本刊记者吕佳静)

下一页张大千作品还能“火”多久?上一页拍卖场目睹之现怪状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八十期
· 首轮秋拍未达预期 市场调整进入“深水区”
· 清末民初上海书画市场探微
· 拍卖场目睹之现怪状
· 海岩谈红木家具收藏
· 张大千作品还能“火”多久?
· 当代艺术的“回暖”假象
· 当代艺术吹响市场复苏号角
· 当代水墨写生探索的“南北对话”
· 北京文博会面临七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