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孙克明的“古风山水”满目生机。我们可以把他的“古风山水”,视为科学考古挖掘式的历史人文文化的当下显现。所以,可以说他的绘画风格,是精神文化考古式的。就是在这样的视觉文化考古式的风格中,他发现了诸多业已失去但值得现代人珍视的人文精神,于是,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的生命激情的注入,其古风山水也就同时具有了清晰的现代性。 于是,我们也就在他的作品中,更多地看到了元人王蒙、明人沈周的笔法、笔意乃至境界为多—这样的定位与选择,确实是睿智的。这使他的绘画充满了书卷气,具有了鲜明的诗意化的意象特征。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看似颇多的程式化笔墨,也即犹如唐宋诗人习惯用的一些汉字字词在诗词格律中的组合,能够严守规矩而千变万化。于是,我们也就能够看到,在孙克明的不同的画面中,他能够自由地赋予不同画面中的一些程式化笔法以个性化的情感特征。 于是,也就是在如上意义上,孙克明的绘画,可以看作是一个精神的“图腾”。面对这样的“精神图腾”,我们的心灵、精神、思想、意志和情感,就会犹如进入万古冰湖而得到洗礼,也会象凤凰涅槃一样,得到浴火般升华—看孙克明的画,就是在体验一种进行具有崇高精神属性的仪式的过程。 三 以现代语言方式对“经典”进行“文化翻译”,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当代的人们发现,对“经典”进行“文化翻译”,能够强烈地牵引、指挥着“翻译者”的心灵,而且“翻译者”在能动的一任经典对他发号施令的情况下,使那些“纯粹的欣赏者”,能够依据画家所进行的如是的“文化翻译”,让自我的心灵在“被翻译物”显现出来的梦幻的空间里,自由飞翔。 于是,面对孙克明的画面,审美欣赏的过程本身,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视界行为”或“背景行为”,因为,面对他的画面,审美欣赏也就自然而然能够立足接受美学语境,使审美欣赏成为一种特殊的“诠释”行为。因此,在孙克明为我们提供经过如上的经过“文化翻译”而创作出来的“经典”时,我们内心深处的“前理解状态”也即随之开始苏醒,深深烙印在我们心灵中的经典的文化思想和寄托在这样的思想中情感,就会在欣赏的“自我理解”中再次升华。 从孙克明的作品看,他是一个长期浸淫于传统绘画所表现的精神境界的人。正是这样的精神境界年深日久对他的心灵、情感和思想的陶染和影响,使他能够不自觉地以“内摹仿”的方式,将自己的性情需要和对生活趣味的追求,叠合为一,使他作画时,能已然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全然进入他所要表达的画面境界。并且,能够在画面的境界中进行他的精神操练—这种操练,对他自己,对他的作品的欣赏者,都是双赢的。 概言之,孙克明是懂得古风意义的画家,他把握了古风绘画的命脉之所在,所以他手中诞生出来的一幅幅绘画,也都是因此而有了天地的精粹—这样的画,因其蕴含文化传统与现实人们的精神需要合一的深刻的内涵,无疑应该载入当代古风绘画史册,以供人们长久欣赏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