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古籍善本仍是秋拍看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1-26 11:08:19 | 出版社: 《收藏投资导刊》杂志

文/王远

近期,国内文化界最轰动事件当属小说家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诺奖效应”的影响力有多大尚不可知,但不出意外的是,莫言的作品手稿及签名本的价值均有大幅提升,同时,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上海当代作家作品手稿收藏馆借机推出了“世纪诺贝尔奖”文献展,其中展出莫言4部作品的手稿,名人手稿的价值和收藏再次吸引了公众的关注。

从收藏门类上讲,名人手稿、信札、签名本书籍属于较为小众的古籍善本收藏领域,然而,在今年春拍市场普遍调整的背景下,古籍善本无疑成为市场的一个热点,匡时的“过云楼藏书”、 嘉德的“文人专场”等精心策划的专题表现亮眼,业内人士分析,古籍善本之所以能成为热点,除了拍卖公司主推古籍善本板块对市场的引导之外,也契合了当下藏家及公众对文化价值的发现和认同心理。 时值秋拍,各拍卖行力图将古籍善本的潜力挖掘更进一步,届时保利推出的“广韵楼藏书”、匡时的“梁氏档案”等都将成为本季秋拍的重头戏,那么,这一市场热点究竟能否延续呢?

古籍善本价值几何

据媒体广泛转载的报道,莫言的一部剧本手稿价值一夜飙升至120万元,并称莫言获奖可能引发名人手稿收藏热。收藏界是否会掀起“手稿热”暂且不论,这则消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对名人手稿信札之类的收藏长期以来缺乏关注的事实。

拍卖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主要包括刻本、写本、碑帖印谱、信札、文人墨迹及其他文献。其中以宋元刻本最为珍罕,收藏界一直有“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近年来,明清文人名家以及民国时期的名人手稿信札也日益受到青睐,2011年随着市场行情大涨,名人信札交易价格的涨幅也达数十倍,例如,2011年西泠秋拍郭沫若的《致文求堂书简二百三十函》以2415 万元高价成交;今年在市场调整的情况下,周作人撰书、鲁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在嘉德春拍仍以184 万元成交。但总体来看,即使古籍善本中的明星拍品,其关注度也从未超过中国书画,更不用提引发社会性的文化效应。相比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等受众面广的收藏大类,古籍善本拍卖历来体量较小,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统计,今年春拍古籍善本类拍品总量约1万余件,总成交额仅为4.54 亿元人民币。但这并不意味着古籍善本本身的价值较低。

事实上,古籍善本拍卖可谓源远流长,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拍卖行于1744年举行的历史上第一场拍卖会,就是以数百本珍品书籍为拍卖标的。在国外,出于一种文化保护意识,博物馆、图书馆及私人藏家均有收藏名人手稿和信札的悠久传统,如英国的维多利亚和埃尔伯特博物馆(简称V&A)收藏有狄更斯著作的手稿,大英博物馆成立之初设立的3个部门就包括手稿部。很多社会名流继承了书籍和手稿收藏的嗜好,举例来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同时也是一位书籍和手稿的大藏家,热衷于从苏富比拍卖行“扫货”,他的藏品包括约300件名人手稿和信札。

在国内,古籍善本同样是自1993年嘉德拍卖行成立以来最早涉猎的门类。与书画等收藏品类不同,古籍善本的装饰性较低,但具有更多的史料文献价值。古籍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名人的手稿信札还往往藏有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细节,极具研究价值,有些甚至能弥补正史的不足。北京匡时拍卖公司副总经理谢晓冬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中国的收藏传统历来是古籍善本重于书画,而前者也是最能体现藏家知识学养的收藏门类。”但正是因为古籍善本自身的一些特点,比如存世量稀少、保存难度大、知识学养门槛高,导致古籍善本收藏很难普及,无论是与国内的书画价格横向相比,还是与国际古籍价格纵向相比,可以说古籍善本的真正价值长期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例如,2011年嘉德春拍的“古籍善本”专场,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16册)以4830万元创下当时中国古籍拍卖纪录,与此同时期,如果我们还记得,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的成交价高达4.255亿元,而目前全球书籍拍卖价格最高纪录是在2010年伦敦苏富比春拍时出现的,《美国鸟》画册(仅1册)以730万英镑(约7649万元人民币)成交,古籍善本从少数人懂行到公众认可需要一个价值再认识的过程。

1  2  


下一页挖掘2012年秋拍市场中的未来明珠上一页艺术品该不该“免税”对待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五十五期
· 艺术品该不该“免税”对待
· 古籍善本仍是秋拍看点
· 挖掘2012年秋拍市场中的未来明珠
· 2012秋拍初探:承继与调整
· 京城当代艺术交易实名制,是噱头还是实话?
· 靠一味的打造搞不好文化产业
· 798艺术区是文化商业的豪华邮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