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刮起“青年旋风”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9-03 16:49:03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2012年7月31日,2010年度“青年艺术”100项目在北京悦‧美术馆、圣之空间以及阿拉里奥画廊三地联合开幕。这是继德美艺嘉的“‘引爆!’2012 CYAP汇报展”、中央美院美术馆首届“CAFAM未来展”以及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之后,一个月内在北京举办的第4个和青年艺术家相关的当代艺术展览。(请核准,这些应该都是与“青年艺术家”而非“青年”有关的项目吧)

此次以青年艺术家为旗帜的密集亮相,在当代艺术饱受挫折的近几年实数罕见,而身在其中的青年艺术家群体能否就此“一战成名”,也成为展览之后有待时间检验的玄机。

新一代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关注什么

投资新锐艺术家,如果不能准确摸到他们的“脉”,是很难淘到真正质优价廉的“金矿”的。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去看待,上一代与下一代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区别,美术评论家喜欢将艺术家们归类,以满足个人审美体系的建构与需求。大多数人认为70后艺术家更关注艺术家个体与内心的变化,包含着一定的理想主义与完美主义,甚至有些特立独行;而80后艺术家更执着于自我的成长过程,并将个体的价值与情绪无限放大进而充分地进行自我陈述。70后抽象艺术家王光乐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80后是对70后关注个体的深化。”不过这种差距已然不甚明了。

有人说,现在的75后、80后艺术家没有了上一代人的才华与拼劲,有些青黄不接,从市场上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但这种观点还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50后、60后艺术家之所以会出现如今全面的“井喷”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正如王光乐的分析:“他们在市场上的‘优良战绩’,其实是社会对他们追加的一种自律性的补偿,他们曾经历过穷困时代的考验和淘洗,他们有团队精神更是由于在那个时代个体力量微小的无奈选择,是憋了太多年后的爆发”。而75后、80后艺术家不然,他们成长过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80后已经衣食无忧,有太多的机会与平台可以利用,这些远不是上一辈人所能梦想的。但同时诱惑也是接踵而至,特别是80后艺术家,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所呈现的社会面貌实在令人垂涎,之后伴随学院的扩招,一部分没有足够才华的人失去了对艺术的挚爱与专注,还有一些“聪明人”正寻觅着上一辈的“造星之路”亦步亦趋,逐渐丧失了个性,因此75-80后艺术家是最有希望的一代,同时也是淘汰率最高的一代。

单打独斗的应对策略是否行得通

“特立独行”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是一个褒义词,似乎是个性的代名词,在面对市场和艺术圈时,这种策略真的可以行得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本刊记者近日读到一则小文,讨论的是广东画家群体与四川画家群体的差距,而差距就体现在凝聚力与团队精神。年轻艺术家对这种凝聚力与团队精神的缺失更是较为严重,该文中提到:“单就当代艺术来讲,先来看广东的艺术家聚集区,如广州的PARK19、 Loft345、小洲村等,如今越来越涣散,一盘散沙,明显不如重庆的‘坦克库’与成都的‘新老蓝顶’的抱团性。”从目前逐步被社会所认可的年轻油画群体“卡通一代”的代表高瑀、陈可、熊宇等人,再到当代水墨新锐阵营的秦修平、党震、杜小同等人,无一不是以集体面貌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方力钧、张晓刚等当代艺术主将曾有个戏谑的提法,叫做“重复就是力量”,显然在如今这个视觉审美疲劳几近麻木的时代,“集体抱团”应该是年轻人突出重围的最有效途径,当年的F4是如此的有才华,在中国的地面上,也免不了要团结起来才能唤起业界的足够重视,何况涉世未深的年轻艺术家!从争夺话语权的角度出发更需要年轻艺术家集体抱团,商家炒作商品尚需要一个足够光鲜闪亮的噱头,更何况诸如绘画之类的非生活必须品。方力钧曾在自己的文章中不赞同外界扣给他“玩世现实主义”或“泼皮现实主义”的帽子,但在他刚出道的时候,似乎并不在意这种笼统的提法,理由很简单,这是一个时代风貌的定义,为了得到业界的认同,他也还是要加入到这个阵营当中,他更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个人的声音都可能是昙花一现,唯一需要的是集体的力量。

青年艺术家进入市场的利与弊

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先生曾预测过:“大力挖掘有作为的青年艺术家将是荣宝拍卖将来的核心任务之一。”数据更证明了市场目前的形势,2011年荣宝推出了当代青年艺术家作品专场,成交额达到673.2万元,成交率约76﹪;在市场略显低迷的2012年仍取得了405.6万元的优良战绩,成交率为68﹪。该专场中,张跃华的《紫霞拥金山》以44.8万元成交,齐辛民的《黄土高坡》以20.16万元成交,苏柏斗的《洛神》以16.8万元成交。这个成绩或许算不上很出彩,但还是体现出一定的价值与积极意义,甚至一大批80后艺术家刚一出道,就幸运地面向了艺术市场。

除了少数幸运地直接进入拍卖场、签约知名画廊、参与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的优秀年轻艺术家之外,那些水平相对有限、年龄较小、刚刚迈出校门或仍在接受训练的准艺术家们还是可以通过hi艺术小店、赵涌在线、嘉德在线、HIHEY在线拍卖、大艺网等艺术电商或相关机构来积累原始创作资金或实现自身价值,前景不可谓不乐观。

另一方面,75-80后艺术家正经历着空前的诱惑,按照一般人的判断,从事绘画在30岁左右的人能够独立维持基本生活开销已属不易,更不能奢谈富有,但诸如75后艺术家的熊宇、李继开、韦嘉、王斐、陈可以及80后的高瑀等人的生活品质确实令人羡慕。这种从起跑线上便出现的差距让年轻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如德美艺嘉、今日美术馆等机构所提供的真正机会到来之时,问题又一次出现了:年轻艺术家风格过于接近知名大腕;缺乏传统文化积淀与训练;过早地迎合市场的审美需求而迷失自我,甚至好高骛远,去比肩当代大家;失度地夸张与强调个人的符号语言等情况的存在,都不能不令人担忧。前所未有的市场诱惑侵蚀着许多青年艺术家的艺术理想,迎合市场之风“快餐式”的当代艺术如过眼烟云。作为植根于中国现实的青年艺术家,在趋同的世界里,保持独立文化身份、关注中国现实、反映社会变化,在基于个体差异的同时不断进行文化积淀,这样的艺术创作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此外,“后辈看前辈”的现象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很普遍,如今的多数年轻艺术家当然会很乐于向所谓的“当代艺术F4”的成功模式靠拢,并乐此不疲,而任何一种艺术形态与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土壤,那些“大腕”的艺术理念是否适合于如今的年轻人呢?知名策展人杨维民先生对此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并深感担忧:“像方力钧那个时代产生‘玩世’或‘泼皮’的艺术观念是与时代对位的,是合理的,如今的年轻人将那些观念作为一种前卫或先锋艺术却明显是滞后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有前瞻性的艺术家,但‘前卫’、‘先锋’不等于有前瞻性,如今的展览给人的感觉很活跃、热闹、好玩,而前瞻性的基础只能是具有学术性的艺术理念。除了如青年美展、今日美术馆等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少数展览是真正为年轻人量身订做之外,很多所谓的‘机构’提供的一些‘机会’,其实是某些大公司所辖的子公司用低廉的成本将刚刚起步的艺术家迅速地拉入到市场的‘快车道’,因为年轻人便于合作、便于操作,这并不是一种理性的运作方式,而是包含着浓郁的商业和利益的味道。”

怎样投资年轻艺术家作品

德美艺嘉CEO董艺女士对投资年轻艺术家作品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年轻艺术家年龄小,有着种种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如果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投资应该抱有一种收藏的心态,最根本的标准是必须要对作品真的喜爱,因为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不像股票,没有财务报表,没有年年分红,但却是一个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可以享受的东西。”75后艺术家李继开也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境遇给出了建议:“年轻一代虽然很多已经成功上位了,但就我所了解的,很大一部分收藏群体还是处于消费性的收藏,出于对作品的喜爱,而不是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快进快出式的投资。”逐步投资年轻人作品的确是大势所趋,或是由于大腕们相继遭遇到市场的滑铁卢,或是资源的稀缺性使然,抑或是年轻人作品的质优价廉,都让投资者看到了眼前的商机,但艺术投资与艺术创作还是具有很重要的相似之处——真正的获益者都是将目光放远作长线的考虑。

艺术市场化的开放与推进永远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始终会伴随着风险,正如75后艺术家陈可所言:“这种机会可以作为一个试金石来考验年轻人,考验他们的价值观与艺术观是否恒久与坚定。”年轻艺术家面对接踵而至的“机会”当然不应该轻易放过甚至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无论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问题的关键在于个人能不能掌控住自己,看到个人艺术理想的最终落脚点在哪里。援引评论家杨维民的观点:“好的艺术家一定是在这种矛盾的高压下表现出很强的担当与抗压性,既面向社会又能抒发个人的情感。”具备了这种心态哪怕面前的机会是场暴风雨,那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北宗禅祖神秀的偈语说得更妙: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下一页从单打独斗到集体抱团,且看当下艺术之销售策略上一页商业还是学术,年轻策展人该如何抉择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五十一期
· 海外艺术基金试水中国市场意欲何为
· 三问北京文化保税区
· 请勿用“标准”绑架艺术
· 青年艺术家红火之忧
· 商业还是学术,年轻策展人该如何抉择
· 中国当代艺术刮起“青年旋风”
· 中国艺术家:万里路能否走出“万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