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中国——一个民营美术馆的抱负与雄心

艺术中国 | 时间:2012-05-14 14:59:14 | 文章来源:江西美术出版社

读书>

 2002年,今日美术馆在北京正式启动,管理者吸收前者的失败教训,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美术馆的运作模式及管理经验,开始有意识的将今日美术馆打造成一个非盈利艺术机构,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艺术品的捐赠。随着众多品牌赞助商的加入,今日美术馆逐渐获得了新的资金支持,为民营美术馆的“造血机制”开创了一条新路。今日美术馆也逐渐成长为了中国民营美术馆的代表。 2005年之后,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升温,民营美术馆也出现爆炸式的发展,上海的多伦美术馆、证大美术馆,北京的尤伦斯艺术中心、和静园美术馆等相继成立。2011年,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馆隆重推出“中国当代艺术30年(绘画篇)”,并高调提出“做中国的MOMA”的口号,其最新的动作是要在北京兴建三万平米的新馆,这也标志着近几年来的民营美术馆热潮达到了最高峰。建立 2012年初,在人文底蕴深厚的六朝古都南京,也有一家非盈利性质的美术馆即将展开它雄心勃勃的计划,这就是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


在2007年北京•今日美术馆《文脉当代•中国版本》大型综合艺术展上的合影(中立者为“瑞信”代表,右一为杨东,右二为仇德树,左二为陈孝信)

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最初的成立颇带有一点传奇色彩。现任馆长刘女士在一次与几个喜爱艺术的朋友的聊天中,谈到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看法时,无意中提到了创建美术馆的想法,没想到与朋友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就此开始了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 的筹建。虽然这看上去更像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但事实上,馆长刘女士与她的团队已经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多年,并深有心得。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的创立,既不像民生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大体量的美术馆那样无所不包,立志做到“最大”;也不像一些以美术馆之名,行圈地融资之实的“空壳美术馆”那样无所作为。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从建立初始就有着自己明确的学术定位和展览方向,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性”。

“中国性” 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使得馆长刘女士深刻体会到一个国家的优秀美术馆对艺术发展和强化文化认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她看来,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事实上已经逐渐从全盘向西方学习、反叛传统的大方向,转化为了寻求建立于本土传统资源以及当代现实基础之上的“中国版本的当代艺术”。


在北京当代艺术馆(宋庄)2011年《文脉中国•超写意架上艺术10+10》展厅内的合影(左起分别为:张方白、汲成、谭平、陈孝信、吴震寰)

1  2  3  4  


2012_28期

乌日根作品

瞿倩梅:大地音乐家

过去的、现在的

王度:打造“中国当代美术馆”

临界:一种面对现实的态度

三川中国——一个民营美术馆的抱负与雄心

家乐福:语法、物品及娱乐的经济学

SUSPENSION 悬置——“物”的匿名与转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