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波洛克的悲剧(3)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05 14:36:38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波洛克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机,是一个叫格兰汉姆(John Graham,1886—1961)的画家促成的。格兰汉姆来自苏联基辅,出生小贵族家庭,学法律,为沙皇尼古拉二世政权服务过, 在第一次大战中当过骑兵,对红军作战……经历很是丰富。他后来流亡美国,在纽约开始学画。20世纪20年代,他多次去巴黎,因此他对欧洲现代派相当了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人在纽约的艺术界起过很好的作用。他有丰富的关于现代艺术的知识;有艺术上的见识;而又不象那些真正的欧洲画家,即使流亡美国一样目中无人, 使得当时美国画家很难接近他们。格林汉姆非常乐意把他对现代艺术的知识和见识传播给美国画家。戈尔基、德库宁这一辈人,都从他受益,得到过他的热心鼓励。由于他的作用更在传播,而不在创作,现在美术史上几乎不再提他。他在1961年过世前自嘲说:“我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文化,却连一张社会安全卡都没有得到。真是讽刺。”

可以说格林汉姆是第一个发现了波洛克的人。他善于淘宝, 盛传他非常有眼力,经常光顾纽约各处旧货店,能用50美分买回来好东西。他对于美国的画家,也如他的淘宝,只要听说一个,就上门去看一个。波洛克就是这样被他发现的。 德库宁说:“那时谁会看得中波洛克?后来的那些批评家都是事后诸葛亮而已。就是对艺术家来说,也很难看得出波洛克有什么好处, 他们的作品跟他是那样的不同, 一个人很难看出和自己作品不同的东西中究竟有些什么,可是格林汉姆却能看出来。” 据说,格林汉姆一看见波洛克那种变形的、有力度的作品,就激动得不得了,他回到家里对自己的太太一直不停地提波洛克。于是,他和波洛克就交了朋友。他们其实是两个很不同的人,格林汉姆是个贵族,受过高等教育(有人见他在大萧条时,参加纽约艺术家的游行,向政府要求帮助,他挥动着手,高呼口号:“我们要面包”,而手上却戴着精致的羚羊皮手套) ,非常熟悉欧洲艺术。而波洛克正相反。 一次格林汉姆小心地问波洛克有没有去过巴黎,波洛克回他:“让巴黎过来看我!”别人不会理会波洛克的这种疯话,可格林汉姆却认为波洛克是个天才,他偏不崇尚人人都崇尚的巴黎,因为他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格林汉姆的这种理解对于波洛克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持。 格林汉姆带波洛克去他的家,给波洛克看他从旧货店淘来的原始和民间艺术收藏,波洛克显然对民间和原始艺术非常喜欢,因为它们独特,没有什么风格的拘束。可是当格林汉姆从书架上取下几本欧洲画家的画册给他看时,波洛克却拒绝说:“艺术家不该太多地去看别人怎么画。艺术家应该把自己心里的东西画出来。”在格林汉姆那里,波洛克认识了画家戈尔基(另一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本文集中有专文介绍),他不客气地指责戈尔基太模仿毕加索了。虽然波洛克的粗鲁有时会让格林汉姆尴尬,但他还是欣赏波洛克,并直接告诉他说他是美国最了不起的画家。格林汉姆每个星期都会到波洛克的画室去看他画出的东西,不停地赞扬他的优点。

在1941年11月,格林汉姆组织了一个画展,他邀请波洛克也送作品参加。 波洛克非常高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展览。在参展的美国画家中,还有一个女性画家,叫李•科瑞丝娜,她的出现意味着波洛克生命中的另一个转机。

李•科瑞丝娜(Lee Krasner,1908—1984) 是个犹太人,一个有主见,有个性,能干,善于交际的女性。她因善交际,自以为认识纽约艺术界所有的人。当她在参展者中见到波洛克的名字时,吃惊道: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这不能说是她孤陋寡闻,只能说那时波洛克完全不被注意,几乎不在纽约画家的队伍里,若不是格林汉姆“挖”他出来,他只是一个不入道的三流画家而已,谁也不会去注意他。而科瑞丝娜觉得,既然格林汉姆邀他参展,他一定是有点名堂的,她不能不去认识他。李•科瑞丝娜极有心计,不错过一切可能性,她马上就主动去拜访波洛克,要看看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货色。然而,当她一见到了他的画,立刻被吸引了。她自己是个理性很强的女性,理性过强地控制着她的艺术,而波洛克的画中洋溢着她正缺乏的东西:没有理性,一股自发的力量喷薄而出。她看得出,波洛克在艺术上具有别人没有的心理能量——那种不管不顾的野性。他的这个能量具有摧毁性,它会摧毁一个人,也一样会摧毁艺术上的法度规矩。而当时美国艺术界正缺乏力量去摧毁欧洲艺术长期束缚人的法度规矩,波洛克身上的能量是可以被用到这把刀刃上的。她因此觉得这个人的艺术日后将大有可为,于是就和波洛克开始频繁交往,而且越走越近。她比波洛克大4岁,又能干,有手腕,很快就把不知如何跟社会打交道的波洛克置于自己的帮助乃至保护之下。科瑞丝娜甚至感到,哪怕把自己手上的画停下来,全部去支持他都是值得的。她知道,成全了他,也就成全了她自己。有人这么描述说:“李•.科瑞丝娜是一个强硬严肃的人,从不花时间多讲废话……她成熟而且意志坚定,但绝不意味着感情强烈。”

她很快引波洛克进入她的社会圈子,也就是纽约艺术家的圈子,把他介绍给纽约的其他画家,还介绍他认识她的老师霍夫曼。霍夫曼(Hans Hofmann ,1880—1966)来自德国,是第一代欧洲现代艺术家之一。他亲历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整个产生过程,并且和欧洲各国的诸多重要现代艺术家们有很好的交谊。他从1915年到1930年,一直在德国开办艺术学校,专门教授现代艺术。1930年他移居美国后,在纽约继续开办艺术学校,他的学校成为美国现代艺术的摇篮之一。是他给美国学生带来了欧洲现代艺术发展的全景图,呈现了欧洲现代艺术发展的技术脉络;尤其重要的是,他没有让自己的学生局限在欧洲人创造的现代艺术的风格之中,而是鼓励他们放手创新。后来成为抽象表现主义者的艺术家们,有一半人出自他的学校。到50年代,他的学生又构成了抽象表现主义的第二代人。霍夫曼因此可以被认为是美国抽象艺术的一个“奶妈”。 科瑞丝娜那时正在他的学校学习,当然就把波洛克的抽象画拿去请这个行家评价。霍夫曼看了波洛克的画就下评语说:“这小子的作品直接来自内心,很好。”同时建议波洛克到他的学校学习,进一步学会如何把抽象艺术直接联系着自然,波洛克竟回答他说:我就是自然。波洛克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只需遵从自己这个“自然”内心,没有必要进霍夫曼的学校学习。

1943年,美国已经从经济萧条中复苏,艺术家工作委员会最终取消了,波洛克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只好四处做零工维持生活。比较糟糕的是,他失去工作委员会救助的不只是生活费,而且是失去了可以免费领取的绘画材料,这对他真的很要命。他找了几家画店,要用作品跟他们换绘画材料,都遭到老板的拒绝。因此他只能去偷。后来他幸得被古根海姆美术馆雇用做杂工,搬搬东西,开开电梯,但可以免费得到绘画材料。此后不久,他被人介绍给古根海姆女士——他人生中另一个转机出现了。

下一页波洛克的悲剧(2)上一页波洛克的悲剧(4)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正文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