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顾绣之乱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29 10:51:31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起源于明代上海松江地区的“顾绣”,在明清时期一度风靡全国,大有“无绣下姓顾”的势头,以后发展起来的苏绣、湘绣、蜀绣等,都曾得益于顾绣的技法。

然而,400多年后的今天,围绕着顾绣的各种乱象层出不穷,记者在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遇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绣者,在她口中,发源地的口水仗、传承人的不清晰、仿品的冲击等顾绣之乱,最后都指向了一个始作俑者——经济利益。

顾绣的起源质疑

2006年5月20日,上海松江区(原上海松江县)申报的顾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并成功落户。一些学者质疑,顾绣作为松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少显得有些牵强。

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刺绣专业创始人邵晓琤向记者介绍说,顾绣是一个家族绣,起源于明代晚期,传说中顾绣的创始人是松江人顾名世(露香园主人)长子顾汇海之妾缪氏,而顾绣的代表人物首推韩希孟。韩希孟出生书香门第,绘画造诣高深,她独创针法,将书画笔墨转换成用丝线刺绣的绣品,使刺绣看上去就像一幅逼真的书画作品,也由此被现在的人们称为“画绣”。后来,韩希孟嫁给顾名世的次孙顾寿潜为妻,可能住在由顾名世建盖的露香园中,据考证,露香园旧址位于现上海黄浦区露香园路。因此,顾绣也被称为“露香园绣”。

邵晓琤认为,松江仅仅是韩希孟夫家的祖籍,而且,嘉靖三十八年顾名世赴京会考中进士,并在京为官,离开了松江,直到10多年后才告老还乡,盖起了露香园。“在韩孟希的祖籍无法考证的情况下,并不能因为夫家是松江人,就把松江当作顾绣的起源地。”因此,在这种思维指导下,一些学者眼中,露香园所在的上海黄浦区更有资格成为顾绣的发源地。

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主任包燕丽则认为,学术界先前考证的露香园是顾家曾经居住的场所,在近年被证实为并不完全准确。“露香园更可能是顾家聚会的一个场所,并不是所有人都住在里面,韩希孟可能就不住在露香园。”包燕丽说,顾绣可能不仅仅是在露香园中绣出来的。“现在流传下来的明末清初的早期顾绣作品,有‘露香园’款的比较少。韩希孟很多绣品的落款为‘韩氏女红’,还有一幅绣品落款为‘小沧洲’。”如果韩希孟当时并不住在露香园,那么上海黄浦区成为顾绣发源地的说法也就存在疑问。

包燕丽说,真正的顾绣是昙花一现的绣品,清顺治年间顾家就已衰败,露香园也随之不存在了。后来有种说法,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迫于生计,将刺绣技法传授于外人以换取生活费用,并组建了历史上记载最早的“顾绣培训班”。顾绣也自此从家庭流向社会,并由于品相精美,在坊间迅速形成膜拜风潮,一时间很多其它绣种的绣坊也纷纷挂出顾绣的招牌,被现在的学术界认为仅仅是“冠名顾绣”。

邵晓琤说,其实顾绣从外流之日起,就已经与韩希孟时代的顾绣有了很大的区别,或者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顾绣了。就连顾兰玉的身份也有了疑点,包燕丽说,经考证顾兰玉可能仅是一个打着顾家招牌招募学生的女子,并不是顾名世的曾孙女。如果这个考证属实,那么经顾兰玉传授出的顾绣就已经不是韩希孟时代的顾绣了。此外,即便顾兰玉真的就是顾名世的曾孙女,由于生计所迫她对外传授的顾绣大多也以生活用品为主,而不是早期以山水笔墨为素材的欣赏品。“顾绣对绣者自身的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在刺绣时,有针法胜似无针法,绣品的好坏全凭绣者自身对艺术的理解。据传,顾家女眷刺绣时有很多讲究,绣者一定是在状态最佳时才会创作。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酷热难耐、身体不适、心情不好时,都是不绣的。因此,虽然针法走出了顾家大门,但并不是所有学到其中技巧的人都具有顾家女眷的艺术修养,这也是制约顾绣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顾绣的现代传承之乱

据史料记载,顾绣到了清代,逐渐走向衰落,邵晓琤介绍说,早期顾绣如果觉得画面有些地方用针线不能完全表达出意境,就会用毛笔在那些地方描绘出来,但这样的“添笔”在画面中比例非常少。到了清代,“添笔”越来越多,最多时,甚至占据画面的90%。顾绣品质逐渐消失,走向了衰亡。

可以说,现在作为“非遗”保留下的顾绣,是后人依据史料记载重新发掘整理的,并不是韩希孟时代的完整继承。

现年90岁的戴明教是松江申报“非遗”项目中顾绣的第一代传承人,根据资料显示,现在的松江顾绣,一定程度上来自江苏南通。

包燕丽解释说,抗日战争前,戴明教曾就读于松江的松筠女校,当时那里有一位叫做宋金苓的老师是苏绣传人沈寿的得意门生。从这个脉络来看,戴明教应该有着苏绣的根基。“沈寿,原名沈云芝,曾任绣品审查官,她在苏绣的基础上,创立了仿真绣的技法,作品立体感很强,和真的油画难分上下。她早年受到了慈禧的赏识,并赐‘寿’字给她,随后在1915年的万国博览会中获得金奖,载誉而归。之后她在南通办学,教授针法,宋金苓就是在这个时候向她学艺的。”

在这样的师承关系中,戴明教的技法脉络似乎与顾绣并无多大联系,但也有记载显示,沈寿曾见过流传下来的顾绣,并对顾绣也有深入的研究。在沈寿晚年,由她口述,张謇记录整理的《雪宧绣谱》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包括明代“顾绣”在内的各类民间刺绣经验的总结。因此,可以说沈寿是吸收了顾绣中的一些精髓,并将之授予自己的学生。

在戴明教之后,有5位第二代传承人,分别是吴树新、朱庆华、高秀芳、富永萍和钱月芳,她们无一例外都是戴明教的学生。与戴明教在获得第一代传承人称号时,年事已高,很少过问世事相比,这5人所遇到的技艺本身之外的干扰远远多于她们的老师。

上海“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黎明向记者介绍说,2006年顾绣落户松江后,松江区政府拨款50万元,首先在松江区文化馆成立了顾绣工作室,将有经验的绣娘召集麾下,同时招聘一部分年轻力量,“以老带新”开展顾绣技艺的传承工作,同时也创作一部分顾绣艺术品。“但目的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传承和展示,作品收藏在松江区文化馆。”除钱月芳外,其余4人在退休后均被返聘在文化馆的顾绣工作室工作。

此外,松江文化馆还将位于松江岳阳街道的松江电子仪器厂和位于永丰街道的顾绣文化发展公司设立为顾绣保护基地。记者了解到,原来主要从事木雕、刺绣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生产、销售的松江工艺品厂,在1972年成立了顾绣工作小组,专门从事顾绣艺术品的生产。1998年,松江工艺品厂解散,顾绣生产车间随即被松江电子仪器厂整体收购,10多年来,由顾绣传承人钱月芳指导,坚持顾绣的生产,但是产品从来没有进入市场,都被该厂收藏了起来。对此,包燕丽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培养顾绣传承人的力度,同时,她还建议,由松江电子仪器厂收藏的这些顾绣作品,在适当条件下应多做一些展览和宣传,这样才能在大众范围内更好地普及顾绣。

此外,在5位第二代顾绣传承人之后,第三代传承人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松江区文化馆“非遗”保护分中心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吴杨萍向记者介绍说,目前第二代传承人之后的顾绣从业者,没有一个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的,而且大多人没有受过高等艺术教育,缺乏对绘画的领悟能力和欣赏水平。而这恰恰是顾绣作品传神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吴杨萍说,最理想的传承人是美术院校毕业的,在书画方面具有扎实功底,对传统艺术具有良好的理解力,同时兼具对顾绣的浓厚兴趣,最重要的一点,还要能够静下心来,不为外界的各种诱惑所吸引。

因此,寻觅这样的传承人实非易事。据了解,钱月芳曾在2002年松江大江职业学校开设了一个顾绣班,最初有几百人报名,现在最终留下来的不到10个人。上海顾绣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王亚琴也介绍说,目前整个松江的顾绣从业者不足30人,远远少于其它绣种的从业者。


 

经费的瓶颈

张黎明向记者透露,2006年顾绣被列入国家“非遗”项目后,松江区政府一次性拨款50万元专项经费,除此之外,国家财政部和文化部也联合拨款了几十万元,但是这些经费远不足以支撑顾绣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张黎明认为,目前顾绣的发展缺乏资本力量的介入,需要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从专业角度去推动顾绣的发展。但同时他也表示,只有在顾绣行业内部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基础上,民间资本才会无障碍地介入。

在张黎明的设想中,应该成立一个顾绣发展基金会。“基金会的作用在于,整合现在上海的顾绣保护、创作、研究的力量,使社会热心人士关注顾绣,同时通过这个平台宣传顾绣。”对张黎明的这一设想,王亚琴也深有同感,“我也曾想过,由政府来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后来发现时机还不成熟。”

吴杨萍也认为经费不足是很多非遗项目面临的共同问题。她介绍说,上海市的“非遗”保护中心2005年才成立,政府拨款也很有限。“松江目前有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平均一年只给一个项目拨款,我今年五六月份才拿到去年原来准备给另一个非遗项目的40万元经费。” 吴杨萍说,由政府牵头的一个上海地区文化遗产展览原计划于今年11月在法国举办,但终因经费问题未能成形。“算下来一个人的开销就要好几万元。”吴杨萍更不敢想象寻求企业赞助。“如果一家企业赞助了50万元,我们可能就要回赠他两幅作品,这需要一个绣娘一两年的时间。”

经费的欠缺,使得有时在面对顾绣从业者最普通的工作工具时都显得力不从心。“创作顾绣用的针和线都是特制的,现在外面根本买不到。我们使用的针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针,需要特别小心的保存,生怕一不小心丢了。”

面对诸多困难,松江文化馆也在积极寻找解决资金缺口的方法。拍卖便是其中之一。吴杨萍说,松江文化馆已经和北京某拍卖公司达成初步意向,由对方进行策划、运作,将顾绣投入市场。但由于顾绣目前从业者少,作品量少,因此拍卖可能要几年之后才能推出。在吴杨萍的估计中,当代顾绣精品,价格起码要在一平尺二三十万元之上。

仿品之困

张黎明曾经帮人鉴定过一件绣品,结果是顾绣的赝品。“是在苏绣的基础上加了一点顾绣的针法冒充顾绣,用行话来说,真正的顾绣是满绣,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绢上进行画绣。顾绣所绣的对象都是临摹宋元时期的名画,作品多不是日用品,而是以镜片、对联等形式悬挂于墙壁上作为装饰和收藏的欣赏品。”

张黎明说,顾绣用色非常讲究,有一幅《群鱼戏藻图》的作品,单是里面的一条黑色的鱼,就用到100多种不同色阶的颜色。顾绣第二代传承人之一富永萍也向记者介绍说,自己的顾绣,光是一种颜色的色阶,从浅到深就用15种色阶,而苏绣通常只有四五个色阶,所以在颜色的过渡上有明显区别的。“顾绣摸上去很平、很细、很薄,没有凹凸不平的感觉。”

然而,即便顾绣难以仿制,但由于从业者稀少,工艺繁复,价格昂贵,市场上还是出现了大量以别的绣品冒充顾绣的现象。吴杨萍说,曾有一次大学生观摩活动,前来参观的学生将绣娘正在刺绣的作品拍下照片放在学校的网站上,很快,被仿制者发现,一批类似的顾绣仿品很快就出现在市场上。据了解,现在市场上出现的顾绣仿品,不少是苏绣,为了抬高价格,谎称是顾绣。

张黎明也向记者介绍说,顾绣的鉴别缺乏标准,也因此造成了市场的混乱。“没有一个评定顾绣的完善标准,使得在当代中国,人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为顾绣。”对此,王亚琴也认为,成立一个专门宣传、展示顾绣的陈列馆或展示馆刻不容缓。

张黎明还建议说,除了仿品,顾绣之间品质也有差别。他说,原来的松江工艺品厂从挑选画稿到打样、分色、染色、绣、后期处理直到销售,都有一个标准的流程。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该厂生产出来的顾绣精品先后销往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现在国内市场出现的当代顾绣工艺品分为三种,一种是境外回流的,这被认为是最高档次的顾绣,质高而量少;第二种是当年生产的少部分留在国内未能出口的;第三种是现在一些顾绣制作公司生产的。

不过,尽管顾绣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不可回避的是,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不论归属地在哪,由谁传承,受到多大的经济干扰,顾绣都应该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地位。

下一页沈梦荣:探寻中国古瓷之源上一页抢“鲜”2011年秋拍(一)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三十期
· 百年公益 收藏非短期套利——访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
· 西学为中——故宫藏绚丽的珐琅彩瓷
· 抢“鲜”2011年秋拍(一)
· 顾绣之乱
· 沈梦荣:探寻中国古瓷之源
· 宣纸缘何奢侈
· 国外艺术品基金有盈亦有亏
· 邮品拍卖冷热不均 天价背后关注趋势
· 清道光御瓷精品亦受追捧
· 江国垂纶 湖天花发——品读王原祁《江国垂纶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