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书画易得 佳纸难求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29 13:31:41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自古佳作始于佳纸

在中国的书画史上,佳作与佳纸更是密不可分。就拿大家非常熟悉的《研山铭》来说,其就是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39个行书大字。米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解笔墨与用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他是最早发现生纸作书画的用途和用生纸作画游戏笔墨的画家,他曾经说过:“韩退之用生纸录文,为不敏也,生纸当是草上所用。”

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到元代又一大变,特别是其中的代表——《富川山居图》更是成为了绘画史上的经典,其就是成功地运用树皮棉料纸之半成品生粗易于墨化的材质效果绘制而成。山水画的文人化、人格化,除表现文人士大夫遁世的情怀、抗俗的人格气节之外,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独到的创新,那就是他们擅长干笔皴擦,水墨渲染,逸笔草草,悠率写意,这是元代文人写意山水画大变的重要风格形式特征。而风格形式之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绘画材质的变化引起文人水墨写意山水画在观念和技术上的巨变。享誉绘画史上的“元四家”都在用纸上有着自己的见解,像吴镇有“古泉老师每以纸索作墨戏”书画题记可作凭证。王蒙还曾用罗文纸为坦斋老师作《泉石图》。

到了清代,随着乾隆皇帝对于绘画材料的痴迷,宣纸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著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乾隆帝《御临锺繇力命帖卷》,是临锺繇书手卷,尺寸不大,质量甚高。《石渠宝笈三编》特别是注明了其为“金粟笺本”,即宋代金粟寺钞印佛经用纸,四围又加手绘卷草纹饰,更加展现出了其珍罕之处。乾隆帝的另外一长篇巨制——十条屏书《斗鹿赋》运笔圆润秀逸,结体严谨端庄,分行布白匀称。其亦是书于宋代金粟山藏经纸上。

在2010年上海朵云轩秋拍中,一幅吴湖帆《潇湘图》,估价3万至5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87.36万元。虽然目前是“亿元时代”,这幅不到百万的作品看似“平淡无奇”,但是以其只有约0.6平方尺左右的大小来看,其单位价格着实让人咋舌。这幅作品充分显示出吴湖帆文人画的雅致,更让藏家兴奋的是,其是画在“角花笺”上的水墨小品。这种笺纸源自雍正、乾隆年间,整张空白的信纸,只在左下角印有套色的花纹图案,民国时期仿造的现在也价值不菲。

因纸结缘诞生佳话

自古以来,许多名家都是因纸结缘。据《扬州画苑录》记载,石涛的好友同是诗社“春江社”的社友,《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还通过他向石涛索过画。石涛应卓子任的请求创作这幅画,是因为卓子任出示了一张难得的宋罗纹纸,佳纸难得,所以激发了石涛的创作情趣。

近年来,许多名家珍藏纷纷出现在拍卖场上。相比一般的藏品,这些名家珍藏往往展现了藏家与画家之间的珍贵友谊,而其中还是因纸而生。在2008年举行的“万水千山总是情——王大山珍藏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中,黄永玉的《荷缘》就是这样一件作品。上款提到“大山有佳纸数张,携来南沙沟,甚乐,作乱荷池塘,乱成一团,以酬雅意”。这幅作品于1975年为王大山所作。逆境中画家仍然乐观向上,创作不息,而王大山对画家也是竭尽所能地提供帮助。

陆俨少1962年所作的《岩居嘉会图卷》,画一策杖老者深山访友,云雾溪流,古木茅舍,老友举怀相迎。题曰:“相逢湖上啜茗时,十月未寒气转迟。更约明年三月候,来听黄鸟啭深枝。壬寅之冬,予任教浙江美术学院,因来杭州,蕉雨相逢,与抑非宗兄无日不过从也。暇日出佳纸属予点染,遂写《岩居嘉会图》以报……” 画树点厾、双勾交替,高低、俯仰、穿插,密能透气,疏不轻薄,每于饱和的汁绿、墨青色上加点重彩,与大小不一的墨块、墨条形成组合有序的关系和张弛有度的对比,彩墨相融。这与纸张的选用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1  2  


下一页中国应培育艺术基金会存活的土壤上一页解读享受型收藏——访钱币收藏家储侠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二十八期
· 走出乱象,完善艺术品产权交易机制——访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
· 战国两汉漆器 下
· 寿山石面面观
· 天价珐琅彩瓷的秘密
· 解读享受型收藏——访钱币收藏家储侠
· 书画易得 佳纸难求
· 中国应培育艺术基金会存活的土壤
· 生肖邮票扛大旗 邮市炎夏涌热浪
· 《华祝三多图》引领“海派”绘画的上升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