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艺术品金融化需金融机构主导——访国投信托总经理吕益民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6-27 17:47:18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如果要评选中国最具艺术气质的金融家,国投信托总经理吕益民肯定是最佳候选人之一。自2009年至今,在吕益民的主持下,国投信托连续发行了11期艺术品信托产品,深得市场好评。他将这项工作看作是把艺术品金融化的一种尝试。在短短两年内,这11期艺术品信托产品总融资额达10多亿元,投资对象覆盖了中国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瓷器、玉器等多个领域。

吕益民认为,与油画定价权掌握在西方国家不同,国画和书法等中国艺术品的定价权应由中国人自己决定。国投信托在2007年,即其走向市场化的元年,便开始关注艺术品投资领域,思考艺术品金融化的方向和模式,并于2009年研发出首款艺术品信托产品。

而吕益民自己也是油画爱好者,业余时间会从事油画创作。平时西装革履,对待金融工作严肃认真的他,也有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这本身亦是金融与艺术结合的例证。从这个角度谈艺术品的金融化,作为金融家的吕益民无疑最具发言权。

艺术品金融化的探索

结合多年艺术品金融化探索的经历,吕益民总结了艺术品金融化的三个标志:第一,要有金融机构参与,或者由金融机构主导。如果说金融机构没有参与和主导,这样的产品谈不上是金融化;第二,要有金融资本进入,并且以金融资本为主;第三,艺术品变成一种金融资产。

目前,艺术品金融化有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一是商业银行为主导的模式;一是信托公司为主导的模式。吕益民致力于借助信托这一金融工具,将艺术品这种特殊商品变成一种投资标的,让顶级的艺术品和艺术家在金融市场上获得名正言顺的地位,同时,为投资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涉及艺术品金融化,不得不提及现在各地文交所演绎得如火如荼的“艺术品证券”。吕益民直言:“各地文交所的做法谈不上艺术品金融化,更谈不上艺术品的证券化,充其量是艺术品交易的一种方式。”他认为,提到艺术品证券化这个概念需慎之又慎,因为这个目标离我们太远,现在还远远谈不上证券化。

吕益民认为,未来艺术品的证券化可能会出现,但必须建立在艺术品金融化的基础上,比如有成熟的指数体系。同时,艺术品基金的盘子足够大,其本身可以上市。


 

艺术品资产需法律认定

在吕益民看来,艺术品天生是一种投资品,这由它的本质所决定。艺术品除了拥有文化属性外,还具有经济属性和金融属性。真正的顶级艺术品,具有高度稀缺性,其投资价值不亚于盈利良好的企业资产。它不仅使投资者享受保值增值的过程,同时又能提高投资者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提升生活品位,改变生活方式。

但他不无遗憾地表示,在国内,艺术品还没有真正成为一种资产,更没有成为一种金融资产。成为资产和金融资产需要从法律上给予认定,目前国家缺少对艺术品的法律认定,从而使其无法纳入企业和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包括金融机构更不能把它作为一项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

他认为,在任何一个国家,艺术品尤其是顶级艺术品都应该是一种最好的资产,应该给它一个恰当的定价。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陆续推出艺术基金,以及为收藏家提供咨询服务和抵押融资的艺术银行。作为一项金融资产,艺术品可以用来做融资,也可以去保险公司投保,还可以成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但这些在国内都没有明确的政策予以支持。同时,包括艺术品鉴定、估值、财产登记以及相关税收规定等,也都需要进一步规范。

艺术品信托意义深远

吕益民说,信托公司开发艺术品产品,对投资人而言,增加了一种选择;对市场来讲,为游资增加了一条出路。游资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如果说不给它适当地寻找更多的出口,它就有可能冲击实体经济,比如说爆炒股市、楼市,甚至像去年炒大蒜和绿豆,这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伤害。所以,艺术品市场为游资找到了适当的出路。

同时,金融机构的介入能够引导拍卖市场、艺术品市场健康地发展。信托公司的出现,使艺术品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客户,这种机构客户不是用自己的固有资金买东西,而是代客理财,其背后是专业的艺术品投资管理团队。机构客户的增多能使市场更稳健地发展。因为相比于个人客户,机构客户要求更多的专家鉴定、更多的来源有绪的作品以及更理性的定价和投资决策。

所以无论从投资的角度、金融市场的角度,还是从对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以国投信托为代表的艺术品基金对市场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下一页拍场双雄叱咤纽约春拍—— 解读2011纽约春拍市场上一页博览会新景观——藏者归来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二十三期
· 师古而创新——记陶瓷艺术大师张松茂
· 博览会新景观——藏者归来
· 艺术品金融化需金融机构主导——访国投信托总经理吕益民
· 拍场双雄叱咤纽约春拍—— 解读2011纽约春拍市场
· 辛亥百年,重估民国艺术品
· 解析拍场中 现当代陶艺系谱
· 黄钻来袭
· 他们眼中的收藏投资
· 李冰:探寻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价值标准
· 高门槛难挡艺术品信托投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