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日起,中国美术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两会期间,《收藏投资导刊》记者就“三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话题,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进行了专访。范迪安表示,三馆免费开放是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他同时透露,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参观中国美术馆的需求,国家美术馆新馆已经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将于明年春季动工建设,新馆面积将近13万平方米,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美术馆。 《收藏投资导刊》/ S 范迪安 / F S 今年3月2日,中国美术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您觉得政府的这项举措对公众来说意味着什么? F 三馆免费开放是2011年政府为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构,特别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免费开放后,社会各界均有所担忧,但是我根据开放一周后的观众反应,发现多数人还是持赞许态度。原来的票价虽然只有20元人民币,而且观众平时还可以享受到半价优惠,但对公众而言,票价是一道心理门槛。他会认为,美术馆不是随便能进去的地方。我认为,三馆的免费开放打消了公众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心理障碍,他会意识到,公共文化措施是政府的投入,也就是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免费参观美术馆,是公众应该享有的一种文化和精神权利。 S 在免费开放之前,中国美术馆都做了哪些准备? F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一直在摸索免费开放的可能性。首先是门票的免费范围,近3年来我们做过多次调整。在今年3月2日之前,近一半的观众已经可以免费参观。比如,年龄在17岁之下和60岁以上的人群,以及农民工群体。此外,一些大型展览也做了免费开放的尝试,比如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的“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正是在这样的铺垫下,当今年1月份文化部、财政部做了三馆免费开放的要求后,中国美术馆才能迅速实施。 S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您是预见到免费开放的这一天。 F 作为馆长我能够判断出中国文化这些年的建设步伐,认为应该按照这种趋势发展,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有预感,只是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速度超过了我的预期。 S 免费开放后,观众组成有什么不同? F 以前有人认为,免费开放后,美术馆成为主要以老年人为主的休闲场所,但我发现,免费开放后,老年人当然有,但更多的是和一家人来参观,也就是说,是一个家庭的文化活动,从原先的一个成员,扩展到整个家庭成员,这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审美认知很有意义。此外,年轻人来的比以前多了,比如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S 免费开放后,美术馆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F 摆在我们面前的硬件条件和实际需求还有比较大的差别。我们的设施比较老旧,和现在的功能需求很不匹配。另外,美术馆展厅的总量也比较小,空间面积上捉襟见肘。作为一个国家级美术馆,没有衍生的活动空间,比如大型交流大厅和图书中心。因此,目前为了保证参观的舒适度以及空间的安全,经过反复测定,我们核定每天接待的观众为6000人次,如果超出这个量,就会带来某些隐患。 S 就空间来说,目前有解决方法吗? F 现在国家已经决定建设新的国家美术馆,并列入了国家“十二五”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的项目里。新馆将选址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附近,面积接近13万平方米,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美术馆。新馆目前正在设计阶段,如果进展得顺利,将于明年春天开工建设。但是,政府同时也应该多扶持民营私人美术馆和其他公共艺术空间,只要这个空间具有非营利的愿望,愿意为公共文化服务,国家就可以考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整个社会对文化事业的热心。 S 免费开放后,中国美术馆最看重什么样的反馈? F 毕竟中国美术馆是具有美誉度的展馆,尽管目前的展览并不能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满意,但是社会认知度是我们看重的。原先我们也很担心参观人员的素质,现在发现公众进入美术馆后,观众之间会建立一种文明观展的氛围。所以美术馆在某种程度上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