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徜徉•人间——朱铭美术馆的经营策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31 13:18:55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美术馆本馆外的作品 人间系列——排队

美术馆的经营策略

以艺术家为名的美术馆,利基在于通过艺术家的作品及名气吸引观众,但另一个问题则在于:当艺术家没有新的创作时,观众是否会再度参访?历经这些年的经营经验,吴素美执行长并指出“朱铭美术馆刚开始的前几年,都是以朱铭的名气营销美术馆,推出新的创作自然会有人来看,因此前几年的策略会偏重在朱铭的作品上;而近几年来,主要是靠美术馆的教育推广活动,像是当前着重在儿童艺术教育的活动上推行。慢慢地,通过活动,很多人也会注意到美术馆的新动态。”观众来到美术馆,不可能每一次都是看同样的作品,因此美术馆亦利用典藏的作品基础,通过新的展览策划,或是教育推广活动丰富展览内容;近几年朱铭美术馆亦和许多年轻艺术家合作,提供驻馆、展览的机会,均能使观众回到美术馆,每次都能有新的发现。藉由教育活动的推广,一方面是营销美术馆,吸引第一次来访的游客以及促进观众的回游率,另一方面亦是美术馆重要的社会教育责任。

朱铭美术馆自开馆时,即很清楚美术馆不仅是展示朱铭作品的场所,更重要的面向在于艺术教育的推广,而儿童艺术教育的推广,则是朱铭美术馆所着重的面向。“艺术可以很生活,孩子接触艺术,也不一定是要学会画画,或训练他以后从事创作工作,孩子还小,应该要不断多元地尝试。所以我们比较希望小朋友在生活当中发现艺术,我们特别强调小孩子的观察能力,这也是我们在做很多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时,所强调的。”吴素美执行长接着提及“我们刚开馆时,曾举办过儿童绘画的比赛,但举办过几届之后,我们也在反思这样的方式是否正确,到后来反而是举办‘儿童创作不比赛’,不让比赛剥夺了孩子们创作的乐趣。美术馆在走稳了之后,美术馆也应该要逐渐回归自己本身的责任:做研究,或是儿童艺术教育、雕塑教育的推广,而不是变成一个很会办活动的地方。”

在朱铭美术馆每一年所举办的众多艺术教育推广活动中,最特别的则是“儿童雕塑营”,迈入第七年的儿童雕塑营,通过与孩子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与情境营造,为孩子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并运用轻松活泼的课程设计,自然地引入当代雕塑的内容,带领孩子从艺术创作的眼光重新看待生活周遭并展开思考,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孩子的生活美学。每一年雕塑营均有独特的主题,例如2009年的雕塑营,以每一个孩子都有的购物经验为发想,推出“欢迎光临—惊奇妙商店!”主题,由营队的老师们陪同孩子穿梭在朱铭美术馆与金山这个农渔小镇,重新汇集生活中的“商店”经验,并探索、查访与纪录金山当地有趣的特色商店/商品,发现商品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刺激孩子深入探索观察事物的能力,并将这些发现转换为艺术创作的起点,创作出独家商品,打造出一间间“惊奇妙商店”!

“参加这些夏令营的小朋友,主要以台北的都市孩子居多,这些孩子刚好也缺少这些经验。观察、接触大自然,也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启发他们的观察能力。”执行长吴素美亦指出“孩子在过程当中,学到的东西也许并不是和艺术技艺有直接关联,而是在观察之中,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很多艺术家用的创作素材是身边的现成物,同样的,孩子在做创作,也可以利用这些媒材进行,而不必局限在彩色笔的颜色之中,他们可以从自然的素材中发觉新的可能性。营队结束后,或许孩子是空手回家,但却带着丰富的经验回去;我们强调实际观察的经验,回去之后,家长也会发现孩子们在观察事物上的成长,其实生活也就是这样,艺术也应该如此,应该不断地启发孩子。”

以儿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是现阶段朱铭美术馆的目标,而展望未来,美术馆并期望能朝向台湾的雕塑研究中心迈进;也因此美术馆除了教育推广的编制外,亦设有研究部门、雕塑资料中心,以朱铭的作品做为研究的核心,并延伸至台湾传统雕塑,或是杨英风等前辈大师,以美术馆现有的资源,进一步通过展览、教育活动,推广雕塑艺术。

1  2  3  


下一页嘉德21.28亿,引领国内春拍大战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与投资第六期
· 徜徉•人间——朱铭美术馆的经营策略
· 嘉德21.28亿,引领国内春拍大战
· 艺术营销的策略
· 艺术狂欢节背后的汗水
· 收集那些逝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