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金融危机万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7 15:49:10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西尔万

当代艺术市场的现状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艺术市场整体结构已经改变,或许经济危机能让它回归原形。危机之前,代理一级市场(在世的艺术家)和二级市场(转售)的画廊独占鳌头。随后艺术品成为奢侈品,拍卖商们通过出版精美画册和举办酒会来吸引暴发户。新贵们更习惯坐在拍卖行里举牌交易,乐于在那个竞技场里拼出高低,而不是通过经纪人购买艺术。

危机后的今天,那种奢华财富大部分已经消失,卖家市场已变成买家市场:投机商退场;拍卖行降低了担保金。这些都是权力转移的信号。很明显,艺术市场绝大部分的交易将淡出公共视线,更多买卖会在艺术经纪人和二级市场中进行。众多画廊主们曾经迫于旗下艺术家以及市场价格上扬的压力——尤其是一级市场的在世年轻艺术家们,今天他们会更加平静和理性。

高度投机的市场促使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成长速度相对过快,支撑它的并不总是类似艺术品质这种基本建构因素,因此热情的普遍冷却使它成为受创最严重的市场之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驱动力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声名,不是批评赞誉而是时尚。然而从一种更为严格的经济学角度来看,给予中国甚至国外当代艺术界足够的批评关注无疑会对相关的艺术鉴赏产生积极作用。在我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仍然具备充裕的发展空间,因为除少数特例以外,这个领域的大部分艺术家依旧还不为人知或未被收藏。这点已从访谈伊始我们曾谈及的2008年10月的那个星期里看到确实的证据。正当近几年出现的“时尚艺术家”接二连三面临作品无法售出的命运,2008年的Frieze艺博会也受到雷曼兄弟破产重压的牵累,后者清除了众多曾经为前几届艺博会注入活力的投机买家们,这时我们的当代艺术家成为两次极其热烈而成功的拍卖会的主体,以高比例的销售成绩获得了超过预期的成功。去年十月同样的情形再次出现(虽然更加轻松的环境在国际当代艺术范围内普遍带来好的市场成果)。

在以高变动性为特征的市场时期,向更加稳固的投资单元寻求庇护以获得更多资金安全感是很自然的反应。例如在绘画领域,印象主义大师们步出近几个销售季的阴霾重新获得偏爱。十九世纪意大利艺术的市场表现依然低于预期,除了具备国际吸引力的少数艺术家以外,大部分艺术品的市场或收藏仍未成功摆脱深陷于省级或至多国内的地理局限。古代绘画(公元500至700年之间)表现更佳,但这仅限于那些出身优秀、特征稳固且品质卓绝的艺术品。

艺术与投资这一组合仍然是有效的吗?

现在比任何时期都更有效。我们见证了市场经历危机之后更具选择性这一必然变化和趋势,高品质的艺术品的市场价格虽然不菲,但确实低于近几年“欣快症”般的报价。就增加投资多样性而言,艺术投资对买家有益,前提是需要一个中/长投资时间段,不过投资者对艺术的激情和兴趣仍然是首要的投资动机。

经济衰退的一个有趣特征是,一些曾深受欢迎的艺术品——也许已经绝迹市场多年——如今会再度现身。众多行业内资金量的骤然短缺导致收藏家们拿出藏品变现以维持公司正常营业。如果有心做一点侦查工作就不难发现艰难时光往往能以买得起的价格挤榨出值钱的艺术品。

值得一提的范例便是卷入安然丑闻事件中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Arthur Andersen),它在2002年将芝加哥办事处改成画廊,五天内即售出2000多件艺术品。

艺术投资的好处、缺陷与明智的选择:

艺术投资的好处

不确定的股市投资回报、数十年来最低的利率以及不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导致人们寻求替代投资选项——艺术投资即是其中之一。需求增加和随后的价格上涨对于收藏艺术品的人们而言绝对是好消息。

尽管尚不确定价格是否将继续上浮,至少艺术能提供审美愉悦以及有机会成为艺术收藏家的情感红利。

从1875到2000年,艺术品回报率已经胜过固定收入,但输给了股票,然而在过去约2年时间里,随着股票市场的损失,艺术超过了股票。

有报道称全球艺术市场能规避崩盘风险,即使是在经济衰退期。

1  2  


下一页艺术投资基金:鱼和熊掌能否兼得?(上)上一页中国当代绘画走过的三十年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与投资第五期
· 匀速向前:蔡志松
· 寻有灵“犀”—专访犀角雕收藏大家霍满棠
· 朱德群的艺术及市场现状简析
· 素描行情悄然升温
· 睿芙奥艺术集团在香港举行常规拍卖
· 中国当代绘画走过的三十年
· 金融危机万岁
· 艺术投资基金:鱼和熊掌能否兼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