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水乡四镇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7 10:36:48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茅盾的旧居正在计划修复,先修了一个水泥的大门,不伦不类,看来必须拆除。而真正的旧居里还住着几户人家,我们进院去看了看,窗门都是木雕,图案丰富美观,至少都是百岁以上的高龄了。乌镇镇志记及宋代,则建镇还在宋以前,这里位居苏州与杭州之中途,到苏、杭进香后人们便来乌镇烧香,古代庙宇当不少,庙宇与石佛均已被毁,只遗下了老迈的银杏树。茅盾家的旁边就是大戏台,遗址和残顶犹在,廊柱上的金饰还闪闪发亮,说含有真金成分,我无心考证,只想象着茅盾儿时常在此看戏的情景。

有一次在桥头写生,看到一只小汽轮靠到了对岸埠头,之后,人们从岸上抬下来许多皮箱、各色丝绸的被子、落地电扇、大红脚盆、马桶……一件件嫁妆都展览在船顶上了,于是穿着西服、戴着红花、烫着头发的新娘慢慢从岸上下来,由许多也穿着新衣裳的人们簇拥着走进了船舱,汽船便鸣着汽笛顺水道一路招摇过市。这一水乡风光我还未见过,初认为新闻,感到花钱太多了吧,年轻人结婚哪来这么多钱!当地人们说这很平常,还属小场面呢!

当我们在船码头候船将离开乌镇时,文化馆来送行的小徐说,郊外农村小河边有两棵老桑树,躯干屈曲如虬龙,上树采桑叶要用梯子。这使我立即回忆起童年家乡也有这样的大桑树,我常背着父母偷爬上去采紫红色的桑葚吃,数十年来再也没见过有这样的老桑树了,因桑叶还是幼树好,老树不行,但我多想寻找临河的巨大老桑树啊,可惜小徐透露线索的时机已经太晚,就要开船了!

人杰地灵,乌镇诞生了茅盾,甪直孕育了叶圣陶。据传这河网地带的甪直曾有72座半桥,可惜大都毁损了,包括最大的一座宋桥。从河道转折、小桥相接等风貌看,今天的甪直和柯桥倒颇为相似,可说是姐妹乡镇。不过甪直不通火车,交通不如柯桥方便,似乎略显偏僻冷落些,更乡气些。晚上,镇上店铺和人家都早早地关门了,冷清清的,只小小的说书场里挤满了听众,他们坐在长条凳上听说书、听评弹,都全神贯注,往往乐得张开了大嘴。1980年春天我带领一班学生去上课,汽车抵甪直时正值大雨滂沱,衣服与行李统统湿透,同学们设法到一家豆腐房的炉灶前去烤衣被,一面租借被褥。小镇上很不易找到住处,先联系住到附近农村的谷仓里,太不方便,最后由文化馆协助让出了他们的办公室,睡地铺。旅社是有一家的,但大学生外出实习按规定不能住旅社。虽然住得很困难,但同学们对这个小镇实在非常喜爱,天不明就起来,画那晨雾中的小船、桥头卖鱼的苏州乡下姑娘、沿河飘拂的垂柳,捕捉那又绿了江南岸的春风。白天,小河浜里塞满了四乡的来船,几乎看不见水面了,那是画人物速写的好机会,各种脸型和服饰齐全。傍晚,宁静的小河里是空荡荡的了,但并不空虚,岸上的白墙、黑瓦、深褐色的木楼都倒映在水里了。乡镇,特色就在半乡半镇,介乎乡与镇之间,镇与乡之间难划明确的界线。镇的尽头,已是船坞、独木桥、菜畦,极目四顾,处处都是丛丛新柳掩映着的江南村落,过了一村又一村,而且远处的村落似乎总比近处更吸引人,引得我们永远向往远处。有一回我爬到一家四层楼工厂的屋顶上去远眺,顺着那些穿过镇里的河流向天际延伸,流经数不尽的隐隐村落,便都消失于青绿苍茫的江南沃野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杜牧今天伴我登临,不知他将如何更新他的绝句了!

甪直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古镇,盛传唐代大雕刻家杨惠之在此留有遗作,到底还能否找到他的手迹,由史家去研究,但正如菲底亚士一样,巨匠的风格是被接受继承了的。保圣寺里的一墙彩色壁塑,早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在那偏幽暗的殿堂里,还未及分辨出是山是海是罗汉的内容时,先就予人以起伏奔放的强烈的形体感受,这是带些装饰效果的抽象手法,极适合于巨幅壁塑或壁画的构图处理,首先着眼于整体设计的造型性。再细看,罗汉的表现和刻画又都极真实生动,人民能够理解。巨匠的艺术世界中,永远有人民,作者永远紧紧把握着人民性,这,就属于我们伟大的民族传统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足印 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