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湖南行(1)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7 10:31:47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春节,到一个朋友家吃饭,我带去一瓶湖南特产的佳酿,洁白透亮的葫芦瓷瓶,飘着两条大红的腰带,确是喜洋洋的节日礼品。我那朋友是品酒的里手,刚瞥见酒瓶,便惊喜起来:“呵!白沙液,多年未尝到了,你哪里搞来的?”

“我刚从湖南回来。”

“在北方住惯了,湖南的冬天不好过吧,室内无暖气够你冻的!”

“老皇历,宾馆里的暖气温度可高呢,我在室内穿件毛衣都嫌热,作起画来紧张时只穿衬衣。”

“你就是这老脾气,不顾身体。”

“五米多的油画铺开色调时能不紧张吗!”

“什么画搞这么大?”

“韶山,韶山画得太多了,但总被处理成脱离真实环境的孤立的圣地,不够亲切。这回湘绣厂要绣巨幅湘绣韶山,送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陈列,省委邀请我到湖南去就是为了作这画稿。”

“你又如何处理画面的呢?”

“我表现的韶山冲是湖南各地常见的秀丽的山冲,转过树丛和一些住房才在竹林深处找到毛主席的旧居,那是毛主席的诞生处,也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诞生处。中国多凤凰,中国的凤凰几乎全部都是诞生在鸡窝里的!”

“你这构思似乎不坏,但画面效果如何?”

“我这老王卖瓜不敢自夸,你几个月后到人大会堂湖南厅去评论这件巨幅湘绣吧!如今湘绣厂的几十位技师和工人们正分三班在日夜赶绣,我为他们工作的胜利祈祷!”

“那油画原稿呢?”

“原稿就留在长沙了。”

“你就画这一幅大画?”

“不,任务完成后我去湘西写生了一趟。”

“湘西!解放初期我在湘西住了两年,我们部队是去剿匪的,解放前湘西是土匪窝,这地方我可熟悉。”

我的话匣子打开了。抗日战争期间我也到过沅陵,湘西的土匪当时确是闻名的。这回我到凤凰县,人家带我去看一棵剥皮树,说是土霸王曾将不顺从的无辜者绑在这树上活活剥皮,我听了还有些余悸,有些恶心,很快就叫开车离开。归途中正碰上成群成群盛装的苗家姑娘去赶集,太美了,我请司机将车开得缓缓的,我一路细细欣赏她们,见到最出色的时候,便禁不住鼓起掌来,她们也会心地笑了,并指手划脚品评我们的上海牌小汽车。我特别喜爱湖南的蓝印花布,凤凰县还保留一家厂房,是“四人帮”倒后才恢复的。我去看了生产过程,看了现有的全部产品。产品品种还不丰富,主要是图样太老,太旧,太拘谨,而土印花布的特色应是粗犷与豪放。负责人说就是这些并不使我满意的作品,外贸部门已大量订购,生产供不应求呢!这里是画家黄永玉的家乡,永玉去年回来用大写意的手笔画了四块土印花布,带到广州被国际友人用一辆汽车作代价换去了,这辆汽车正在凤凰县里为四化奔驰!我听了这件事感到很欣羡,丹青能为故乡、为祖国贡献力量,这是画家们最美丽的梦!

有火车,有公路汽车,处处穿山洞,时时过大桥,交通已较方便,昔日的土匪窝今天已是直达长沙和贵阳的通途了。搜尽奇峰打草稿,我利用小汽车寻到了大庸县的张家界林场。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张家界林场确是失落在湖南的一颗风景明珠。这里峰峦陡起,连绵数十里,沿着曲曲弯弯的溪流,两岸石峰石壁奇突惊险,比桂林更密集,比黄山更粗野,林间猴子成群,攀在高高的树顶向你摇晃示威!林场的人们谈起遇见的各种珍禽异兽、虎豹毒蛇时也如叙述家常,特别提到有一种背水鸡,胸前长个口袋,下到溪边背水上山以饮幼禽。人们都说这里是旅游的处女地,湖南电影制片厂已写出拍摄的初稿,计划今年开拍。有的领导说要在此盖一批高级洋楼作宾馆,我不以为然,不如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木建造些简朴、清洁又舒适的茅屋别墅,不破坏山林的自然野趣。旅游的外宾并不都爱洋楼吧,当年路易十六的皇后玛利·安东娃内脱住腻了宫廷,偏要住到凡尔赛行宫附近特地为她设计的一幢茅楼里。

从湘西回到长沙,我的老伴也从北京到了长沙。她是湖南人,人们邀请她来看看别了40余年的故乡,我们一同回到她的诞生地郴州。我们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兵荒马乱中相识于重庆的,我这老女婿这回也是第一次去访问她的老家,脑际颇浮起一些美丽的浪漫色彩。然而,郴州一切都变了,到处是新房子,她什么也认不出了,旧居的地址也弄不清了,真煞风景!最后总算找到了她当年念书的小学,老师们热情地接待我们,孩子们围拢来,我指着鬓色斑斑的老伴给孩子们介绍:“她是你们的同学,你们的老大姐啊!”大家都乐开了!

过衡山,我们登上南岳,祝融峰是最近才开放的。听说在“四人帮”期间,有位老太太爬到了祝融峰脚下,要上去烧香,可就是不许她上去,她坐在地上不肯离去,给她食物她不吃,就是不走……听了这故事,我们感到上祝融峰太难得了,可惜这天大雾,不仅看不到日出,连山势树影都在朦胧飘忽中,只见近处松柏上挂满冰花,仿佛林海雪原,是罕见的南方的北国风光!

老友听得有些入神,不再插嘴了,他一面打开了白沙液,芬芳立即弥漫了斗室。

80年代

下一页竹海行(1)
上一页我和张家界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足印 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