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
“我是设计这里的建筑师,想带他们上去看看。”中年男子指指身后的摄影师和记者。保安马上挥手放行,他已经听说,自己服务的这个陈列馆,其建造者刚得了国际大奖。实际上,这个叫做“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国际奖项,有着“建筑界的诺贝尔”之称,在其创立33年之后,第一次授予中国建筑师。
走在通向楼顶的木头台阶上,摄影师不经意地问:“这是你改建的古建筑吗?”建筑师走在最前面,“你这么说是对我这个作品的最高评价,这是一个‘新’建筑。”他没有回头,正午的阳光垂直洒下,照在侧脸上。他就是王澍。
从鲁迅到沈从文
完成于2009年的南宋御街陈列馆只有几百平方米,是王澍强调的“以小见大”风格的典型。当《外滩画报》记者提出要以作品为背景采访和拍照时,王澍说:“那就去御街吧。”在御街陈列馆门口,王澍设计了透明钢化玻璃走道和下沉式庭院。参观者走在玻璃路面上,低头就可以看到遗址自下而上叠铺的南宋青砖路、元代大块石路和明清及民国的砖砌路,呈现御街完整的记忆。同时,这也解决了古代遗址和现代交通冲突的问题。
一根根木棍,像藤条一样“编织”成建筑的顶,借鉴了中国桥梁的传统建造方法。“我只是使用一些传统手法,你们感觉这个建筑风格古旧,但整个小楼没一处对古建筑的直接借用,”王澍说:“所以你们觉得这是个‘古’建筑,评价很高。”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引用评审词说明王澍获奖的理由。“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典礼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届时,王澍将被授予10万美元奖金和一枚铜质勋章。
王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他1985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位,三年后从该校研究生毕业。1995年,王澍到同济大学攻读博士,2000年回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从2003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在东南大学建筑系,王澍以狂傲著称,有关他的不少“传说”在建筑界广为流传,其中,版本最多、最知名的是王澍有关“一个半建筑师”的言论——他曾在硕士答辩会现场放言:“中国没有现代建筑师。如果有的话,最多一个半。我算一个,我的导师齐康算半个。”
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后,他的这段“辉煌”经历被媒体反复追问。当记者问及是否确有其事时,王澍哈哈大笑,“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事隔多年,衍生出太多版本,以至于我自己都搞不清当年是怎么说的。”他强调,“我只是要表达,中国建筑界虽然不时有思想的火花和批判的意见,却没有持续和深入,没有积累和传承,永远处于开端。”
大二时,王澍公开宣布,自己无课可上,没有老师可以教他。他曾写过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批判了整个近代中国建筑界的状态,从梁思成到导师齐康都被涉及;他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死屋手记》为自己的硕士论文命名,影射自己所在的建筑系乃至整个中国建筑界。这篇论文让王澍没能拿到学位,他却连一个字都没改,离开学校时还影印了五本放在学校阅览室。他的一位学弟记得,这篇论文被保存了很久,被后来的学生翻了一遍又一遍。
王澍将自己的经历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言论激烈,1990年代沉寂蛰居,2000年以后埋头工作。王澍记得在毕业十年后,与一位系里的老师碰面时,对方仍然忍不住旧话重提:“每当你从走廊的另外一头走过来,我们都感觉像是一把刀。那把刀寒气逼人,大家都会下意识地避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