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设计师刘凌和孙大为:尽量淡化中国身份带来的好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28 17:39:49 | 文章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华人设计师刘凌和孙大为。

当创始于1962年的法国时装品牌Cacharel聘请华人设计师刘凌和孙大为做品牌创意总监时,国人的震惊反而比法国人还强烈。关于中国设计突破高级时装界天花板的赞美蜂拥而至,而对于这对在巴黎生活工作十多年的设计师来说,拥有自己独立品牌Belle Ninon,获得法版“ELLE”举办的“时装设计新锐大奖赛”,进驻巴黎老牌时装屋都不过是一个时装设计师成熟的正常道路,与国籍关系甚少。“这是一种职业道德。每个设计师都不希望因为其他东西给自己带来知名度,我们是拿作品说话,希望别人先承认自己是个好设计师。中国身份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个优势,但我们不想通过它赢得关注。”孙大为接受我们专访时相当坦诚的说。

《21世纪》:去年你们在法版“ELLE”举办的“时装设计新锐大奖赛”获奖,更多是以自己品牌而非设计师的身份?

孙大为、刘凌:对,这是完全两个概念的事情。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比赛,但更多是对个人感兴趣而不是对个人企业品牌感兴趣。通常参加比赛的人未必是个成熟的设计师,作品也未必具有商业价值。而法国更在意你自己品牌的商业价值,获奖之后他会想办法怎么去帮助你的品牌,不是单独对个人。“时装设计新锐大奖赛”就像是个人品牌和投资方的桥梁,大家在意的是获奖后能继续做什么,不是个人选秀。

《21世纪》:法国时装界鲜少雇佣华人做设计总监,尤其像Cacharel这种老牌子。

孙大为、刘凌:的确,Cacharel有个特别完整的世界,从香水、成衣到配饰,法国从十几岁到七八十岁的人都很了解它的历史,这是融到法国文化里的。但它骨子里特别有好奇和进取心,是个很讲年轻感的品牌,我们都对这种冒险精神着迷,希望能把自己的元素加进去。它之前的设计总监是比利时人,再之前是南美人,从时装语言上来说,国籍并不那么重要。唯一需要调整的是,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客人是谁。Cacharel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在美国和日本(将来会回到中国),我们要研究这些市场,看她们在颜色、版型上能接受的程度在哪里,这样才知道把哪部分产品展示给这些客人。比如西方和东方人身体结构不一样,你的商业企划里肯定会根据东方人的身材做一部分处理,这个都是技术层面的。还有,Cacharel主要是玩颜色的,我们会看很多画展、找画家,把面料、衣服比例、质感、成品价格都控制在清晰的客户群里。

《21世纪》:在巴黎学习工作了十多年,“中国设计师”这一身份模糊了吗?它在哪些方面还在影响你们的作品(以Cacharel2012春夏系列为例)?

孙大为、刘凌:这个东西不是表现在形象里,而是我们骨子里做事的方式很像中国人。比如我们做Cacharel第一季大家都觉得很保守,中国人的思维会想先打个基础在那里,不希望建在空中,这和西方思维是很不一样的。受不同文化教育影响出来的性格不一样,有的设计师喜欢做很“咋”的东西,有的可能会好好延续前任的理念。说实话,中国身份给我们带来的都是优势,有时还会特意去淡化一下自己的优势。现在大家很少谈论国籍,围绕的只是设计本身。最多说他是哪个体系出来的,很少刨根究底问他是哪出生的。

《21世纪》:为Cacharel设计时,你们更多是从巴黎女孩的时装态度来思考?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孙大为、刘凌:Cacharel女孩大多在25岁左右,我们必须去感受她们的心态、喜欢的歌曲,听她们讲话的方式。女孩的思维本来就很难摸清楚,巴黎女孩应该是全世界最难伺候的。她们会受媒体影响,但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她们永远最在意衣服穿上后好不好看,而不是这个系列是谁设计的。她们甚至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时髦,有些女孩就是把自己奶奶的衣服穿出来,觉得很美。“你穿的像个奶奶”这在法语里是很不礼貌的,但很多女孩不在乎,她们认为展示自己的风格更重要。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