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用建筑征服世界的法国人让-努维尔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1-08 20:50:15 | 文章来源: 外滩画报

  

1987 年,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正式开放。这成为努维尔最成功的处女秀。这座楔形建筑位于传统居民区——圣日尔曼区,过去为巴黎贵族居住区,现在仍保留着上百年的公馆,大多数变为外国使馆和政府机关。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沿塞纳河而建,邻近巴黎圣母院,一面临街,建筑的两面墙呈现出非常不同的风貌。沿河的北面墙壁,他使用了一种新的玻璃材料,让其与圣母院的风格完美融合,还画出了了天际线。而临街的南面墙壁,他用一种全新的技术模仿了阿拉伯建筑中特有的挑窗台。努维尔说:“这个建筑的目的就是谈论阿拉伯文化,阿拉伯建筑的核心就是光线和几何形状。”多阴雨天气的法国无法与阿拉伯的日照条件媲美,所以努维尔想到,使用保温玻璃,并使用一种可以调节的几何形状来控制光照和气温。

努维尔跟团队发明了一种像照相机快门一样的电子装置,由电脑根据温度和亮度来自动调节,从而保持室内的光线永远适中。同时,这也创造了一种阿拉伯式的高贵;木质或大理石的挑窗台在阿拉伯人眼里是非常珍贵的,而玻璃制成的挑窗台也有同样的效果。因为这个设计太过成功,控光装置的快门很少需要改变。但政府为了照顾游客的情绪,就设定电脑每小时都会强制闪光一次,这大大惹恼了努维尔。从1987 年到现在,每换一届总统,努维尔都要去抗议一次,要求改回他的设置,但至今都未成功。

位于阿联酋的卢浮宫卫星馆,和位于巴黎的阿拉伯世界中心,在外形上毫无相似之处,但却同样传达了阿拉伯文化的精神内核,并与周遭环境和谐互补,从而成为让·努维尔建筑理念的绝佳范例。他在建筑中大量地使用高科技,先进材料,但在概念上则异常贴近历史和文化。

“20 世纪和21 世纪刚刚过去的这十年的悲剧在于,我们割裂了自己与地理环境和历史之间的联系。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城市,都是一个样子,像是被克隆出来的。电脑出现以后,克隆变得更加简单,同一个建筑只要稍稍地拉长,或者变宽,就可以在另外一个地方冒出来,材料、结构都没有改变,甚至颜色都一样。这些是没有灵魂、没有言语的建筑。”努维尔告诉记者,“我的每一件作品中,都在寻找事物真实的面貌,这不是一个时髦的想法,但这是做出真品的唯一办法。”

“我做的是修改,而不是割裂。” 努维尔再次强调了自己的建筑理念。

看一场努维尔导演的建筑电影

“文德斯,大卫·林奇,哦,太多了!”

当记者问起这位建筑师喜欢的导演时,努维尔回答道。他说:“建筑就像电影,总有故事要讲,总有情绪要表达。”

没能如愿成为艺术家的努维尔,在电影中找到了更多的共鸣。努维尔喜欢用电影来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在向人解释自己的作品时,他也爱用电影做比喻,“建筑的存在就像电影,是以实践和运动来衡量的。一个人思考、构想和阅读一个建筑物时,是以一连串连续的形式来进行的……建筑不只是形状、线条的组合,这在过去也许可行,但是今天,建筑意味着更多。”对他来说,建筑设计从开始构思到施工完成的过程,与一部电影的形成并无二致,而他自己就是掌镜的导演。

2006 年完工的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古瑟里剧院,是努维尔在美国的第一个项目。明尼阿波利斯是一座于19 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毗邻密西西比河,并依靠水利发展起庞大的面粉加工业。如今,工厂、仓库、水闸、磨坊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

古瑟里剧院的周围很空旷,有一座桥、一条河、一个瀑布和一家工厂。努维尔没有错过利用这些景观,他用黑色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架了建筑的主要结构,在一片白色的厂房中一下子凸显出来。一座“无尽的桥”从建筑的二楼平行延伸出来,横跨剧院门前的公路,桥的尽头是一整块玻璃,如同一个永远的取景框,将密西西比河上的石头桥、旁边的圣安东尼瀑布和巨型厂房凝成一幅安静的画面。

就像一个导演的背后有编剧、灯光师、艺术指导等人一样,努维尔的每个设计项目的开始,都凝结了一个团队的力量。每个项目设计开始之前,他会召集很多人来讨论项目的方案。这其中不但有工程建筑方面的专家,有当地的文化学者,还有他的同事,和来自各界的朋友。努维尔很看重这个过程,这其实也是建筑与环境、历史和文化对话的过程。他从中积累大量素材,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将所有的可能性一一罗列,构成一份巨大的清单。

接下来,则是他一个人的战斗,孤独地将资料吸收转化,完成质的飞跃,努维尔把这个过程称为“飞向天空”。努维尔说:“在许多工程的开始,我和我的团队以及其他参与者有许多会议,我们不断地讨论、分析。这就好像列目录一样简单,把该做的事情和不该做的事情列出来就行。接下来就是我做出选择的时候,这就像飞向天空,只能是我、建筑师本人的选择,这也是我的责任。”

在大量的研究报告面前,努维尔陷入孤独和沉思,等待灵光闪现。他承认自己很多好的构思都是在枕边完成的,“之前很多人热烈讨论的头脑风暴,跟此时的寂静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反差。”努维尔说。

在沉思中得出方案的努维尔,开始与他的团队沟通,向他们解释自己的理念,选择这些材料的原因,如何处理灯光等一系列问题。充分沟通后,他们开始绘制图纸,制作模型。最初的方案并非不可修改,“我把我的第一个方案看作是一个感觉的信封,这里面包括了我认为可以起作用的因素。就像导演会返回修改剧本,我们也会在进行的过程中修改方案。”

与导演们一样,努维尔也喜欢光,并像使用玻璃和混凝土一样使用光。“传统的建筑以固定的体量为基础,忽略了光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多样性。光会改变建筑的形态,对我来说,使用光的感染力是我的建筑中最基本的东西,我的建筑经常被五六组不同的灯光环绕。”

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是一座关于精确空间中光线组织和变化的建筑,也是努维尔的建筑和电影院模拟关系最接近的作品。中心南墙面有自动的照片感光的控光装置,在中心有悬挂条纹大理石的采光井,这可以为室内带来光线层次、空间体积和开放闭合感的忽然转换。这座建筑因它所造成的对比和复杂而富有趣味,它使得参观建筑就像看一个电影的连续镜头。“变化的结果根据穿过它的不同路线,在不同的体积和不同的光线层次之间,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照相机镜头的视角和光圈。” 努维尔说。

“愚蠢的建筑迟早会被废弃”

1987 年以后,努维尔声名大振,事务所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努维尔向他的下一个目标发出了挑战——摩天楼,为此,他将手下的员工扩展到100 人。

“无穷塔”(Endless Tower) 是努维尔建筑生涯中一件特殊的作品。这座预计400 米高的建筑,是努维尔的一次狂想,在他的设计中,墙面从下往上分别由花岗岩、铝、不锈钢、玻璃建造,颜色越来越浅色,以至于人们抬头仰视时,它就如同逐渐消失在空中一般。这座塔计划建在巴黎,如果建成,将成为世界上最薄的摩天楼。

然而,1990 年代的巴黎,房地产市场低迷,扩大后的事务所不堪重负,继而倒闭,努维尔背上了巨额债务。1994年,公司重组,努维尔从老板变成了雇员。直到2004 年才还清债务和税款,重新获得公司一半的股份。经过重组的公司逐渐走向正轨,努维尔的项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我不知道下一个建筑会是什么样,”努维尔说, “但肯定的是,我需要大量的分析数据和文字资料,这是我想象的基础。”

建于2005 年的巴塞罗那阿格巴(Torre Agbar)大厦,已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座子弹形的大楼,墙面由25 种颜色的铝格,和近6 万扇彩色玻璃窗拼成,罩住了整座建筑。可以根据天气调节,增强了内部空间的光照,又能隔热保温。太阳升起落下,大厦也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远远看去仿佛大楼表面泛起了波光,又好想一股巨大的水流正冲向天际。

2007 年,纽约的11 大街与19 街交界处的100-11 大厦破土动工,它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哈德逊河畔,与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IAC大楼相邻。当让·努维尔获得这个项目时,他兴奋地给好友弗兰克·盖里打去电话,用法语说:“我来了!”

这栋23 层的公寓楼是如此的与众不同,通体由不规则的玻璃窗拼贴而成,如同升级版的蒙德里安的抽象画。每块玻璃的大小、透明度、倾斜角度都不同,所以人们在不同地点、时间观看,就会看到不同的效果。照例,努维尔包揽了这座公寓的全部内部装潢,金属感的厨房,触控的洗手间,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整面墙一样大的玻璃窗,视野开阔。

而纽约当代美术馆(MoMA)也将75 层的摩天大厦项目交给了努维尔。这是一座钢和玻璃结构,扭曲的、“锋利”的大厦。努维尔的商业伙伴米歇尔·帕里西(Michel Pelissié)说:“这是他现在最重要的项目。”为了一圆摩天楼之梦,努维尔十分渴望得到这个项目,甚至敦促帕里西不要在谈判费用时与开发商太过计较。

努维尔常被人指责作品不够考虑实际,浪费资源,维护费用高昂。努维尔认为,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人人都在谈,但这件事不用多谈,只是需要行动。“在做建筑设计时,你不仅要考虑建筑成本,还要计算维护成本和运营成本,我们要把近二十年的预算都计算进去,然后选择最便宜的那个。所以这是理论和现实的差距,理论人人都同意,但现实是另外一回事。因为你得投入更多钱。但当你问人要钱时,人人都说不。对我来说,可持续性的建筑不仅仅是关于材料、结构,而是一种概念,建造可以长久留存下去的建筑,因为愚蠢的建筑迟早会被废弃。”

“我总是在设计不同的建筑,从不使用相似的语汇,”努维尔说,“但我的设计态度从未改变,我关心的价值从未改变,建筑是时代的缩影,这是我对建筑的定义。”

让·努维尔的枕边,常年放着葡萄牙诗人佩索阿的日记式的诗集《不安之书》。“它让我感到平静。对于像我这样太过忙碌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哲学的洗礼,是必要的宣泄。”

“我永远生活于现在。未来怎样我不知道,而过去已非我所有。前者具有一切可能性,使我感到压力,后者是虚无的现实。”生活在现在,也是努维尔的信条。他常说自己是一个享乐主义者。“我从没遇到过像他这么不在乎钱的人,”努维尔多年的好友吉尔博·布朗斯通(Gilbert Brownstone)说,“他喜欢意大利食物和好的红酒,只要有了这些,他就烦恼全无。”

在外奔波时,努维尔经常会挂念自己13 岁的女儿。这是他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孩子,天生大脑损伤,不会说话、写字和走路,只能在别人的看护下度日。“她喜欢电脑,还会拍些照片,我想,也许她能成为一名非常特殊的摄影师。”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