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生活> 音乐

鲍勃-马利始创乐队哭泣者首次来华巡演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0-18 09:04:07 | 文章来源: 新浪娱乐

鲍勃-马利始创乐队哭泣者来华巡演海报

鲍勃-马利始创乐队哭泣者来华巡演海报

助阵嘉宾——龙神道

助阵嘉宾——龙神道

 The Wailers“哭泣者”乐队是鲍勃·马利的始创乐队,他们延续Bob Marley伟大的雷鬼精神,以自由、奔放的雷鬼音乐形态在全世界进行独立演出,让全球乐迷依然为之深深陶醉……2013年11月,The Wailers将带着他们让乐迷为之疯狂的纯正雷鬼之音和浓浓的牙买加风情,首次登陆中国。联袂中国雷鬼乐队龙神道,中国乐迷即将迎来世界级雷鬼音乐之旅。

1961年,Marley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1964年Marley组建了“Wailing Wailers”乐队,1978年在“一份爱,一份和平”的音乐会上,Marley将牙买加总理曼利和他最大的政敌的手握在一起,高举过头顶,这一象征和解的动作载入了史册。Marley与他乐队在雷鬼乐的形态里给予牙买加人民自尊、自信和和平。

1968年,乐队正式改名为“The Wailers”乐队。1971年推出的《Catch A Fire》引起英美乐界的关注1973年发行了《Burnin‘1973》,更是让全世界的乐迷都认识了他们。

1974年,“The Wailers”在英国巡演中第一次唱出了那首令全世界陶醉的经典之作《No Woman No Cry》,歌曲用最动人的旋律和只有雷鬼乐才有的哀惋而强烈的节奏打动了所有人。陆续推出《Exodus》、《Kaya》两张专辑后,1979年Marley在《Survival》里发出了对全世界的白人怒吼,而他的“Zimbabwe”更是成为了当时为独立而战的津巴布韦的国歌。他说:任何为了正义而呐喊的人都是哭泣者。虽然Bob Marley已经在1984年英年早逝,但The Wailers乐队仍不断有受歌迷喜欢的作品推出并持续在全球各地巡回演出。

乐队成员:

Aston Francis Barrett—歌手

Audley Burns Chisholm—吉他

Cegee Georgette Yvonne Victory—伴唱

Dwayne Desmond Anglin—键盘

Ernest Keith Sterling Mcleod—键盘

Ernest Williams—歌手

Lawrence Avery Wilson—歌手

Vincent George Henry—贝斯

助阵嘉宾——龙神道

“龙神道”是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雷鬼乐队,而古筝等中国元素的加入反而让他们超越中国观众、成为众多外国朋友推崇的乐队。

龙神道是一支新鲜的乐队,它在名号刚诞生一年有余时即引领了全国的雷鬼风潮,它的现场青春涌动、歌舞不停。

雷鬼音乐——由来

雷鬼音乐是早期牙买加的流行音乐之一,它不仅融合了美国节奏蓝调的抒情曲风,同时结合了传统非洲节奏,原始牙买加民俗音乐。这种风格包含了弱拍中音节省略,向上拍击的吉他弹奏,以及人声合唱。听众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一个明显的节奏和固定的旋律线。拥有自成一派、懒洋洋的独特节奏。而雷鬼歌曲歌词多以拉斯特法里(牙买加黑人教派)的宗教传统为主,强调社会,政治及人文的关怀。

Bob Marley和他的乐团“The Wailers”是雷鬼音乐的鼻祖。雷鬼音乐在上世纪70年代成功传入美国后,逐渐影响了白人乐手。虽然只有少数的牙买加乐手的音乐流行于世界,但在过去的20年间,雷鬼音乐对其他各种音乐都有深远的影响。主流摇滚乐手Eric Clapton、警察乐队、UB40、和Fugees等等,都将雷鬼融入他们的音乐中,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在舞曲方面。现在雷鬼音乐已经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音乐类型。

雷鬼文化——“脏辫”和“雷鬼舞”

说到“雷鬼”这个名称的由来,事实上它是来自于牙买加某个街道的名称,意思指的是日常生活当中一些琐琐碎碎的事情。早期的雷鬼乐其实是一群住在都市里的穷人用来表达抗议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内容方面大部份都是写一些社会革命的言论。而随着雷鬼音乐的流行,这种从拉丁美洲中下阶层发展出来的音乐,也将众多拉美风情带入到文化潮流中。其中最为突出的两个例子是“脏辫”和“雷鬼舞”。

“脏辫”是牙买加的拉斯特法里(RASTAFARI)教派文化当中的发型。拉斯特法里教徒必须留脏辫并且要留胡子。这种发型也是雷鬼、嘻哈文化的代表发型。上个世纪60-70年代随着雷鬼音乐的流行程度提高,又出现了一批像Bob Marley这样的艺术家更是掀起了一股“脏辫”热潮,从上个纪开始“脏辫”就和摇滚乐、流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量的摇滚乐队、嘻哈艺人都以此发型活跃在世界各大音乐节上。

“雷鬼舞”的流行,也得益雷鬼音乐的流行。自雷鬼音乐开始风靡世界开始,世界各地舞厅的DJ在雷鬼乐中加入大量的说唱,这么一来,不仅加强了音乐的节奏感,同时也让跳舞的群众更带劲儿。跟随这样的节奏,又逐渐发展出独有的舞蹈动作。“雷鬼舞”有许多胯部扭动的动作,性感而狂野。非常纯的雷鬼舞是那种一看就觉得很原始的舞蹈。起初的雷鬼舞是人们用来发泄情绪的一种简单方式。但后来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了改变,逐渐融合了其它舞蹈动作。所以雷鬼舞掺杂了其它很多元素在里面,更有了不同的美感。现代的“雷鬼舞”融合了雷鬼音乐、嘻哈文化和拉丁音乐的元素,是一种充满快乐和性感的舞蹈。

鲍勃·马利和“哭泣者”乐队的传奇

鲍勃·马利(Bob Marley,1945年2月6日-1981年5月11日),牙买加唱作歌手,雷鬼乐鼻祖。是他将牙买加雷鬼乐(Reggae)带往欧美流行音乐及摇滚乐的领域,成功将牙买加雷鬼乐传入西方,对西方流行音乐产生巨大影响。

他还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他的音乐反映了牙买加复杂的政治文化,还推动了拉斯特法里运动(上世纪30年代从牙买加兴起的黑人基督教宗教运动)。

1945年2月6日,罗伯特·纳斯特·马利/Robert Nesta Marley(鲍勃。马利原名)生于牙买加圣安妮/St. Ann's Parish(一个地名)的乡村,是一个中年白人和黑人少女的儿子。他14岁离家去金斯敦,成为一个本地歌手和教士Rastafarian Joe Higgs的学生,开始音乐生涯。

因其童年的时光都在贫民窟中度过。音乐和足球是唯一能给他快乐的东西。这段生活在马利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他永远成为了人民、特别是贫苦劳动者的代言人和一名反种族主义的斗士。

1960年马利开始了演唱生涯。他的音乐风格深受Sam Cook(萨姆·库克)、Fats Domind(胖子多米诺)的影响,另外,Joe Higgs(乔·希金斯)对马利的帮助是巨大的。虽然他在以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给马利真正的经济回报。但是他教会了马利弹吉他、作曲,还使马利开始接触“Rastafarireligion”(拉斯塔法教)。

1964年,马利在经过最初颠沛流离的音乐生活后,已经在牙买加小有名气。他与Jimmy Cliff(吉米·克利夫)和Desmond Dekker(德斯蒙德·德克尔)、Junior Braithwaite(朱尼奥·布雷斯维特)、Beverley Kelso(贝弗利·凯尔索)、Cherry Smith(彻里·史密斯)组建了“Wailing Wailers“(哭泣着的哭泣者)乐队。脾气温和的马利以他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和才华成为乐队的核心。对于乐队的名字,马利曾说:“任何为了正义与公正而呐喊的人都是哭泣者。”在音乐风格上他们将爵士与牙买加的曼陀乐和斯加乐结合在一起。乐队除了翻唱一些The Beatles(甲壳虫)、Bob Dylan(鲍勃·迪伦)的歌曲外也演唱自己的优秀作品。

1966年,布雷斯维特离开了乐队,刚刚结婚的马利也到他母亲居住的美国特拉华州呆了一段时间,直到美国政府要他参加越战。反对暴力的马利没有同意,他回到牙买加联合以前的乐队成员重组了“哭嚎者”乐队,并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Wailin'soul ”(哭泣灵魂)。发行了一些引起轰动的单曲。这些歌曲有真挚委婉的爱情故事、反种族歧视的战斗号角、有犀利的政治宣言、也有对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和向往的描述。此时马利的音乐风格也已经将斯加音乐向低迷、节奏强烈、又极具感染力的雷鬼音乐倾斜。但由于主流音乐界对雷鬼乐这种第三世界国家音乐的蔑视,乐队发行的单曲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唱片公司很快就破产了。乐队成员因吸毒被捕入狱。马利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1968年,乐队正式改名为“哭泣者”乐队。并签约“黑马”唱片公司。1971年乐队推出了专辑《Catch A Fire》(引火烧身),引起英美音乐界的广泛关注。1973年又发行了专辑《Burnin'1973》(灼烧),借上一张专辑的良好势头,这张专辑让全世界的乐迷都认识了这支乐队。尤其是广大的有色人种和第三世界人民,更因为马利唱出了他们的心声而感动不已。

马利在歌中唱道:“从头脑的奴役中解放自己,只有我们自己能放飞我们的思想。不要怕什么原子能,因为没有谁能阻挡这个时代。如果我们只是静待观望,那我们扼杀我们希望的时光还要有多长?为什么不放声歌唱,歌唱这些自由的旋律,因为我的所有,只是这些救赎歌曲。”这张专辑中很多歌曲都被其他乐队或乐手翻唱。其中最有名的是“I Shot The Sheriff”(我向警长开枪),它被著名音乐人Clapton(克莱普顿)翻唱并取得英国排行榜榜首地位。乐队终于开始走出低谷。

1974年马利和他的乐队在英国巡回演出中第一次唱出了那首令整个世界陶醉的雷鬼音乐经典之作《No Woman No Cry》(不,女人不要哭泣)。歌曲用最动人的旋律和只有雷鬼乐才有的哀惋而强烈的节奏打动了所有听过它的人,包括那些以前蔑视过雷鬼乐的人。马利和雷鬼乐一下子变成了最有人缘的乐手和音乐。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以前苦难的生活,在这首歌中马利唱道:“即便在更光辉的未来,你也不能忘掉过去。”于是,在1976年,马利决定在牙买加举行一场名为“微笑的牙买加”的个人音乐会。

1976年正是牙买加大选之年,全国人民党和牙买加工党这两个对立的政党为了获得大选胜利几乎使得牙买加分裂了。牙买加人民也分裂成了两派。暴力和犯罪充斥了整个国家。马利有很多歌因其对人民的不幸遭遇的关注和对现行政府的无能的抨击也被宣布为非法。而马利看到他深爱的祖国因为内部矛盾而痛苦挣扎,他深爱的人民因为暴力而自相残杀。一种责任感驱使他要为他的祖国和人民做点什么,于是马利开始准备他的“微笑的牙买加”个人音乐会。但在音乐会举行的前一天,当马利、丽塔和其他一些人在进行最后的排练的时候,五名枪手突然闯入,对他们疯狂扫射。幸运的是这次谋杀并没有成功,但马利和丽塔都负了伤。尽管如此,马利仍然在第二天举行了他的演唱会。事后,他们终于知道这次谋杀是牙买加工党的武装人员所为,在这次事件之后,马利暂时离开了他的祖国。

1977年马利陆续推出了《Exodus》(出走埃及)、《Kaya》(日本榧树)两张专辑,都成为马利发行量最好的专辑。在1978年,马利回到了牙买加参加一场名为“一份爱,一份和平”的音乐会,那时的牙买加已经沦为一个充斥暴力和犯罪的国家,你只要花上十元钱就可以雇佣一个杀手去杀人。马利此次回国是为结束这种让他痛心的恐怖状况。于是,在这场演唱会上,他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伟大的事业。马利将牙买加总理曼利和他最大的政敌西加的手握在一起,高高举过了头顶。这一象征宽容和解的动作永远载入了牙买加的史册。

1978年马利第一次来到非洲,来到他的祖居之地——埃塞俄比亚。1979年,马利把他在非洲的所有感受写在了新专辑《Survival》(幸存者)里。接着他又在“Zimbabwe”(津巴布韦)中发出了战斗的檄文:“我们将不得不进行战斗,为了我们的权利而战斗。”当时还在为独立而战的津巴布韦斗士将这首歌当作他们的国歌。当他们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马利作为唯一被邀请的外国艺术家参加了津巴布韦的独立庆典。在马利心中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和崇高的荣誉。

1980年马利开始了他最后一次欧洲巡回演唱会。这次演出轰动了整个欧洲。从柏林到巴塞罗那到米兰再到都柏林。马利所到之处任何乐队和歌手都无法与之抗衡。

1981年5月11日,鲍勃·马利在迈阿密的医院里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牙买加、雷鬼乐和全世界的歌迷。年仅36岁。他最后写道:“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完成了工作,飞回了故乡。”在21日,鲍勃·马利的国葬在牙买加金斯顿的埃塞俄比亚正教大教堂隆重举行。从金斯顿到马利的出生地圣安娜区挤满了群众,他们打着拉斯塔法教的标语,手持马利的照片和象征和平宽容的棕榈叶为鲍勃·马利送葬。就在马利逝世前一个星期,他被授予“牙买加荣誉勋章”。牙买加全国人民党领导人曼利在颂词中对鲍勃·马利做了这样的概括:“他是一个天才。属于那种一代人中才可能出现一个的伟人。他开创了一种民间艺术,一种民间的形式。凭借他内在的神奇信念、诚挚的情感以及高超的技艺,将这种艺术形式成功地融入了世界艺术之中,并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演出时间、地点:

上海/2013年11月6日20:00--23:00/MAO Live House

北京/ 2013年11月7日20:00--23:00/ THE ONE CLUB(718文化创意园5号“壹空间”)

演出内容:

The Wailers哭泣者乐队经典现场秀+龙神道乐队助阵演出+电音派对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