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音乐

刘索拉:不跨界,怎么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1-11 10:43:31 | 文章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刘索拉:不跨界,怎么活
刘索拉

本刊记者 江素云

歌诗图跨界人物点评

刘索拉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作曲家、人声表演家,也曾被视为中国真正的“现代派”的作家。她的小说被看成是我国新时期“先锋派小说”的首批作品,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表现当代中国80年代的现实。

刘索拉作为中国先锋文化和音乐的探索者,沉浸在艺术和文学的殿堂里,不被一般人的成见束缚自我思维和行动,不拘泥于世俗,果敢地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自由享受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奔放人生。

刘索拉有篇小说叫《你活着因为你有同类》,她说:“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同类。”她在音乐、文学、电影、绘画、建筑、设计、商业以及时尚界等等穿梭游弋的过程,是一次寻找同类的旅程,伴随一生。

1985年,她以《你别无选择》和《蓝天碧海》从音乐学院的作曲系一步跨到小说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紧接着,她跨越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从北京到纽约、孟菲斯、旧金山直到伦敦,她跟Punk音乐家合作过,跟Rap音乐家也合作过,跟摇滚音乐家一起做音乐剧;在纽约做《蓝调在东方》时,她接触到一流的爵士音乐家。

她也画画,她的音乐里常有画面。在专辑《缠》里,那支有名的《醉态》(Drunk On Images)描绘的是杨贵妃醉酒后的千娇百媚;在《六月雪》里,她用箫、日本打击乐、非洲打击乐和爵士鼓讲述那个“定要感得六月冰花滚似锦,免著我尸骸现”的屈死女子的故事。

十几岁时,她就给郭路生(食指)、惠特曼的诗配上音乐,唱。唱了就觉得自由。她也喜欢“看”音乐。站在陈丹青那些巨大的组画面前,她嘴里开始发声音,说要开个音乐会,专门唱那些画。她从郭文景的乐谱里看出结构和旋律的特异;另一次在德国听了陈晓勇,觉得他的音乐形状很好看。

今年,她在北大讲座,讲题一如既往地跨越:《音乐中的诱惑力-莫扎特唐璜与金瓶梅词话中音乐曲牌》。她当众朗诵《金瓶梅》里的词句,令一位21岁的保守青年愤然摔门离场。刘索拉对此的回应是:“我很怕只把自己锁在学院里的学生,知识分子要有智慧,智慧要广泛,要有探索精神。”

她早早看过廖一梅的剧本,特意从国外飞回来感受现嘲悲观主义三部曲终结篇《柔软》。她参与到孟京辉、王朔、姜文以及西川等组成“时尚艺术联盟”,在未来3年里继续跨界捣鼓“好玩的东西”。

在如此广袤的人生海洋里,刘索拉做得心应手,不做作、不违心。她说,这不仅仅是跨界,这就是她的生活。

人物周刊:许多人是从《你别无选择》开始认识你的。在音乐学院念书,怎么会想到写小说?

刘索拉:我从3岁开始学钢琴,不喜欢,学得乱七八糟的;17岁开始弹吉他,唱披头士。后来上音乐学院,老师教你怎么按照和声规律、曲式结构,来发展组织音乐,学了很多最基础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贝多芬的音乐越来越失去强烈的感觉,那种英雄主义的声音跟我越来越远。

写《你别无选择》的时候,有一群朋友在出版社工作,大家在一块玩儿。我写了部分稿子--那时是手写的,现在不知道扔哪儿去了--就想着,谁能给我打成铅字儿就行。那时我只想看着自己的稿子变成铅字儿,没别的。李陀先生看了之后给了特别大的鼓励,说,这东西好,你得往下写。啊,这就好啊?我觉得挺有意思,就往下写。写完之后他真的帮我给了朱伟,给了王蒙先生,这小说就变成铅字儿了。又有一天李陀先生来我说,索拉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这篇作品被王蒙先生评为今年横空出世的作品,你成功啦。那时有一些朋友在场,大家都举杯庆贺。我就傻了,没明白这成功是什么意思。紧接着一系列的反应就更让人傻了,各家报纸对此争论不休,要么捧成里程碑,要么说这根本就不是中国人写的。

那时候已经快毕业了,我就想退学,就是彻底把音乐扔了,不干了。我想改行到电影学院学导演,要不就去做摇滚乐。我的老师赵宋光先生跟我说,你这种人最适合做音乐,因为你真诚;他说音乐是宇宙间最高尚的感情,高于任何艺术形式,你不应该纠缠在文字情调里。

后来我也意识到,光写作不过瘾,因为写作对我而言太实了,我喜欢虚的东西。音乐还有点体力活的感觉,更过瘾。就我的性格,写作不能满足我的虚荣心。

人物周刊:还是守住了音乐。那么音乐给了你什么?

刘索拉:尽管不喜欢自己在音乐学院的那种状态,但是我有直觉,我不会和音乐分手。音乐对我来说,是替我找到了一种生活方式,不玩音乐我真不知道干啥呢?音乐给了我自由。

第一次去美国访问的时候,碰到了芝加哥派的蓝调音乐大师朱尼尔·威尔斯,听到了真正的蓝调,一下子把我打中了,我心说:这声音才是我要的!

做《中国拼贴》的时候,我就用了一个人声和一把琵琶,对我的声音是个挑战,对作曲法是个挑战,对琵琶演奏家也是个挑战。我就想着怎么把原始能量全部放出来。那时候脑子全是父亲的去世,感觉到一种来自阴间的能量,贯穿全身。我就变成了这个能量,把自个儿抛出去。我觉得我的灵魂需要那种声音。

人物周刊:你去年出的《口红集》像是女权读本兼宣言,画的那些插图也挺有趣的。记得有句是:“在床上寂寞使年轻女人忘记自己的魅力,在床上繁忙使年轻女人忽略了自己的愚蠢。”

刘索拉:我们这一代女性都挺强的,活着就要有一种尊严。今天,更年轻的女孩,干脆放弃尊严,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她们不知道生活的方向是什么,放弃尊严还成了时髦,她们还不认为是迷失,这是悲哀的。我作为老前辈替她们着急,替她们担心。青春那点东西非常薄,而且经不起伤害,一伤害,你的青春就完了。如果你长点别的东西,你的人生就厚重得多,而且会活得高兴得多。

人物周刊:你的生活半径特别大,事业、朋友的跨度也很大。这种生活会让人变得更快乐更聪明吗?

刘索拉:我真是特别幸运,这一路我结交了各种朋友,好多是黑人音乐家朋友,他们保护我,也教我使用声音的能量。我不知道,没法分析我对这些音乐家的感情。我觉得那些经历很丰富的人,或者在人前没遮没拦的人都是单纯的。你看洪晃,整个一北京大妞,但她活明白了,也给周围人带来快乐。漂亮女人到处都是,可聪明女人是世间真正的尤物。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