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音乐

音乐与政治:张铁志的两条战线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27 15:42:45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音乐与政治:张铁志的两条战线

  张铁志 台湾知名政治与文化评论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候选人,现任《新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在两岸出版过《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时代的噪音》等书。现为《南方都市报》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评委,为《中国时报》、《信报》,《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等媒体撰写专栏。

 音乐与政治:张铁志的两条战线

《时代的噪音》,张铁志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9月版,28.00元。

  12月18日的广州学而优书店,张铁志为他的新书《时代的噪音》举行讲座。他个子挺高,架着黑框眼镜,斯文儒雅,脸色有些疲惫,语速极快。讲座说的是音乐,内核却比音乐更宽广。乐队“五条人”的助兴演出将现场气氛调动了起来,有观众为这音乐潸然泪下。

  张铁志目前是台湾新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在台湾他是一名政治与摇滚评论员。但为大陆读者所熟知的,是他乐评人的身份。“刚开始很多人只知道我其中一个身份,还以为有两个张铁志,把我混淆了。”张铁志笑着说,对于多重身份带来的困扰,他曾疑惑过,是否需要另取笔名来写音乐评论。

  虽然《声音与愤怒》和《时代的噪音》俨然已成为许多乐迷的“摇滚乐指南针”,但对张铁志而言,走上乐评人的道路实属意外。

  1995年,张铁志在媒体上开始写自己的第一个专栏,内容是关于政治、文化。自小被叔叔带着去听音乐,听了不少摇滚乐唱片、卡带,但音乐却始终在他的书写之外。

  转折发生在1997年。当时,张铁志在台大念政治学研究生,得知英国音乐杂志《NM E》邀请很多摇滚乐队批评首相布莱尔新中间路线一事。“本来我以为90年代年轻的摇滚乐队没有太深刻的政治意识,可看到我喜欢的那些音乐人,全都反应那么强烈,我被震撼到了。”

  此时,刚好有本音乐杂志邀请他写乐评,当时台湾很少人介绍音乐与政治相关的文章,于是,他便将布莱尔事件引用到文章中,成了他人生中第一篇乐评。由于从本科起,他参与了台湾很多民权运动,包括环保的、性别的政治运动,也由于97年这篇评论,引发了他去挖掘摇滚与社会连结的历史,他知道了许多音乐人介入社会现实改革的事迹,并深有体会。

  “很多人通过音乐去了解社会议题,譬如黑白民权问题、反越战等。这都让我看到了音乐和政治结合的可能性。”他又陆续写了几篇关于类似的文章,如酷玩乐队(Coldplay)关心公平贸易的问题、U 2从1999年开始介入关于非洲发展的辩论。

  在台湾,没有谁像张铁志那样推崇音乐的政治性。2004年在台湾出版的《声音与愤怒》,便是张铁志初次将两者结合的成果,当年被《联合报》选为年度好书之一,在台湾畅销,前后印刷了十版。2008年在大陆出版时,虽有郝舫、王小峰等内地知名评论人在博客上推荐,却遭读者冷落。张铁志试图从中找出答案,他得知周云蓬不愿意背负“抗议歌手”标签时,顿时觉悟:“台湾音乐过去就是小情小爱、风花雪月的,所以会觉得我的东西让大家很震撼。”但大陆刚从革命时期解放出来,过去音乐背负过多政治功能,现在更希望音乐回归到音乐本身,“他们不愿意在音乐里掺和太多政治取向。”

  通过近两三年对大陆的了解,张铁志发现大陆和台湾对彼此的了解都比较肤浅。他决定要充当两者间的“桥梁”:“我在大陆的媒体写介绍台湾时政的文章,在台湾则写介绍大陆的,比如去年海子逝世20周年,我就在台湾《旺报》做了海子大专题。你不会相信,好多台湾人根本不知道海子。”

  今年他开始在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城市画报上写专栏,在南都周刊、经济观察报等发表文章,有大举“进攻”大陆媒体圈的意思,不过他坦言现在还摸不到路子,不敢贸然在大陆的媒体上写大陆,因为还不知道怎么控制尺度。

  张铁志用“两条战线”来比喻音乐与政治,在他眼里,音乐与政治是统一的。“我学政治学是为了知道如何改变政治问题。同样地,摇滚乐也是在寻找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我觉得艺术家一定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时代的噪音》便是从音乐人的角度,介绍了从迪伦到U 2等美国音乐家用音乐介入政治的故事。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