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市场

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复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7-04 09:57:51 | 文章来源: 财富堂

苏富比拍卖现场

最近,在写一篇关于2014年春拍的观察文章时,和某媒体的编辑有了一场小小的探讨,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自2008年高峰后下滑至今,仍在反复寻底过程中;而该编辑认为,你这么说,会不会有人拿反向例子来举证呢?我觉得有道理,因此,就试图在市场公开的数据里面寻找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复苏的结论,而这个话题的确是很多人所关心的,尽管他们从未购买过任何一件当代艺术品。

两个夜场,两种气候

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是第一次确证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大滑坡,因为夜场的特殊期望值和标杆意味,其成交的好坏直接预示着后市的行情冷暖。此前的2008年春拍,中国当代艺术一路高歌,但是年9月,全球金融风暴发生,艺术品市场如何变化令所有关心者敏感,香港苏富比的夜场果然刮起寒风,当晚,多件本来有希望创艺术家个人纪录的巨作流拍。

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亚洲现当代夜场,16件中国当代艺术流拍9件。刘炜的三联画《革命家庭》系列代表作,170x381,估价1200万至1800万元(港币,下同),流拍;张晓刚《血缘:大家庭一号》150x179,拍出2029万元;张晓刚《血缘:姐姐》130x100,估价1000万至1500万元,流拍;岳敏君《脑海之一》,140x120,拍出482万元;代表作《天空》200x281,流拍;曾梵志《安迪沃霍来到中国》,215x331,估价2000万至3000万元,流拍。

当时,笔者记得苏富比的程寿康先生就说过一句只有经历过长期市场摸爬滚打的人才说得出的话:中国当代艺术恐怕要过五年才能起来。这句话笔者曾多次引用,原因也就是这五六年来,不断有人在关心和探讨这个何时回暖复苏的话题。

五年过去了,市场到底复苏了没有?请看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亚洲现当代夜场战绩:11件中国当代艺术流拍3件。刘炜《爹爹在看电视》80x100,拍出1084万元;张晓刚《血缘:大家庭3号》拍出9420万元,此作是原藏家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4736万元购得;岳敏君《垃圾山》,198x278,拍出1204万元;《狂笑》189x199,拍出1204万元;曾梵志《江山如此多娇6号》,250x500,拍出2252万元。

如果仅以上述两组数据对照,结论再明确不过了: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回暖。

中国当代艺术登陆国际市场10年市况对比

我们再把眼光放宽到中国当代艺术登陆国际舞台以来的市场份额作数据比较。

香港苏富比最先涉足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自2004年秋拍起连续三次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成交总值分别达到了295万美元、527万美元和901万美元,很明显是连贯上行的。到2006年春拍,中国当代艺术风终于吹到了纽约苏富比,该场拍卖会上,张晓刚的作品首次拍到了100万美元以上。也在同一年同一季,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上,中国当代艺术大约取得了7000万元(港币,下同)的成交额,此后,中国当代艺术连续以单独专场的形式出现在香港苏富比,取得的成交额分别为2006年秋拍8700万元、2007年春拍1亿元、2007年秋拍2.6亿元、2008年春拍达到3亿元,对应于上述每一季,成交的当代艺术品单件平均价分别达到63万元、77万元、195万元和148万元,在2008年春拍,目前已知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期最高点时,该季成交额继续放大,但单件平均价却同比明显下降。

量价背离,这个信号发出后,我们看到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国当代艺术不但夜场连连遭遇流拍,整个秋拍的中国当代艺术成交总额也下降为1.53亿元,比上一季猛降近50%,单件平均价也再次降为60万元。

经此役后,香港苏富比及时调整战略,不再单独设立中国当代艺术专场,而改为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在此后的亚洲当代专场中,中国当代艺术的份额基本都占三分之二左右。经过将近2年的调整后,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国当代艺术的成交额又上升到2.6亿元。单件平均价又升至159万元。苏富比的策略是每年都重点推出一个当代艺术亮点,2010年秋拍之所以成交高企,是推出了一个欧洲藏家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成交2亿元。

此后,2011年苏富比春拍是尤伦斯专场,成交了4.27亿元;2011年秋拍又是尤伦斯专场,收获了1.32亿元;2012年的春秋两拍,当代艺术分别收获了2.11亿元和1.17亿元,2013年春拍又收获了1.54亿元。

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正逢苏富比40周年,其夜场再度角力,14件中国当代艺术只流拍3件,收获了3.5亿元,每件平均价达到了1100万元。2014年春,就是上述夜场,形势喜人,收获2亿元,单件平均价达到1250万元。

可以说,就香港苏富比作为国际上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权和定价权的确立者而言,其地位目前也没有改变。2008年秋拍拐点之际,夜场里中国当代艺术共成交7件,收获6400万元,单件平均价900万元;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的成交情况已经超越了当时的价位,说明精品已经率先回暖。而就当代艺术的普品而言,仍比较低迷,单件平均成交价仍基本维持在2005、2006年的市场位置,平均每件六七十万元。

内地当代艺术市场受制于整体氛围

当然,市场不能光看最好的一家,我们再看香港佳士得。对照香港佳士得2008年春拍的两个涉及中国当代艺术的专场,共收获5亿元港币。而2014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也是日夜两个专场涉及中国当代艺术,共收获近6亿元港币。市场复苏也较为明显。

然而在内地,两大巨头保利和嘉德都于2007年才开始涉足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保利2007年春拍收获3.3亿元(人民币,下同),2007年秋拍收获4亿元,2008年春拍收获2亿元,此后一路下调,至2013年,市场已经稍有回升,至2014年春拍,有5个专场涉及到中国当代艺术,共收获2亿元。但离前期最高点还相差一大截。

中国嘉德2007年春拍收获4900万元,2007年秋拍收获8300万元,2008年春拍市场高点时,收获1.3亿元,到2008年秋拍,寒风骤起,猛缩到2600万元,随后连当代艺术的专场都取消了。2014年中国嘉德春拍,也只有2300万元的成交份额,基本还在寻底过程中。

综上所述,国际两大拍卖巨头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仍把控着定价权,其背景与中国艺术品整体市场目前的特征完全吻合。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且行且寻底,但一个巨大的信号是,2011年市场顶部时期,上冲并不十分猛烈的香港两大拍卖巨头,经过两年的调整后,已经于2013年秋拍时微微创出了成交总额的新高,2014年春拍稍有整固,也离最高点不远。证明香港市场已经率先复苏。

但内地市场在2011年达到最高点后,成交总额一路猛烈下调,保利、嘉德近3年的单季总成交额,最低低于2011年高点的一半位置,如今仍在半山腰附近徘徊。嘉德高点时50亿元,保利高点时61亿元,2014年春拍,他们的成交总额分别是22亿元和26亿元。

换句话说,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和中国艺术品整体市场表现一致,说复苏,并不是没有依据,但说整体复苏,还有一定的路要走。

当代艺术市场和内容都在作深度调整

以上是从数据角度来观察,但就市场风向变化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本身也在进行着深度调整,有几个显着的变化。

首先,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线名单有所调整,四大天王里,王广义、方力钧似乎正在悄悄隐退,周春芽、谷文达、徐冰、蔡国强等正在成为新的市场热捧人物。毕竟市场是不断琢磨着买家口味而随时调整的,2008年之后,曾梵志、刘野、刘炜、周春芽等作为新天王,被市场着力宣扬,也是为发动新一轮行情做铺垫。

其次,中国当代艺术的口味有变,从昔日政治波普、丑陋面孔、扭曲形象,到带有东方元素、古典重构、向中国人取巧的作品开始大量增加。比如假山、树林、卡通和个人内省图景等,变化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掏钱的人变化了。

第三,中国当代水墨横空出世,几乎就要成为接棒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生市场力量。香港苏富比2014年春拍就首次设立了文人水墨专场,国际上,关于中国水墨的私人洽购会更是一个连着一个。而内地的保利、嘉德在当代水墨上倒是比佳士得、苏富比反映更神速,两年前就推出了当代水墨专场,如今份额一季高于一季。嘉德从2012年秋拍中国新水墨专场收获1700万元后,如今每季在当代书画专场里大约都有3000万元左右的收获,从份额上,已经超过了中国当代艺术。

而保利目前每季也保持着4000万元左右的中国当代水墨市场份额。虽然远远少于中国当代艺术,但徐冰、谷文达、蔡国强、张洹、邱志杰等市场热门人物到底算在当代艺术还是当代水墨阵营里,还是一个费神的问题,这将带来两个阵营市场份额对比的巨大差异。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