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市场

市场解读:当代水墨市场为何被看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1-04 10:24:54 | 文章来源: 信息时报

朱伟《水墨研究课徒系列》   成交价:HKD 7,475,000
        对于当代水墨未来的价格走势,多数业内人士持乐观态度,其主要理由有:当代水墨市场刚起步,鲜有大额资本的介入和恶意炒作;当代水墨作品整体价位偏低,真伪鉴定也相对简单,投资风险小;欧美国家和东南亚地区藏家的介入使当代水墨已具有一定的国外买家基础,具有国际盘的优势。

在不久前结束的香港秋拍中,中国当代水墨表现令人瞩目——保利香港的《中国当代水墨II》专场总成交价2,400万港元,成交率达89%(按拍品件数计算)。部分作品以高于估价2至5倍的成交价成交,如朱伟作品《水墨研究课徒系列》估价160万港元,最终以约75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而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刘国松的《子夜太阳》也以630万港元成交。

除了拍卖市场的繁荣之外,更为可喜的是一级市场的活跃。近两年来,不少画廊纷纷在国内外举办展销性质的中国当代水墨展,相关的学术研讨也不断举行,有人戏称,2013年中国艺术界两个关键词就是“当代水墨”与“威双(威尼斯双年展)”。对此,保利香港中国当代水墨部专家徐行表示:“这说明新水墨行情已经到来。”

对于当代水墨未来的价格走势,多数业内人士持乐观态度,其主要理由有:当代水墨市场刚起步,鲜有大额资本的介入和恶意炒作;当代水墨作品整体价位偏低,真伪鉴定也相对简单,投资风险小;欧美国家和东南亚地区藏家的介入使当代水墨已具有一定的国外买家基础,具有国际盘的优势。

2012年至今频繁动作:研究为市场造势

从2012年至今,国内艺术机构频繁举办当代水墨的艺术活动,不论在学术梳理还是市场价值认同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一边是热闹的学术探讨和展览开幕,一边是拍卖行和基金的关注。有人惊呼,2012年,当代水墨“火了”,还有人建议,把2012年称为“中国新水墨元年”。

2013年年初,先后在湖北省美术馆以及今日美术馆进行的“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似乎延续了这把“火”。

随后,两大国际拍卖巨头——佳士得、苏富比先后在其纽约的艺术空间举办的当代水墨展览也为这把火添了些柴。

除了这些大型群展,一些当代水墨艺术家个展也层出不穷,如今日美术馆2013年先后举办了李津的个人当代水墨展《李津·今日·盛宴》、由徐冰、冯斌等四位艺术家举办的《何不水墨》展以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的《弥散与生成》等展览……

这些展览对中国当代水墨的传播和推广、影响收藏家的收藏方向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在前些年先后策划了《开放的水墨》、《墨非墨》、《墨变》等一系列当代水墨展览,可以说是“当代水墨”成长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2013年4月,他又在中国美术馆策划了一个重要的当代水墨展——《水墨新维度——中国当代水墨提名展》。鲁虹认为,当代水墨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在当代艺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此外,皮道坚、范迪安、贾方舟、刘骁纯、余丁等学者也成功策划了一系列优秀的中国新兴水墨展。

这些针对当代水墨而进行的艺术活动,不仅让原本处于当代艺术与传统水墨之间概念模糊的当代水墨有了更为明确的理论与学术支撑,也让它逐渐成为“艺术热词”,为其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收藏群体。

早在十多年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艺术史论家皮道坚就与时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的王璜生在广东美术馆策划了《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1980~2001》。

2013年初,在广东美术馆主持“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水墨组初评学术论坛”时,皮道坚说:“从过去的一年中水墨艺术的发展和社会各界对水墨艺术的关注程度,我们看到了文化复兴的希望。”

当代水墨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国内,2013年12月,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将推出重磅展览《水墨艺术:中国当代绘画的前世今生》。可以推测,欧美重要美术机构对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群体的学术兴趣,也将影响到西方藏家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学术争议:“当代水墨”究竟是什么?

中央美院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中国雕塑研究中心主任殷双喜教授曾总结了近年来当代水墨活动频繁的两大原因。

一是当代艺术市场的波动,更衬托出传统书画市场的坚挺,而当代水墨与传统水墨之间有一种文脉的延续性,更容易进入收藏市场;

二是国家这十几年来经济发展、文化自信心增强,不再完全依靠海外博物馆、策展人来到中国挑选作品出去展览,本土策展力量的逐渐萌发,客观上为国内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制造了更多展示的机会。

他希望中国水墨能放下过于市场化的考量,踏实推进。

然而,对于当代水墨的市场前景,业内其实也存在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当代水墨是某些其他艺术种类的市场泡沫破裂之后,资本所寻找的替代品;另一种质疑则是认为当代水墨的定义不明确。

“当代水墨”究竟是什么?在不同的推动者那里有不尽相同的解释。

在鲁虹看来,它应该是指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并一直延续到当下的水墨探索,这一类水墨画不仅完全超越了传统水墨画及写实水墨画的艺术框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艺术体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参照的是西方现代艺术,其结果彻底打破了固有的文化秩序,导致了本土画种的分裂。

这一概念也被称为实验水墨,现有的资料表明,实验水墨的概念最早由批评家黄专与王璜生在编辑1993年第2期《广东美术家——现代水墨专辑》时提出。

此后,人们有时也使用“新水墨”等不同的称法,来指称这一在文脉关系上与当代艺术密不可分的架上水墨作品——在媒材上,有时还可能向影像、装置产生了延伸。

然而在拍卖市场上,许多人会认为“生活在当代的水墨画家所创作的就是当代水墨”。例如2013年的保利香港秋拍,它的当代水墨推出了两个专场,第一个专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传统水墨作品,如黄永玉、崔如琢、杨之光、林墉、王子武、李小可等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一批美术学院老师的作品,以“当代经典水墨”的标签被推向市场。

这就造成了藏家们的疑虑——当我们说“当代水墨市场前景看好”的时候,指的究竟是延续中国画文脉的、当代画家创作的、具有当代气象的山水花鸟人物呢,还是那些从观念到画面都更像西方美术、仅仅使用了水墨媒材的作品?问题深入下去,就又回到了“笔墨等于零还是笔墨等于一切”的讨论。

相关趋势

新工笔的市场行情已经到来

11月19日,在深圳美术馆将举办的《宁静致远——中国当代工笔六人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参展艺术家卢甫圣、魏东、武艺、徐累、周湧、朱伟都是当下很有实力的工笔画家,其中朱伟的《水墨研究课徒系列》刚刚在保利香港秋拍中以747万港元刷新个人拍卖纪录,徐累《龙马会》也以281.75万港元被一位古画收藏家竞得。

对此,徐行评价说:“可以说新工笔的市场行情已经到来,但是还没有到它应有的高度。一方面,新工笔画家大部分都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许多新兴藏家是同一时代,艺术家内心在作品中的传达以及反映的一些社会现象,容易让藏家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购买的欲望;另一方面,喜欢传统绘画的藏家也会逐渐关注到新工笔板块,之前将这类作品列入当代艺术板块,一方面低估其价值,另一方面,不容易被原有的书画买家关注。”

相较于实验性较强、画面表现较为抽象的当代水墨作品,新工笔因其技术的细腻而更容易得到藏家、尤其是从古代书画收藏方面延伸过来的藏家的喜爱。

担任《宁静致远》展览策展人的鲁虹说:“改革开放以来,受艺术创新大潮的冲击,新工笔画创作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相对写意画,其不仅更容易处理融合中西的问题,也更容易表达当代人生存经验与视觉经验。这也是我们决定策划《宁静致远——中国当代工笔画六人展》的学术理由。希望它的举办能进一步促进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建康发展,并引发学术界、收藏界对其关注。”

鲁虹介绍说:“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进行新工笔画探索的艺术家大致分属于两个范畴:一个是强调‘借古开今’的价值观,即以现当代意识关照传统,从而使工笔画新历史条件下获得新生;另一个强调‘以西润中’的价值观,即以西方的观念与方法改造工笔画,从而使其出现崭新的形态。属于前者的有卢辅圣、武艺、朱伟、周涌;属于后者的有徐累、魏东。我这并不是说,强调‘借古开今’的艺术家就是纯粹的‘国粹派’;而强调‘以西润中’的艺术家就是纯粹的‘西化派’。参展艺术家已经很好地超越了中西文化二元论的看法,所以能够从更加广阔的文化视野上借用人类文化中一切优秀的遗产。这是值得同好借鉴的。”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