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本土资源妥协
“过去,我们总想做得很西方,现在我反而想本土化一些,采取一些大众愿意和能够接受的方式,再一点点发展。”董梦阳说。国内艺博会转向本土艺术品市场,开发中国藏家和艺术品消费群体,此次“艺术北京”发出了一个信号。
在今年的“艺术北京”上,约700件作品成交,成交率有30%,均价范围在5万到15万元之间,平价艺术品成为关注度最高展品,而不是以往的知名艺术家作品。而来自参展画廊的反映是,今年的作品成交情况给他们带来意外惊喜。
去年刚从非盈利机构转型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首次以商业艺术机构的身份来参加“艺术北京”,一些国内藏家在收到该中心的展品目录后有备而来。不仅徐累、向京、李津等成熟艺术家作品受到藏家关注,还有七八幅作品被订走,年轻画家贺勋的《劈砍光的人》也以2万元左右价格现场成交。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工作人员叶田田介绍说,虽然国内大部分消费群体并不是非常富有,但收藏群体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很多有一定收入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人,正在准备进入当代艺术收藏。
台北秋刀鱼艺术中心负责人黄敏俊也表示,相比往届“艺术北京”,今年是他们销售情况最好的一次,带来的10件作品中售出了半数,成交价最高的是一件8万元多的油画。70后台北画家林家弘的作品用卡漫的方式表达人的情感,三件作品中有两件被买走,价位在二三万元左右。
在其他参展画廊也能发现70后、80后卡漫艺术作品,他们一直有本地藏家在支持,近期更有新藏家加入,在拍卖市场上也过了百万元大关。但也有国内收藏家认为,所谓70后、80后卡漫艺术,都是模仿日本的卡漫风潮,在艺术圈也引出许多肤浅的言论批评。
首次参加“艺术北京”的香港IRIS LEE画廊,带来了香港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因为香港城市空间狭小喧嚣,年轻艺术家想寻找一种静态,作品色彩也简单,两件从香港的人和事出发、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油画和素描作品以10万元左右售出。
“很意外!”IRIS LEE画廊负责人李慧冰说,一开始他们觉得香港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艺博会上可能不被欣赏,结果内地收藏者对香港艺术的接受度比他们预期要高,也增加了他们今后开拓内地收藏市场的信心。
今年“艺术北京”参照本土艺术消费者的购买力,无论是在价格定位上,还是艺术语言的呈现上都在有意接近国内消费群体,“本土”转变带来了成交量上的收获,但由此呈现出的展品风格却也引来异议。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策展人徐钢在微博上说:“这次艺术北京的粗略印象:小清新多,取悦观众的多,80后占主体。和国外艺博会相比,缺少胆大的、惊世骇俗的作品,也缺少1960到1970年代出生的、有轨迹可循的艺术家的作品。”
一些来自港台的参展商也表示,跟香港、台北艺博会相比,“艺术北京”参展作品的花样和尝试性比较多,而台北艺博会展品的精致度更高。他们觉得北京艺博会应该能够看到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收藏家的面孔,是不同风格的布展和绘画形式的交流机会。
过度商业化的隐忧
国内的艺博会要开发本土市场,要生存下来,包括迎合参展商和收藏者及各种商家赞助,但这样可能会流失一些参展画廊,长远来看对艺博会的品牌并不是一件好事。
西班牙SALA PARES画廊负责人说,他们几乎每月都会参加一次艺术展览,相比之下,他觉得中国艺博会的参观者众多是一个优势,但也感觉什么东西都卖,有一种“大杂烩”的感觉。
“以往艺术北京的主通道上,摆满了各种东西,包括书商、饮料商的摊位,今年减少了一半。”让黄敏俊很赞许,但他也发现一个新的问题是,赞助商的产品硬要和艺术沾上边。
参观者在通道上看到一辆红色的奔驰车,外面还有一个五光十色的玻璃罩,黄敏俊认为这跟艺术根本不搭边,而且玻璃罩反射的灯光对周边展品也造成干扰。他觉得应该找到含蓄的结合方式,既不影响参展作品,也能凸显产品特色。
毫无疑问,今后选择香港巴塞尔还是北京艺博会,既是摆在本土画廊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也是对“艺术北京”能否留住参展商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