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都快被‘艺术北京’给刷屏了。”已近凌晨两点,不少人依然一边乐此不疲地上传有关“艺术北京”的图文,一边抱怨道。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仅前晚预展专场就有1.5万人到场,这一数字较去年同场次提高近四成,接近上届总参观人数的三分之一。一家画廊的负责人半开玩笑地说,由于现场太过熙攘,不少有购买意向的藏家不得不再约定时间来洽谈。
让艺术爱好者张海军没有想到的是,正在农业展览馆举办的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2013“艺术北京”博览会上,竟然能遇到不少数千元至几万元的展品,且作者并非无名之辈。连续三届都来捧场的他,前两年都只是“转圈看热闹”,这一次他决定出手进货了。他相中的是“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的贺勋的油画《劈砍光的人》,这件作品标价区间为2万至3万元,尺寸为80cm×80cm。“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工作人员叶田田介绍说,画家贺勋前不久在798举办了自己的个展,且属于他们中心今年主推的艺术家之一,这件作品之所以不算贵,与画幅尺寸不大有关。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每家画廊展位前都围满了人,随处可以听到参观者与工作人员咨询画作价格的谈话。不少画廊开展不到一小时便有作品被贴上红点,表明已有买家。同样由“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带来,画家徐累创作于1998年的作品《遍地青花》,定价200万元,预展当晚便有多达七八位买家前来询价,而他的新作《海天一号》更是早早就被买走。“北大星光艺术中心”签约画家王冠军的一件“校园”题材作品,开展半小时不到就被预订,“星空间”共带来7位艺术家的作品,金钕的小雕塑作品《春暖花开》、《火柴》均以3万元售出,陈飞的新作《马蜂》则以30万元易手。销售状况最为给力的当属“艺凯旋艺术空间”,其带来的画作当晚即售出七成。“价位二三十万元的作品的关注度最高。”“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透露说,开幕当晚有近三成展品成交。
而本届“艺术北京”人气之所以如此火爆,最为关键的“秘密”在于,无论是当代艺术展区,还是经典艺术展区,今年不少参展画廊的展品在价格、尺寸方面的定位都更为细分化。在一家名为“前后空间”的画廊里,从十数厘米到数米之间,展品尺寸共划分出7种层级;价格相应也从数万元到近百万元不等,划分出的层级多达10种。层级的多样化,自然吸引了不同层次的艺术爱好者纷纷前来询价购买。而前些年展会更偏重于高端展品,画作不仅价格偏贵,鲜少有低价位作品,即便在尺寸的层级划分上,类型也只有四五种。
“以前国内艺术类展览总喜欢强调国际化,比如会跟国际顶级的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去比拼,但这还需要时间。现在‘艺术北京’参照本土艺术消费者的购买力,无论是在价格定位上,还是艺术语言的呈现上都更接地气,也更接近国内消费群体。”雅昌艺术网总经理朱文轶说。
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参展画廊名单,海外画廊所占比例依然与去年持平,约为五分之一。不过,由于首次遭遇行将开幕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的冲击,包括长征空间、麦勒画廊、佩斯北京、磨金石艺术空间、艺门画廊等十数家国内外知名画廊未能出现在此次展会名单中。董梦阳并不讳言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强大吸引力,“以前可以从数百家优质画廊挑选出百来家,现在可选择的面可能就变窄了。”不过,他认为这还不是当前最令他关切的问题,他希望在历经数年的国际化扩张后,“艺术北京”能静下心来夯实内功。“我的思路不是继续往前冲,去扩张,而是适当往回看,重在提升展会品质。”他介绍说,今年在展场内,便特意布设了wi-fi公共账号;在一些临时搭建的展区也新添置了不少立式空调,以改善通风问题。
他介绍说,以前参展画廊太过雷同,即便前来参展的画廊有100家,可从差异化方面看,或许也就只能算是十来家。“我们希望个性化,同时结合国内艺术市场走一条多元的博览会之路,让那些对艺术有兴趣的人到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喜好的品种、风格。”
本届“艺术北京”令艺术评论家吕澎有一个感觉,艺术仍然是人们关心与希望了解的对象,这意味着艺术市场的未来是让人乐观的。“‘艺术北京’历经多年摸索已寻找到存续之道,但还要坚守自己的理想。除了提升作品层次,还要更多吸引国际上成功画廊,分享他们的经验。”
据悉,“艺术北京”博览会将持续至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