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大地无形》/ 成交价1.13亿台币 / 2007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
相较于亚洲其他国家地区,台湾的艺术内需市场相当惹人注意,是艺术家们行情成长的重要因素,无论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或亚洲其他地区的画商都很看重台湾的市场实力,因为过去以来,台湾的确孕育了许多高行情的艺术家,譬如日据时代的台湾艺术家-廖继春、陈澄波、郭柏川、杨三郎..等;台湾光复后艺术家-刘国松、朱铭、杨英风..等;旅外华人艺术家-常玉、赵无极、朱德群、丁雄泉、朱沅芷..等;中国前辈艺术家-吴冠中、林风眠..等;中国当代艺术家-周春芽、蔡国强、曾梵志…等,还有更多不计其数的高行情艺术家,只是后来陆续成为有价无市、呈现泡沫化的现象,少了台湾的资金挹注,艺术家的市场力道即虚弱不少,但多了台湾藏家的加持,艺术家行情便可稳固,有缔造天价的机会。然而,时空变迁很快,近短短20年间,台湾市场的资金原本是留在本岛,至公元2000年后开始逐渐外流至中国大陆及亚洲其他地区,买进其他地方的艺术家作品,导致台湾本土艺术家的行情不再那么令人期待,投资风向球转至更多市场机会的中国艺术家或国际化程度较好的日本、韩国、印度或东南亚艺术家。台湾美术史的艺术家固然有其名声与定位,但在市场上确实流通不易,主因是他们缺少海外的市场,加上台湾资金外流严重,以致被市场人士定义为“收藏性”的对象,并非“投资性”。
受到台湾市场扶持成为高行情的台湾本土或旅外华人艺术家,我们称之为“台湾概念”的艺术家,他们多数作品是留在台湾,台湾人对他们熟悉,但由于行情已高,能接手收藏的人有限,必须寻求其他地区的市场机会,才能稳固行情,并期待更高的可能。以目前来看,香港佳士得、苏富比或北京拍卖会愈来愈看不到台湾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作品,台湾市场人士便期待赵无极、朱德群或常玉这些旅外华人艺术家能有更高的行情机会,再来带动台湾本土艺术家。如果来自中国的资金更多,受到中国藏家的普遍认同,艺术家行情就有无限可能,台湾本土艺术家便有机会跟着风气进到中国。赵无极作品价格高,但其市场依然活跃,“台湾概念”的艺术家若被中国市场列为华人重要艺术家,比起西方重要艺术家的行情,仍有大幅差距。但如果仅有台湾资金在运作,一件作品达到新台币数千万以上已是瓶颈,必须仰赖中国的市场才有机会如徐悲鸿、张大千或古董器物创下亿元以上的行情。因此,受到台湾期待的赵无极、朱德群、朱铭等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未来能够广泛地受到中国藏家的重视、构成更高的行情吗?假若不成,现在他们作品价格已经很高,在台湾愿意接手的人毕竟不多,如果投资信心动摇,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有价无市、不易流通的作品。有几个观察重点列出参考:
1.比起中国本土艺术家,中国市场对“台湾概念”的艺术家仍感到相当陌生,白纸一张,因而必需做出更多“扎根”工作,深植人心,才会有更多中国资金心甘情愿放在“台湾概念”的艺术家,使之逐渐受到认同,甚而转为“中国概念”的艺术家,他们的市场行情能安稳。
2.艺术家市场行情的建立,脱离不了画廊的营销及运作。为了让一位艺术家脱胎换骨成为知名艺术家,画廊会连结美术馆、拍卖公司、艺评家、策展人、企业资金赞助..等资源,建立艺术家的学术及市场地位,成功推荐给有影响力的收藏家,一起打造艺术家的高行情。“台湾概念”的艺术家今日能深植台湾人心,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一步步建立起市场信心,一件作品30万成长至3000万,成就高行情背后得付出很多努力。中国本土艺术家无论是罗中立或陈逸飞,也是经过多年逐步建立认同,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艺术家,“台湾概念”艺术家要与他们齐头,必需有画廊强力执行在中国的“扎根”工作,才不致只听雷声响、不见风雨来的情况。
3.问题是,哪个画廊愿意去做庞杂的“扎根”工作呢?如果数间画廊同时拥有“台湾概念”其中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当然可以联合起来一起经营中国市场,但若有画廊不想让其他单位渔翁得利、或有些画廊只想坐享其成,“扎根”的强度便会削弱,事倍功半。另外,握有大量“台湾概念”艺术家作品的藏家们,他们显然不愿看见艺术家的市场崩坍,故可以结合画廊共同经营市场,合作力量大,但若有嫌隙就不易成功。
4.受到西方艺术界肯定的艺术家依旧是市场票房的保证。“西方概念”的朱德群、常玉..等艺术家深受台湾藏家青睐,“西方概念”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无论是张晓刚、曾梵志、刘炜、方力钧、刘野…等,即使他们多数人的作品对于习惯欣赏水墨画的中国人来说是不堪入目,但由于深受欧美人士喜爱,西方人乐于去报导及典藏,遂成为中国人操作市场及营销时不能少的话题。相较之下,“西方概念”的华人前辈艺术家的作品就显得赏心悦目多了,降低买家的短线投资心态,转而认真研究艺术家的时空背景与创作想法。至于所谓的受到西方艺术界的“肯定”,是否有夸大渲染,则见仁见智,但目前影响市场不大,至少他们是第一批远渡重洋的华人艺术家,在西方艺术家的地盘上争得一些能见度及重视实属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