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虎虎生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1-06 14:56:23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市场网

艺术金融时代正在到来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延伸,资本介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记得在中国嘉德2009广州夏季拍卖会上,靳尚谊创作于1966年的巨幅经典油画《毛主席全身像》,拍前估价1800万-2600万元,13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的竞投,最终成功以2016万元成交。但是这次成交的不是个人,而是某金融机构,据了解,这个成交价不仅刷新了靳尚谊油画拍卖最高纪录,还创下了华南地区艺术品拍卖市场历史新高。

目前在银行方面,随着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型的理财产品也在不断推出,艺术基金投资渐渐浮出水面,2007年6月,民生银行推出了一款高端理财产品——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标志着艺术品投资纳入金融市场的视野,投资者可以借助理财渠道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来分享艺术品升值带来的收益。此外,在艺术品金融化趋势下,艺术资产担保、抵押等融资模式和产业也异军突起,艺术产业与金融业的互动发展延伸出的市场将逐步形成规范,并将稳步发展。艺术品金融化,已然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杭州三达艺术品基金在市场前端首先跨出一步,以身相试,获得了良好效果,为艺术金融化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艺术金融化的趋势,正在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生态环境,中国艺术品将朝着更加宽广的市场挺进。

艺术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在经济转型期,加快发展传统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传统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支撑作用,当前传统产业正遭遇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把艺术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结合在一起,通过文化策划、艺术设计、创意产业与传统品质等经营、发展理念相结合,创新、发展并实践,必将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为传统产业注入改革创新的新动力和灵魂,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艺术与产品的融合是现代消费理念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化”的中国产品是传统产品走向新时代的必经之路。

房地产业作为传统的投资热门产业,正在面对以价格战为核心的全方位挑战及产业泡沫破裂的风险,如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重建良性的市场秩序,恢复市场信心,明确市场定位,是房地产业面临的当务之急。艺术产业与房地产业携手,一方面可以借助艺术的推广扩大房地产项目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另一方面,艺术品与房地产项目相融合,为建设品质生活、推动美育传播都将作出极大的贡献,共同打造一片产业新天地。

展望2011年

我国的艺术品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陆续出现第一个专业画廊、第一个专业艺术拍卖场、第一个艺术博览会为标志开始起步,十几年来经历两起两落,现在正伴随着国家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进入高速发展的第三阶段。当前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年成交额达到400亿元,艺术投资收藏的队伍有8000万人之众,可谓硕果累累,成绩可嘉但也要不断的反思与寻求市场突破。社会责任感不强、诚信缺失、交易无序、艺术价值和价格的脱节、以画廊为代表的“一级市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都是目前困扰艺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艺术产业没有得到金融业的强有力支撑,与其他产业没有有效的渗透、互动和融合。

2011年艺术市场将继续火爆,持续“牛市”将会全新的面貌再次崛起,10年的崛起,大量资金向文化艺术产业的转向,为2011年的牛市崛起打下了良好基础,这发展、拓宽是必然的过程,亦是必然的结果。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大众化收藏必然会吸引大众的聚集目光,艺术品市场将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而作为高端产业的艺术品拍卖,也会在科学市场引导下逐渐面向大众化。未来,艺术品作为极具文化属性的特殊商品,将慢慢褪掉其神秘面纱,直面观众,让艺术品回归生活、让艺术品质回归人本、让艺术回归自然。

中国艺术财富高峰论坛秘书长周岳平认为中国艺术产业将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水准的提升,让人生活更有尊严,从而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未来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将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很好的良性互动,进而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而更多艺术价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艺术精品必然受到市场追捧,从而形成新的热点。

随着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2010年也正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离我们而去,新一年的脚步临近,瑞雪兆丰年,经过虎虎生威的2010年的积累,蓄势待发,2011年,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必将迎来一个春意盎然的新年。

(周维,著名艺术经纪人,陶羽姣,中国艺术市场网记者)

来源:中国艺术市场网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